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对精神故乡的追寻(杜浩)

——“乡愁”图书阅读札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2日10:21 来源:河北日报 杜 浩

  在中国人最珍视的团圆佳节中,“乡愁”一向是最牵动国人情感的关键词。今年央视春晚,一曲“最中国的声音”——《乡愁》打动了亿万观众。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寄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镇化快速推进,很多传统村落消失,人们感叹“乡愁”何处安放?信息化飞速发展,书写文化的衰落让人们担忧“笔尖上的美成为文化乡愁”。可以说,如今“乡愁”已成为表达我们的生活、情感、精神、文化的流行话语。这让笔者想起曾经阅读的几册有关“乡愁”内容的图书,书中映照了当下人们的情感和灵魂状态,以及对文化家园、精神故乡的寻找和追求。

  《乡愁北京》

  一个城市的文化碎片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2013年12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用图像和文字记录一座城市变迁史的图书。作者沈继光从1984年到2006年,行走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拍摄了5000余幅照片。书中选取其中420幅作品,分23个专题,每幅图片后面,附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共12万字。作者充分利用了图片的直观、真实和文字诉诸思索的功能,集中展现了消失中的城市景观——从皇宫遗址、贡院学堂,到市井民宅、胡同院落;从门廊柱础、店铺门脸,到摇车炕席、石碾农具……再现了上世纪80年代至今30多年间北京的城市变迁。

  “残片的光影,在北京三味书屋流泻。墙上挂着的残片,换过多少轮?车流如河、群楼似山的长安街上,那间书屋低矮,孤独,静穆,庄严。同一时刻,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公布展览主题:‘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这本书被评论界称为北京“残片图本”,原因或许就在于书中记载的是这座城市即将消失和已经消失的部分残片,而更令人扼腕的是,书中照片所拍的许多地方,如今已被夷为平地……

  作者以最后的残片记录了北京这座城市有过的历史,帮助我们构想逝去的岁月。有评论说,沈继光借助于照相机的镜头,读一座消失中的大城,捕捉其呈现于夕阳余晖中的苍凉姿态,所传达的不只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变迁,也是一般所谓的历史推移、时间迁流的消息,和这动荡、流转留在“物”也即“普通人生”之上的印痕。这是一部民间艺术史,一部真正的生活百科全书,十分了不起,令人肃然起敬。

  《乡愁里的中国》

  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

  2012年10月,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了叶一剑所著《乡愁里的中国》。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思考,从“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城市化中国”“域外中国”四个层面,来发现和讲述一个政经记者眼中的“真实中国”。其中,乡村、乡愁的消失,城市人的陌生感与无归宿感,是作者感触最深最痛的内容。“每年我都会不止一次地回到故乡,回到乡村,只是,这么多年,每次回到故乡总能感觉到越来越熟悉的陌生感,这与我的思想变化有关,同时,与故乡的变化更有关。包括我的故乡在内的中国广大乡村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迁,甚至是重构,中国的乡村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的关键时期,我的担心是,如果能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狂奔,或许有一个不错的未来,但是,如果已经被引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那么或许等待它的将是一个个故乡的黄昏,并最终成为一个城市国家的最后一抹乡愁。”

  这是一本写给所有身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的“城客”们的书,不过,这里关注城市的角度,不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也不是专业的城市规划和系统的城市治理理论层面,而是对城市本身和城市中国的关注。“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故乡,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故乡在加速崩塌。城市的变革,中国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阅读此书的意义,就在这里。

  《乡愁与良知》

  对故乡的顾盼、眷恋和思念

  《乡愁与良知》(青岛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是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的一本散文随笔集。谈起创作初衷,林少华说是因为“小山沟让我产生了永远挥之不去的情思——乡愁,即对故乡一草一木的顾盼、眷恋和思念”。因此,在书中,他用很多笔墨对母亲、父亲的艰难生活,自己与父母的聚少离多,个人的辗转漂泊,以及故乡的物事进行抒写,这一切都成了他寄托乡愁的载体。

  “乡愁”是什么?作者的理解是,“‘陌上花开,应缓缓归矣!那应该是我们心底最坚硬而又最柔软、最厚重而又最缥缈、最庄严而又最平常的情感。乡愁是其他所有情感的基石和酵母,由此生发出悲悯、仁慈和爱,生发出文学情思和美感。而它的理性结晶,我以为就是良知。施之于教育,使得我叩问大学的灵魂和教授的操守;施之于文化,使得我懊恼‘窥海斋’的终结和优雅的消失;施之于社会,使得我质疑镇长的奥迪和娃娃鱼的遭遇;施之于翻译,使得我选择了村上春树和他的‘高墙与鸡蛋’。”这种对“乡愁”的感悟,既包含对自我职业身份的理解,也促使他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