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王干:扬州是我文学衣胞之地(王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01日10:29 来源:扬州晚报 王鑫
王干年轻时
王干年轻时
王干
王干
1993年海南笔会,左二为汪曾祺,右二为王干
1993年海南笔会,左二为汪曾祺,右二为王干

  汪曾祺是扬州文学的一张名片,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影响了一大批文坛后辈,而王干就是其中一位,他从汪老的家乡高邮起步,如今作为《小说选刊》副主编,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扬州这方水土对他文学之路的滋养。

  1

  从高邮起步

  扬州是文学衣胞之地

  一个人,可能会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出生之地,一个是精神所属。对于王干来说,也是如此。1960年,王干出生在泰州。但是,在很多场合,他都会说:“我是扬州人。”

  “如果说,我的肉体是在泰州生长的,那么,我的精神是在高邮发育的,我一直都把高邮视作我的故乡,我是从高邮走出去的。”王干说道,“其实,这也并不矛盾,因为在我出生的年代,泰州也是属于扬州的。”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17岁的王干,带着对于高校的满腹憧憬,走进了考场。他特别记得,当年的语文考试,基础知识30分,作文70分,偏偏就在作 文上,他写错了题,得分很低。尽管如此,他还是被高邮师范录取了。当时的高邮师范,曾招收过三年高中毕业生,为扬州地区培养师资力量。

  时至今日,王干一直都想写一篇文章,叫做《消失的母校》,因为后来随着教育资源整合,高邮师范并入了扬州科技学院。但是王干对于高邮师范的感情,非常深 厚。尽管当年在校时间并不算长,一年半的学习,半年的实习,可就是在这段时间里,王干能够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学,在那时,他就对鲁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写 了一篇论文,名为《鲁迅作品中的标点符号》。

  当年的高邮师范,是一所文风昌盛的学校,朱延庆、孟鸣等老师,不仅自己学养深厚,还很提倡 学生进行自我创作。王干的第一篇小说,发表在《雨花》上,就是在校期间写的。平时,他还和顾鼎竞、费振钟、蔡科明等同学,创办了“大野文学社”,发表文 章,都以“大野”署名。“当时,我们就有品牌意识了。”王干笑道。

  王干从高邮师范毕业之后,先去了兴化,后因为陆建华、朱延庆等人举 荐,又回到高邮,在高邮党史办、文联等地工作。下班后,常和朱延庆、陆建华、叶橹等人谈论文学。时常把酒言欢,时常秉烛夜谈。王干此时回想,当时正处于一 个很好的文学时代,大家都对文学抱有巨大的热情,也能够因为文学得到认可。

  “我的文学之路,就是在高邮起步的,高邮自古文学昌明,那里的文风不断滋养着我,让我对文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扬州是我文学衣胞之地。”王干说道。

  2

  效仿汪曾祺写作

  与汪家情谊延续至今

  说起一座城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往往还是落在这座城市的某个人身上。对于王干来说,自己能够在文学评论上取得如此成就,开始就受到了一位高邮人的影响颇深,那就是汪曾祺。

  在读书时,王干就通过作品了解汪老,在那个时代,汪老的作品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汪老的小说,王干总结为“生活化”,汪老的作品,无论是题材, 还是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而这恰恰是文学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的部分,最能够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加上汪老在语言上的精炼表达,就给小说赋予了全新的意 义。也就是在那时,王干在初涉文学评论之际,也开始效仿汪老的写作,以一种“生活化”的文笔,解读各类文学作品,这种来源于生活,清新自然的风格,很快就 让他在全国文学评论界崭露头角。

  第一次见到汪老的情形,王干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在1981年的秋天,阔别家乡40年的汪老回乡了,当时 王干还在兴化工作。为了听汪老的学术报告,早晨六点出发,坐了四五个小时的船,再转汽车,赶到汪老作报告的百花书场时,已是下午两点半。那天汪老滔滔不绝 地讲了三个小时,谈自己的小说,谈鲁迅,谈沈从文、孙犁,也谈契诃夫、艾略特、舒婷。王干当时几乎把汪老讲的话全部吃进了肚子里,像一块海绵吸足了水分, 从百花书场里出来,他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微醺”。

  1987年11月,因为参加全国中篇小说评奖,王干被北京《文艺报》相中了,问他能不能留在这里担任编辑工作。那时候的工作调动并不轻易,而高邮相关方面,特别宽宏,不仅准许了王干的借调,还一直给他发工资,直至正式调动手续完成为止。

  到了北京,就有机会登门拜访汪老了。一看到是从家乡来的年轻人,汪老就特别开心。众所周知,汪老不仅是文学家,还是美食家,对于做淮扬菜很有一套。然 而,别人不知道的是,汪老对于其他菜系也非常在行。王干第一次吃到油鸡枞就是在汪老家,这是一道产自云南的菌菇,味道之鲜美,让王干上了瘾,直至现在,他 去云南,都会在当地采购一些回来,重温汪老家的味道。

  王干和汪老的故事,可以写得很长。说汪老是王干在文学和生活上的导师,并不为过。 而王干和汪家的情谊,延续至今。王干和汪老的儿子汪朗一直交情甚笃,王干孩子结婚,喜宴结束后,汪朗还未离开,还说,“自己家里办喜事,怎么能先走呢,一 定要留在这里帮忙照应客人,等客人全走了,我才回去。”

  3

  《经典回望》致敬汪老

  看重扬州文坛新人

  如今,王干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副主编,“我很欣喜地看到,《小说选刊》的订阅量在不断攀升,这就证明现代读者对于这本杂志是认可的,大家对于文学的热情并未消退。”

