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信札的温度(任飞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19日09:02 来源:人民日报 任飞帆

  “叠起又展开的是你的字迹,展开却叠不起的是我的心绪”,曾经多少情感都寄托在方寸信纸间。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流方式的变化,信札竟成了时光深处的风景。但区别于冷冰的文字和枯燥的故纸堆,作为历史文献的信札却依然面目鲜活,深深浅浅地印着彼时彼地的人物心迹、社会关系和历史氛围,使后来人找到一条进入历史的蜿蜒有趣的小径。

  日前,经杨绛授权出版的《复堂师友手札菁华》,就是一部由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收藏的晚清“词坛盟主”谭献的师友书信集。整部集子近五百余件书信,一千多页,来往者多为张之洞、戴望、许增等社会名流,评议时政、论文论学、买书购帖,既关涉社会政治,又有丰满的生活细节。钱基博得此手札后,做了精心编订,还为部分人物撰写了小传,然后又传至钱锺书夫妇手中。因而,这部手札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文献资料,更体现了几代学人在文献收藏整理过程中的学养风范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这样的文献进博物馆自然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渠道,但能否还有更好的“亲近”大众的渠道?当得知杨绛将如此珍贵的藏书捐献给国家的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迅速行动,将《手札》复制下来,整理编辑,集结成册,让文物归于国家,让文化归于大众。正是这种尝试,作为读者,我们才能得以亲近正在消失的书信之美,得以感受凝聚着几代人文化情怀的历史温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