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诗园追梦六十年——读《听梦——韦苇童诗选》(徐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12日14:39 来源:文学报 徐鲁

  世界儿童文学史研究专家、学者、翻译家韦苇教授,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有诗歌、散文等文类的作品问世,六十多年来,虽然因为世路崎岖而多有阻误和延宕,但他的诗人身份一直被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声名所遮掩,也是事实。法国诗人兰波诗云:“只要怀着火热的耐心,到黎明时分,我们定能进入那座壮丽的城池。”韦苇先生不是在“黎明时分”,而是到了晚霞漫天的时候,终于也进入了他所热爱和追寻了六十年的这座“壮丽的城池”———用他自谦的话说,“到了八十岁,才露出了个诗头角”。他进入这“壮丽的城池”的礼物,就是两部华丽的精装诗集《藏梦———外国经典童诗选》、《听梦———韦苇童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对于前者,诗人的期望是“竭尽我之所能通过翻译引进世界性的典范童诗”;对于后者,诗人自谦说,“我自己姑妄来作童诗操练,在童诗多样性方面做一些愿景性的投石问路”。而在我看来,这两部堪称“姊妹篇”的童诗选集,就像一只飞鸟的两个翅膀,托起了一位诗人在儿童诗的天空里追寻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梦”和“世界梦”。

  《听梦———韦苇童诗选》编选了诗人历年来创作的题材、体裁、风味各异的童诗八十多首。就题材看,这里面有儿童日常生活发现、家庭亲情分享、大自然吟唱、乡村童年回忆、小动物生活摹写、地球村畅想……可谓多姿多彩,丰富而博大;就体裁看,这里面有形象单纯的抒情小诗、叙事性的儿童故事诗、幻想性的童话诗、哲理性的寓言小诗、短小的散文诗、诙谐性的游戏诗……可以说,几乎实验了儿童诗在形式的多样性方面的各种可能,为中国儿童诗“汇入世界童诗潮流”,同时又“不脱离‘五四’以来的新诗河床”,提供了丰富的和鲜活的例证。

  且引出我以为是堪与世界上最好的童诗相媲美的几首来欣赏一下。这些儿童诗,大都用小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浅语”写来,却又“言近而旨远”,美妙的童趣、理趣和味道,无须饶舌分析,读者自可意会。《喂,南瓜》这一首是这么写的:

  我种了一棵南瓜。

  它是个淘气鬼,

  不声不响

  往隔壁院子里爬,

  看样子

  要在那边安家……

  喂,南瓜,

  你给我回来!

  谁让你自作主张,

  这样自说自话?

  朱自强先生也很欣赏这个“自作主张”的南瓜,认为这首童诗“反映出韦苇以童诗表现童趣的艺术灵性”,说得很对。再看《鸟家》这一首:

  村头这棵大枫树上,

  你数数托着几个鸟窝?

  一,二,三,四,五,

  五个鸟家有几个鸟孩?

  这个秘密大树从来不说。

  村头这棵大枫树里,

  藏着多少支鸟歌?数不清鸟歌数树叶吧,从春到秋,鸟儿天天唱,鸟歌应比树叶多!

  世界上,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大树上的鸟窝的。所有的小孩子,都会对鸟妈妈每天飞进飞出的鸟窝、以及鸟窝里的小鸟感到好奇。因此也可以说,鸟窝是儿童诗中的一个“世界性”题材。那么,当你发现了一个藏在大树上的鸟巢,你将如何去守住这个秘密?大树又会怎样去对待鸟儿的信任,为鸟妈妈守护好鸟巢里的秘密?这首童诗抒写的正是这样的意趣。除了大树、鸟窝、树叶、春秋四季、小鸟的歌声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向往,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互相友爱、彼此信任、信守秘密、环境保护等多重含义呢?