  中国的文学爱好者都知道,《小说选刊》是国内目前最顶级的文学杂志之一,如果自己的作品发表后又被《小说选刊》选中刊发,对于任何一位写作者来说,都代表着一种莫大(博客,微博)的荣誉。

  小说作品想要在《小说选刊》上刊发并不容易,首先要在国内的文学期刊上发表,而《小说选刊》编辑每月都会集中对所有发表的作品进行海量阅读,从中挑选出 一些质量上乘的作品,随后经过再度筛选,挑选出18篇中篇、18篇短篇,送到王干手中。王干每月要花10天时间,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并从中挑选出最终刊发 的中篇、短篇小说,因为篇幅原因,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未能刊发。“我挑选小说的唯一标准,就是要为读者寻找最好的小说。小说的题材可以多样性,但是最终 在《小说选刊》中刊发出来的,必定是同题材小说中最好的。”

  去年6月,《小说选刊》设立了《经典回望》栏目,首篇作品就是汪曾祺的《岁寒三友》。这可以说是王干对于汪老的一种怀念,刊发出来后,反响极好。“有些文学作品,是不会被时光遗忘的,这就是所谓的经典。”

  汪老是王干的引路人,王干现在也是很多文学写作者的引路人。他特别注重一些年轻作者的写作,并有意对他们进行提携。这两年来,扬州女作家汤成难的小说 《比邻而居》《软座包厢》两次登上《小说选刊》,也给王干留下印象。“开始我就知道她是江苏省作协的,后来才知道她是扬州的,写得不错,能在《小说选刊》 上发表过两次,就属于我们关注的重点作者了。”

  4

  “冒险”谈红楼

  打造《红楼梦》谈艺录

  今年,王干又在《小说选刊》上开设了一个专栏:从《红楼梦》说起。

  中国有四大名著,但是从文学性上讲,《红楼梦》无疑是最经典的一部。而从《红楼梦》中衍生出来的“红学”,早已蔚为大观,其中不乏周汝昌、冯其庸这样的大家。想在这些大家已经探索过无数遍的名著之中,再走出一条新路来,需要极大的勇气,也会冒着贻笑大方的风险。

  然而,王干就这样干了。王干读《红楼梦》很早,但开始研究写作,是从2009年开始,而且一写就收不住,就写成了一个系列。一月一期,这样刊发出来,开 始多少有些忐忑,但是,无论专家还是读者,反馈来的信息都是认同的,这也让王干鼓足了信心。他坦言,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将是他未来要花大力气做的事情。

  王干解析《红楼梦》,角度非常巧妙,他会从“意象化”“任性”“青春与沧桑”入手,这样一来,就把《红楼梦》的研究变得容易让人接受,哪怕读者没有通读过《红楼梦》,王干也能用一把把通俗易懂的钥匙,打开大观园紧锁的大门,带领读者们领略里面的桃红柳绿、无限风光。

  王干感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真正的好书,是能够给读者带来滋养的,《红楼梦》无疑就是这样一部好书,能够让人在读书的过程中,常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书 读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很多场景都是相通的,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似是《红楼梦》里的情节,其实在其他很多名著中,都有类似的场景。很多 文学作品,因为一部《红楼梦》,相互之间的关联被打通了,王干称之为“循环文学研究”,他打算写一部《〈红楼梦〉谈艺录》,以《红楼梦》的角度畅谈古今中 外的文学作品,而这种对于文学史的通透感,正是从《红楼梦》里来的。

  如今的王干,无论多忙,每晚临睡前,都会读一读《红楼梦》,“这种感觉非常美妙,就像谈恋爱一样,我和《红楼梦》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越说越多,永无止境”。

  5

  微信上很活跃

  “微阅读”

  也能出经典

  在采访中,令记者颇感意外的是,王干在微信上也很活跃。他的微信名字,叫做“好好学习”,而他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和理解,一直都是勇立潮流的。就像他在文学评论上那样,敏锐而直接;而他的精彩评述,时常被好友们在朋友圈转发。

  就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微阅读”,他就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今天,写作不是问题,阅读才是问题,图书发行量的下降,图书馆人数的减少,都说明读者的 流失和空缺。微阅读为什么在今天生长兴盛?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无线阅读是阅读必然的发展趋势,碎片化阅读自然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

  尽 管有人对此持有非议,但王干认为,微阅读不是一种颠覆,更像一次推动,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读者,微阅读催生更多作者,也带来更多读者。或许,这种新的 阅读模式可以成为激发新文体的动力。细细想来,唐诗宋词可算作古代微阅读的流行文本。今天的微阅读,或许会催生唐诗类文体,留下当代的生活记忆,在数百年 后成为经典。如何借助“微时代”所赋予每个个体的力量,由浅入深,是我们每一个微阅读的参与者需要关注的。而从浅阅读开始,进入深阅读,这才是一个持久的 艰难过程。

  给家乡捎句话

  高邮自古文学昌明,那里的文风不断滋养着我,让我对文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扬州是我文学衣胞之地。希望扬州作家继承汪老文学传统,多出优秀作品! —王干

  人物名片

  王干,评论家、作家、书法家。1960年出生,扬州师院中文系毕业,文学创作一级。曾任《文艺报》编辑、《钟山》杂志社编辑,江苏作家协会创作室副主任,江苏电视台《东方》文化周刊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等。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副主编,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教授。著有《王干随笔选》、《王蒙王干对话录》、《世纪末的突围》、《废墟之花》等学术专著、评论集、散文集等。2010年作品《王干随笔选》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