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投奔光明——读赵丽宏长篇新作《渔童》(孔明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2日10:14 来源:解放日报 孔明珠

  一口气读完《收获》长篇专号上赵丽宏的新作《渔童》,掩卷沉思,内心翻腾不已。这是一部直面历史,寓意深刻的作品,小说扬善鞭丑,众多人物在动乱年代仍在保护艺术,追寻艺术和知识,甚至不惜献身。作为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我读这部小说时,心灵为之震颤,也不时产生共鸣。荒谬年代的一个个画面叠现在眼前,那些不堪回首的碎片,被赵丽宏所叙述的故事带出,就像《渔童》中的主人公童大路看到韩先生家被粗暴打砸,那碎了一地的名贵瓷器,那被火焚烧的书画,令人心痛。

  一部儿童长篇小说,如何正面表现一个历史时代?这对作家的勇气和艺术火候的把握,都是极大的考验。赵丽宏在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时曾说:“一个时代,如果孩子们失去了天真的童心,那么,这一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时代,一个真正恐怖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文革’无法毁灭人间的童心。”小说中,童大路兄妹三人在危难中的表现,让人看到了童心的真和美,看到了这样的希望。小说中两个层次不同的家庭结交于患难,在喧嚣混沌之中,竭力挽救生命,抢救文物,寻找书籍,延续人间的真情。读者很难忘记,童大路一家为保护渔童齐心协力的细节,经历生死之劫的韩先生谈书谈艺术的情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语重心长的提醒,以及韩娉婷到国外之后寄给童大路两封情深意长的来信,所有这些,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尽管小说中有疯狂丑恶的行为,有痛苦惨烈的死亡,有胡仲年那样以怨报德的卑鄙小人,然而,正如赵丽宏所说,“写这样的小说,是希望在丑中寻求美,在黑暗中投奔光明,在表现恶时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义。”他确实是做到了。

  《渔童》中的主要场景“睿园”,是上海典型的花园洋房,居住着韩先生那样家境优裕的知识分子,他是文化学者,也是古瓷收藏家。他收藏的明代万年间德化瓷雕“渔童”,堪称国宝。韩先生正直大度,博览群书,他爱艺术,也爱家庭,爱孩子,然而他珍爱的一切,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几乎一夜之间被摧毁。他准备一死了之,转机却在黑暗中出现,童大路一家不仅保护了渔童,童大路还在生死关头将他从死亡之路上拽回人间,重燃起生的希望。小说以优美平静的节律,以诗的语言,叙说着惊心动魄的故事,让读者欲罢不能。

  小说是虚构的文学作品,然而《渔童》中描绘的细节却是那样的真实。如“华国大楼”发生的几起自杀事件,烧毁书籍,打碎瓷器等场景,其惨状让人心颤,非本人亲历无法想象,好在作家的笔触并没有止步于黑暗和死亡。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还是不乏善良正义的人,一面唏嘘一面伸出援手。小说中,童大路兄妹的纯真机智,童家父母以及外婆的仁爱善良,长者身传言教,细雨润物无声,才教育出可爱的三兄妹。令我感动还有童大路小学班主任,她在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时刻,对学生说的那句“要做有良心的好人”,虽然朴实无华,却震动人心。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小说中真和善,仁义和智勇的主调。

  作为一部儿童长篇,小说中也处处可感受到纯真的童趣。如童大路情急中爬到树上想把渔童藏进鸟窝的描写;如童小路学古代侠客去惩罚胡邪眼的行动。更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是小说中关于渔童的五个不同的梦,在童大路的梦中,瓷雕渔童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和童大路作种种神奇的交流,也预示着复杂的命运和世事,使读者有进入童话的感觉。小说结尾时,已长大成人的童大路收到韩娉婷辗转寄来的信,韩先生准备筹办“云间汉瓷博物馆”,被完好保藏在银行保险柜里的渔童,终于可以有栖身之地。然而小说还是以大路的一个奇异的梦做结尾,梦中,渔童飞翔,死者复活,生者和死者一起看着可爱的渔童从天上返回人间。这样的景象,像童话,像神话,也像一个寓言,为读者提供了涵义深长的联想。

  赵丽宏已经著作等身,时至今日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让人惊叹。这些年,他除了不断地创作散文和诗歌,又连续写出两部长篇小说。去年出版的《童年河》,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为背景,引发很多好评。而《渔童》更是作者对自己的挑战。熟悉赵丽宏的读者会明白他写这部小说的深意。这是他继散文集《岛人笔记》《在岁月的荒滩上》后,用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更深刻地反思那段历史。前几天《收获》杂志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他早在 《收获》1996年发表的长篇散文《遗忘的碎屑》,现在读,依然发人深省。有人说,《渔童》 是诗人的小说,是艺术的传奇,也是人性的赞歌。我还想补充一句,这部小说,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历史的真诚态度和责任担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