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忆金近与儿童文学(颜学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5日11:17 来源:人民政协报 颜学琴

  金近离开我们已有26年了。

  每当六一儿童节,就会想起金近与儿童文学。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者,他不仅爱孩子,而且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冰心老人在《怀念金近》和金近作品研讨会上发来的录音中哀叹道:“金近是一个不但热爱儿童、而且理解儿童的作家。他写的作品都是小孩说的大白话。”“金近所用的话,都是最通俗的儿童语言,就是这一点,我敢说就是最天真、最纯洁、最深入儿童生活,他的这些生活就是跟儿童融化在一起,平起平坐地用孩子的语言来跟孩子说话。”她感叹,“能写出真正的儿童文学的作家,却早逝了。”

  为了创作,金近不仅经常到附近小学去参加孩子们的活动,还到郊区农村学校蹲点。上世纪50年代末响应党的号召,他曾到浙江临安天目山区生活5年,其中有3年和3个孤儿住在一起,生活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自1937年他22岁时,他创作发表第一篇童话《老鹰鹞的升沉》,至1987年他病倒前写的最后一篇《刁狐狸和傻狐狸》,五十年如一日,为新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奔波,创作了“奏鸣儿童心声”的童话百篇,还有无数儿歌、小诗、散文、小说以及动画片、歌舞剧、文艺评论等。几十年未停止创作的脚步,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余年,他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

  金近从小生活在农村,读过4年私塾,少年时到上海做学徒4次,没有条件上学。在亲戚帮助下,读过两年小学、一年初中。靠刻苦自学,成为作家。

  在仅有的一年初中生活中,他遇到一位出众的国文老师方成章先生,在他回忆方先生一文中说:“今天我能写些东西,我第一不能忘记的就是方先生。每次作文课,方先生都会拿起哪个同学的作文来读,我也有过这样的几次机会,听到方先生高声读着我的作文,分析它好在哪里,指出还要怎样写更好……我既高兴又不好意思,我低着头,牢牢地记住方先生的话。”

  “是方先生培养了我对写作的兴趣,并教会我怎样投稿。”在以后艰难的生活中,他也不忘练习写稿。

  失学失业时,他边打工,边参加一些补习班,补习国文、英语,并到上海申报图书馆办了一张卡,借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如饥似渴地不断阅读,他说:“这段时间我像挨饿的人吃东西,接连看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叶绍钧、冰心、巴金至丁玲等作家的作品,也读了《爱的教育》、《苦儿努力记》等,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935年,他20岁时,由邻居介绍,他到一家《儿童日报》工作,开始时做收报费、寄报纸的工作,不到3个月,他得了肺病,只好回家休养。休养期间,读了许多《小朋友》杂志,其中故事非常吸引他,他也试着写。一年后,他病愈。因《儿童日报》的一个编辑病倒,主编何公道先生就叫他去代理编辑,从此他做了助理编辑。那年他正式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童话,也可说是他与儿童文学初次结缘。

  就在这一年,抗战开始,报纸停刊,他又失业了。回家乡,做了一段时间的抗战宣传工作。之后,他到重庆,在重庆流浪儿童教养院当抄写员,因教员不够,他也去上课了,还自己编教材,并辅导孩子的生活,处理孩子打架、出逃等事件,与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他说:“这段生活使我接触到许多不同身世的穷苦儿童,他们有的成了孤儿,就靠偷窃过日子;有的家被日本飞机炸了,父母都死了,只剩下他(她)一个,由邻居送去教养院;有的从远方逃难出来,和家人失散了。每个孩子都有过悲惨遭遇,这也是促成我写儿童文学的因素,觉得我要写,首先要写他们。感到穷苦孩子,是那么需要精神食粮。”其实,不管贫富,孩子都需要优秀的文学滋养。

  以后,他在英国新闻处,做外文翻译,认识了作家徐迟,他们面对面坐在一张办公桌前,成为好朋友。徐迟经常谈到有关新四军、八路军及解放区的一些情况,并介绍他认识了新华社的老作家夏衍、刘白羽及翻译家戈宝权以及作家叶以群、冯亦代等,徐迟还特别关心他的儿童文学创作,好的赞扬,不好的当面指出。他受到很多进步作家的思想影响,开始积极参加进步的文化活动,并积极投入创作。

  抗战胜利,他回到上海,在《文汇报》副刊《社会百态》以林玉清等笔名连续写了30余篇杂文随笔,也创作发表了童话《红鬼脸壳》、《好人国》、《黑心魔术家》和《小毛的生活》等诗歌,金近逐渐成为有活力的新生的创作力量。解放初期,他先后在东北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美术片剧本的创作,写了《小猫钓鱼》、《小鲤鱼跳龙门》等童话,195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选集《春姑娘和雪爷爷》。

  上世纪60年代初,他从浙江临安天目山区回到北京,到中国少儿出版社参加筹备创办《儿童文学》杂志。这是由中国作协书记处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共同决定要办的一份儿童刊物——培养新作者,团结新作家,出版一份精致的儿童文学杂志。他急忙行动起来,拜访热心的老作家叶圣陶、冰心、张天翼、严文井、袁鹰,画家华君武等,经大家兴奋地出谋划策,创刊号出版,意外受到各界的欢迎。很多干部、学生争相借阅,出版社为此对《儿童文学》再版几次,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创刊号上他写了一篇童话《狐狸打猎人》,受到读者欢迎。出版三期后,茅盾在《人民日报》写了一篇《读〈儿童文学〉》,文中写道,“读了一、二、三期《儿童文学》后,我松了口气,对自己说,这至少可以满足孩子们部分如饥似渴的需要了!《儿童文学》出版以来,有口皆碑,不劳我再给它做宣传,它早已供不应求。”并列举《狐狸打猎人》等几篇,认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各有特色:“《狐狸打猎人》意义深刻而用笔浅显,十分难能可贵……”

  金近又有机会写童话了。《骗子的故事》、《狐狸送葡萄》、《小白马的愿望》、《老鼠帮小猫》等先后发表。他说有许多见不到太阳而发霉的东西要揭露,让孩子们认识和鉴别,也要为儿童说话。还是生活给了他创作的激情。

  1989年,他再次脑出血,这永远夺去了他不停顿的生命。许多朋友为失去金近而痛心,1990年10月13日,严文井同志在给金近作品研讨会的信中,说:“他的朴素、诚恳、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转化为他作品中的光辉,在孩子们心中闪亮。他仍然活在我们心中,还将继续活在未来的新人当中。”

  是的,金近仍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为金近夫人,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原副总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