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对我们的文字“察言观色”(潘启雯)

——读《我们的文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1日09:58 来源:北京日报 潘启雯

  

  《我们的文字》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潘启雯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从杨一铎的《文字的奥秘》,到王 元鹿的《汉字中的符号之美》,再到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抑或是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写的这本《我们的文字》……有关文字研究、文字讨论、文 字文化出版的勃兴,显然成了当下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道奇丽风景。

  众所周知,“文化记忆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提出的。文 化记忆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通常是一个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过去。譬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曾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文字承载着一个 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唤醒民族意识、增强爱国意识的有力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对人的局限,更使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获 得知识、经验教训及思想观念,实现了信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间进行的交流和传播。而囊括了30余种民族文字的起源演变、60余个非遗项目的现状、 300余幅国家图书馆珍藏图片的《我们的文字》,无疑是对中国文字流变历程的一种独特的“察言观色”。

  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的文化 记忆还在发挥作用,就可以得到持续的传承与发展。相反,文化记忆的消失也就意味着文化主体性的消亡。文字是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手段,汉字则是中华文化记忆 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我们的文字》的第二章“中国文字大视野(上)”参考了历代典籍文献、神话传说、古文字以考古学成果对汉字的起源及其与汉民族、中国文 化的紧密关系作了论述,以彰显汉字的文化学意义。而在对中国汉字流变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工具,它还是一种记录思想、观念与 文化的符号。换言之,汉字不仅承载着民族思维,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文化观念、文化特征,进而找到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历 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这条河流经之处,一些东西会被裹挟而去,一些支流可能会逐渐枯竭甚至干涸。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活跃一时的民族不见了,其语言、文 字也随之消失了。英国籍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说:“早期的文化将变成一堆瓦砾,最后变成一堆灰土,但精神将萦绕着灰土。”漫步于历史的断墙残 垣间,不时地捡起那些被遗弃的刻有文字的碎瓦,脑海中突然浮现古代民族战火纷飞、饱经风霜的历史长卷。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八思巴文、西夏 文等文字,虽然现在没有多少人能辨认,但是用这些文字记载下来的历史文化,同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人们去珍视和反复研究。

  由 此,如果爱我们的民族,就要爱我们民族的文字和语言。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字,尽管诞生时间不一、形态多样,都对其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换言之,56个民族,30余种文字,共同组成了中国的文字大家庭,并早已共同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就像音乐之于奥地利、足球之于巴西一样不可分 割。文字,传承着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文字。《我们的文字》第八章专门列举了“与文字相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及部分省级非遗项目”。据统计,现在这一 方面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仅有47项,代表性传承人只有88位,其中9位已仙逝;省级非遗项目只有15项,代表性传承人只有39位,其中1位已经仙逝。虽说传 承人的人数在不断地减少,但凭借这些传承人及所有关注热爱中华文字的人们的共同努力和传承,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字和语言的魅力,就会如同生命的流水,川流不 息。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叙》中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文 字传承文化的功绩,也道出了文字超时空的作用。事实上,中华民族伟大的古代、屈辱的近代,辉煌的当下和未可限量的未来,不正是用“我们的文字”来记录和承 载的吗?也许,在一些文化学者眼里,这本《我们的文字》的大部分文字可能都是泥沙。但正是这些泥沙包含着珍贵的金子,而阅读的真谛往往就是沙海淘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