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我以我笔荐善行(崔文武)

——读《学者眼中的“善行河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2日10:23 来源:河北日报 崔文武

  一副铁肩担道义,几支彩笔著文章。

  学者的担当就是满怀道德激情,用手中的笔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更多的人投身善行河北的伟大实践,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学者眼中的“善行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正是这样一本书,坚持知行合一,以思考为行动,一篇篇鲜活的关于善行河北的理论文章就是勤勉敬业的理论善果,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由于工作的关系,置身善行河北火热实践,我对本书引用的爱心故事、典型人物、道德楷模都非常熟悉,有的还是我的知心朋友。共同的价值追求,使我对作者及作品更是耳濡目染。

  赵新月同志与我亦师亦友,博学多才,是西柏坡学创立者,还是诗人、作家,擅长书法和绘画,去年他的《你到西柏坡来看什么》产生极大社会影响。我清楚,他对善行河北也是情有独钟。

  我和王玉平老师素未谋面,那年看到省领导批示的她起草的关于家风家教的调研报告后,茅塞顿开,连夜跟王老师电话请教,在路上、在家里、在网上不知探讨了多少次,她总是不厌其烦,一一作答,并把自己思考出的观点无私奉献。我感慨,善行河北让我们心心相印。

  丁万明老师国学造诣尤深,曾在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多次开设讲座。我读过他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论著,受益颇深,神交已久。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解读,对于“善”的探析,为深化善行河北提供了新的启示。他从学术层面研究“善”,我们从操作层面践行“善”,可以说,我们因“善”而结缘。

  书中每一篇文章的后面,都标明了作者的研究方向、爱好以及从专业角度对善行河北的寄语,单看喜爱的菜——小米饭南瓜汤、小葱拌豆腐……喜爱的人物雷锋、岳飞、朱自清、卓亚……率真质朴,生动鲜活,离生活很近,接地气很足,全是正能量,从生活点滴中寻求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让孝老、诚信、敬业、互助、节俭成为我们心中共同的价值命题。

  德到高时常和善,功夫深处却平易。熟悉的人写熟悉的工作、熟悉的活动、熟悉的文章、熟人熟事,读《学者眼中的“善行河北”》,不知不觉中,眼前就闪现出鲜活的面孔,脑海就飞扬出熟悉的身影,就像刚刚发生在身边,也让我的思绪更加清晰。由衷感谢这13位学者,他们是我省社科群体的缩影,笔耕不辍,以鲜活的人和事与鲜活观点融为一体,把我们与善行河北的距离在思想上又拉近了一步,也折射出善行河北活动中众多理论工作者的善美匠心。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价值观重塑的历史拐点,善行河北也同样处于一个拐点。《学者眼中的“善行河北”》所呈现的,是学者们为继续深化拓展善行河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化民为俗,由践行到荐行的完整心电图。

  从“践善行”到“荐善行”是跨越,更是升华,需要打通文史哲,需要融合事情理,需要化繁为简的智慧,更需要登高望远的眼界,才能让人看到善行河北活动峰后的峰,路后的路。

  《学者眼中的“善行河北”》所展示的,正是通过学者们的不懈求索,从12个不同社会科学分类的角度,把善行河北的大道理讲成小道理、深道理讲成浅道理、虚道理讲成实道理、死道理讲成活道理,让人简单明白,让人心里亮堂,让人一目了然,宛如是对善行河北活动做了一次CT,收获的是思想上的同频共振,行动上一起同行。

  书中,伦理学视域,一句“道德红利”润千秋,从宏阔的历史角度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对“善”进行了诠释,提出开发“道德红利”与开发“物质红利”不一样,后者可以速成,前者只能渐进。

  社会学视域,燕赵大地就是善行河北的舞台,河北好人是社会期待的“产物”,他们在社会舞台上的善举就是角色按照核心价值观所呈现出来的“唱念做打”,善行河北的任务就是改变创作新的“剧本”。

  哲学视域,善行是社会文明的密码,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尺。善行河北体现了当代河北人文精神,实现了厚德重义的燕赵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机结合,揭示向善、行善是一个由量变不断走向质变的过程,善行是义和利的统一。

  法学视域,善行河北是一场源于德,归于法的道德实践活动,与依法治国高度契合,使道德与法律形成合力,依法治国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力善行河北。

  管理学视域,对良好人际关系的追求才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善”就是用贤者、重人伦,就是安定、有序、统一、圆满、均衡、和谐。用贤者、重人伦是中国式管理的核心与基础,安定、有序、统一,圆满而又均衡和谐,是中国人长久追求的理想境界。

  还有政治学、美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书中没有生硬刻板的语言,都是灵动鲜活的文字,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片美丽的红叶,与善行河北的参天大树血脉相融,有理有据,叶脉是那么清晰,散发出浓郁的生命气息,让善行河北这一生命之树根深叶茂,永远为燕赵大地垂着她那清凉的绿荫。

  学者们眼光独特,有长焦也有广角,能显微也能望远,借助他们,我经历了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而最终又“看山是山”的循环精进。另一方面,通过各位专家的理论阐释,一个个蕴含朴素道理,又具强大说服力的观点,犹如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打通了善行河北与各学术领域的关联,实现深度贯穿融入,使善行河北向多个领域延展,扎实推动了核心价值观在学术领域并通过学术领域在全社会落细落小落实。

  思想之树常青,思想统领文化,文化塑造人格。此书给我们信仰、希望和力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