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扬武)

——读周迅长篇纪实文学《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5日10:01 来源:中国艺术报 周扬武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一书。

  1961年,少奇同志在湖南农村蹲点调查了四十四天,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仅为党和国家作出重大决策提供了直接依据,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褒扬,而且也为我们党和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少奇同志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为全党树立了一个“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实事求是” 、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典范。

  “实事求是” 、 “一切从实际出发” ,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思想路线,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和每一个共产党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准则。三年困难时期为什么会造成那么大的困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相当多的干部背离了“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浮夸虚报粮食产量,而上级有关部门就根据虚报的粮食数字来安排农村粮食的征购,结果造成农民断粮挨饿,不少人得了浮肿病,有些人甚至被饿死。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而少奇同志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从出发点到落脚点,全过程始终贯彻着“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条红线。他回湖南调查,就是为了搞清楚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摸清社员群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想法,切实听到没有经过包装、来自群众的真实声音。

  当时,那么多的农村基层干部明明知道上报的数学是浮夸的,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有的是怕“落后” ,怕丢面子,而要所谓的“争上游” ;也有的是屈服于上级干部的淫威说到底还是出于私心。可见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要在任何时候都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很不容易的。少奇同志为了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从而能在调查中听到群众的真心话,他轻车简从,谢绝了省委领导的陪同,谢绝了高级轿车,不住宾馆,四十四天有三十三天吃住在生产队,六天六夜住在破旧的养猪场;在与群众座谈中,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他主动作自我批评,还摘下蓝布帽向社员群众深深鞠躬、赔礼道歉。少奇同志就是这样践行他自己所说的:“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营造一种讲真话的气氛。 ”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高悬反腐利剑,既打“老虎” ,又拍“苍蝇” ,深得民心。像周永康、徐才厚这样曾经的位高权贵,而今却为何走到了人民的反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彻底背叛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个根本宗旨,私欲膨胀,无所顾忌。周徐们并不是不知道“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关键在于他们是说一套做一套,知行不一,言行不一。其中有的刚刚还振振有词,向台下作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报告,接着就被“双规” ,真是莫大的讽刺。

  而我们的少奇同志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为党和国家留下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最耀眼之处,就是他“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党中央已经决定, 2015年要在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这“三严” ,就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 。我觉得,这“三严”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