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速写陆建华(王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13日15:33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峰

  2001年春,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的陆建华到了退休年龄。

  单位领导建议他再工作一段时间,南京某高校热情邀请他转向大学讲台发挥余热,陆建华都婉言谢绝了。退休伊始,他接连在省市报刊上公开发表散文三篇,抒发他“自此光阴归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的愉悦心情,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是: 《青春从六十岁开始》 。他说:“我高兴我退休后,有充裕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读自己想读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章。 ”

  仿佛转眼之间, 15年过去了。

  在这15年中,他首先把写作重心放在对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宣传与研究上。他拥有别人难以具备的有利条件:与汪曾祺同乡,与汪曾祺的胞弟汪曾庆是高中同班同学,这就比别人早了几十年神交汪曾祺;而当汪曾祺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受戒》 《大淖记事》 《异秉》等一组以故乡旧生活为背景的作品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并在当代文坛产生重大影响时,陆建华凭着他对这些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的熟悉与理解,在1981年10月号的《北京文学》发表近万字的长篇评论,这一评论不仅是陆建华此后35年跟踪宣传与研究汪曾祺的开始,也是国内对汪曾祺研究的最早成果之一。

  1997年5月,汪曾祺因病在北京逝世,三个月后,陆建华撰写的《汪曾祺传》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适时慰藉了广大喜爱汪曾祺作品的读者的沉痛惋惜之情,陆建华自己也因此书引起人们的注意。退休后,陆建华对汪曾祺的宣传与研究不断取得新成绩,写下近百篇关于汪曾祺及其作品的评论、散文、随笔、札记,出版了《汪曾祺的春夏秋冬》 (2005·河南人民出版社) 、 《私信中的汪曾祺》 (201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汪曾祺与〈沙家浜〉 》(2014年·山东人民出版社) 、 《汪曾祺的圆梦之路》 (即出)四部专著。在这些专著中,陆建华一直坚持以严谨认真的科学写作态度,依据自己多年来调查、收集得来的可信材料,结合文学界、史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努力记述汪曾祺的文学生涯的经历,还原汪曾祺参加创作《沙家浜》等“样板戏”的事实真相。

  或许,陆建华为宣传与研究汪曾祺所花费的心血与付出的劳动,要比出书、写文章多得多。他先是于新时期之初,参与策划邀请汪曾祺回到阔别42年的故乡高邮,帮他圆了思乡之梦;后来随着汪曾祺发表的作品愈来愈多,读者喜爱他,评论界开始注意他,而汪曾祺因为素无记日记的习惯,许多史实纠缠不清,陆建华主动为汪曾祺整理出创作年表;再后来,牵线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五册的《汪曾祺文集》 ,牵线江苏电视台摄制了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记录汪曾祺创作生涯的纪录片《梦故乡》 ……而在汪曾祺去世后,陆建华更是不遗余力地积极协助高邮地方政府建立起汪曾祺文学馆,成立起汪曾祺研究会……作家储福金曾在一篇散文中感慨地写道:“汪曾祺已经去世多年了,在中国,一个当代小说作家很难有长期影响,新时期初期小说家高晓声,曾经名如鹊声四起,而现在的年轻人听到高晓声的名字就觉得陌生了。但汪曾祺的影响还在延续着,这一方面缘于汪曾祺作品的内在原因,另一方面还有着宣传所起的作用,对此陆建华是做了很大贡献的。 ”

  陆建华在大学读书时就热衷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新时期以来,他渐渐爱上散文写作,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汪曾祺对他的深远影响。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四本散文集,近期出版的线装本《陆建华散文自选集》尤能代表他的散文写作水平。打开这部装帧古朴典雅的新书,仿佛有一股幽幽书香袭来。陆建华喜欢在散文中写小人物小故事小场景小幽默,对此,他在一篇短文中这样夫子自道:“岂望有鸿篇巨制替时代留影?唯愿以率性之作为岁月写真。怀悲悯之心看人间百态,以赤诚之情记尘世见闻。 ”因此,陆建华的散文多篇幅不长,但感情真挚真实,在他以清淡文字记述的人与事中,读者不难闻到生活的芳香,隐隐听到时代的足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