  雨后的小树林里,会有许多撑着小伞的蘑菇。蘑菇是孩子们、也是中外儿童诗人们喜欢的形象,台湾诗人林良先生的那首“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已经成为儿童诗的名作和杰作。韦苇用一首《大惊喜》,向林良先生笔下的蘑菇“致敬”,而且翻出了新意:

  蘑菇们在地下,

  一定开过会,

  共同商量好:

  等到星期六,

  或是星期天,

  那个嘴边凹着酒窝的小姑娘

  一走进林子来,

  咱们一、二、三

  就一齐冲出地面去,

  白生生的一片,

  白生生的一片,

  呵,白生生的一片,

  给她大大的一个大惊喜!

  以诗人的目光看世界,总会有着独特的发现、感受和联想。水牛背上站着一只白鹭,这是在江南乡村河滩和水塘边常见的景象,可是在诗人韦苇的眼睛里,却有着异于常人的联想。他的《牛背白鹭》是这样写的:“……白鹭站在牛背上……/像穿白衫的小妞妞,/坐在黑衣爸爸宽阔的肩膀上。/像沉沉夜色中,/有人把亮灯举过头顶。/……像一面深赭色的岩壁上,/跑着一只洁白的小羚羊。/白鹭站在牛背上,/大自然交响曲中一个奇妙的和弦。”

  《美丽的一闪》是一首献给一只美丽的小鹿的诗,《月色中的母鹿》 是献给一只年老的、“黎明前死在树下的月色中”的母鹿的诗。这两首诗都写得十分真挚动人,抒发了诗人怜惜弱小的生灵、敬畏伟大的生命的善良情怀,其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生命的诞生、成长、老去、死亡的哲学思考,却又是用小孩子也能理解的“浅语”写出来的。且看《美丽的一闪》这一首:

  分明我已经醒了,

  好像我又还睡着,

  迷迷糊糊的,

  我看见一头美丽的小鹿,

  在窗外雪地上散步。

  点点的白花撒满它全身,

  细细的长腿,

  叉叉的嫩角,

  是它,是小鹿,

  应该不会有错。

  “小鹿,你真好看,

  我来和你一起做伴!”

  小鹿直直竖起尾巴,

  眨眼间就跑得没了影。

  我和小鹿,

  只是在梦里相见的?

  窗外雪地上这些蹄印

  难道不是小鹿跑开时留下的?

  也许,美丽本来就如同流星,

  美丽忽忽地现,

  美丽匆匆地隐,

  就只为在我心中刻下一道美丽的闪!

  这似乎是一首述梦之作,却又是那么真实可感。我甚至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可以称之为“诗”的东西,因为它们具有最准确的直觉的成分,足以触及人类情感最深奥的部位和我们心灵的最微妙之处。个人日常生活的细节,不再仅仅具有个人色彩,而是化成了能够引起所有人的情感共鸣、具有普遍和恒久价值的文学的主题。这样一首诗,就是置放在世界最美妙的诗歌之列,也是毫不逊色的。而且,它所呈现的意义,也显然不是“儿童诗”这个概念所能涵盖的。但是,诗人又分明做到了普里什文在他的座右铭里所说的那个准则:“思考一切,但写作要让所有的人都能理解。”

  是的,是这样的。生活中,毕竟还有一些美丽的和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是能够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灵把它们保存下来,因而,真与善、爱与美也是有可能始终不渝的。

  在韦苇先生这部童诗选集里,诙谐、幽默、荒诞、抒情、爱心、快乐、幻想、游戏……凡是适合儿童心理和情感接受,并且能够吸引着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情态、各种风味,在这里也都能够找到。如《椅子腿和小树》,是抒情风格的爱心童话诗;《咕,呱》,是童话风格的游戏诗;《会叫的帽子》 是快乐的儿童生活故事诗……还有《小荷叶》《春》《瓜和花》《小调皮》等,我觉得都是可以拿出来“汇入世界童诗潮流”,乃至与世界最优秀的童诗相互映照、相互媲美的篇什。

  韦苇先生在这部童诗选集的“后记”里这样期许:“创造与世界童诗对话的资格,还得靠我国童诗界自己的努力。”说得很好。他自己在儿童诗园听梦、追梦六十年而无怨无悔,也为当代和后来的童诗作家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带有宝贵的励志意义。

  (《听梦——韦苇童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