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在同情与理解中通达时代的幽微(许泽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1日09:55 来源:北京日报 许泽平

  很长时间以来,国内的文学批评生态一直不太理想:一方面,以高校职称评定系统支撑起来的过于庞大的学院批评过分专业化,太注重学理的分析和西方话语的演绎,却少有个人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和洞见,这使得许多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另一方面,部分评论家长期以来对“批评”这一身份葆有天生的优越感,好像评论家天然地处于文学生产机制的顶端,一部作品好不好,不是由作品本身说了算,而是出自评论家的话语效应。因此,评论家与作品之间就不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评论家的解读,仿佛是对作品的俯视和恩赐。这样的心态下生产出来的批评文字,自然是支离破碎的语言幻象,难以打入文本的内部,更遑论与作家形成良性的互动。

  但近年来,在一批更为年轻的评论家的努力下,文学批评好像又渐渐地回到了文学的现场。虽然不能说他们的出现动摇了我们相对陈腐的批评生态,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股力量正以新的尝试在文学批评领域推动一场“无声的风暴”,而李德南正是这其中不容忽视的人物。他不仅以评论家的身份写批评,更以参与做栏目主持等方式发现和挖掘一大批有创作潜力的青年作家。他不仅是重构文学批评活力的关键人物,也是用批评来引领当下文学格局微型变革的行动者。

  李德南虽然出身于学院,但他身上没有学院批评的暮气,相反,通过细读他最近刚出版的批评集《途中之镜》,我看到了一种可贵的批评自觉:根植于阅读体验,发掘文本内部和外部的闪光价值,具备问题意识、反思能力,并融合政治、历史、现实等诸多维度的批评努力。在我看来,李德南的批评,是一种大格局的批评,因为从一开始,他就不是把批评当成作家作品的附属品来生产,而是作为“独立之写作”来经营,在他笔下,批评是重新发现人生社会的幽微、传递个人信念的通道,它带有写作的成分,是独立的美文,而不是简单的肢解作家作品的工具。

  在阅读《途中之镜》这部长达25万字的论文集时,我看到了李德南一直贯穿其中的几条意义重大的批评原则:其一,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象学、诠释学为根基,从存在的角度去考察文学对于人生社会的意义,“文学是人的存在学”既是他的老师谢有顺先生的核心观点,也是李德南本人一直坚持的批评之起点;其二,正是从现象学、诠释学和存在论出发,加上他自己也从事小说创作,深知文学写作的种种艰辛难言之处,李德南的批评避开了对作家作品的无情肢解,而是采取一种“同情之理解”的方法来切入,把作品放置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不是正面强攻,不是一味地去“求疵”或“寻美”,而是去“发现”,不管优劣,都给予相应的理解与同情;其三,以多维视野和问题意识来探寻文本。李德南本科学的是政治,硕士念的是哲学,博士读的是文学,文史哲三者的长处在他身上交织成批评的广阔视野,使他既能“看到黑暗的一面”,也能“看到微弱的星光或火光”,并以此来“把握现实,切中时代问题的核心”。换句话说,李德南其实是借助批评这一形式,来与现实和时代照面。

  在《途中之镜》中,李德南在宏观考察、文本细读、个案阐释和文学观念的建构方面花了极大的功夫。该书囊括了当代文学现象研究(如小说叙事、非虚构、重写文学史、文学思潮、散文写作伦理等多个领域)、“70后”作家观察(吴文君、弋舟、王十月、马拉、高晓枫)、“80后”作家解读(王威廉、郑小驴、蔡东、孙频、冯娜)、文学访谈与对话四个部分。李德南的这些文章,有情却不乏学理,冷静而长于发现。他的解读,既是从存在本身去发现作品蕴含的美,也试图从中发现超出作品本身而“唯有批评才能发现的价值”。这种批评,是有温度的,它不是冰冷的理论演绎,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尖的自说自话,而是放入了自己灵魂的“悟证”,从中我读到了一种批评之美,也感受到李德南的坦诚、宽和、理性和澄澈。在这种批评的“人间情怀”的朗照下,有理由相信,李德南会走得更远,也更稳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