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艺理论应介入文艺实践(刘琼)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08日09:1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 琼

  文艺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建设的压力和目标永无止境。我们今天对于文艺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讨论,体现了一种思想文化再度活跃的苗头,回顾历史, 会发现任何一次文艺理论发展的高潮期,似乎都建立在思想和文化高度活跃的基础上,同时折射了正在变化中的当下中国文艺实践对于理论缺位的严重不满。

  对于文艺理论缺位的不满,集中表现为对于文艺批评的不满。因此,我要先说说自己对于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的关系的理解。

  什么是“文艺理论”,各种教材包括百科搜索都有详细恰切的解释,总之,从功能的层面,通俗地说,文艺理论是文艺实践的总结、炼化和领航。文艺理 论和文艺评论研究的对象不一样,文艺评论以具体的实践为对象进行品鉴和判断,文艺理论是以文艺创作的实践经验为对象进行总结和炼化,具体的文艺实践林林总 总、变化多样,文艺理论则将其总结并炼化成一般性和共通性的规律。文艺理论对文艺的性质、功能、发生规律的研究,是建立在对丰富多样的文艺实践的认识基础 之上。可见,如果说,文艺评论是一对个别或一对少,文艺理论则是一对多。一对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文艺理论的起点当然是理性逻辑,文艺评论起点应该是直觉感受力。正如李泽厚在《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说“评论首先要有感觉。没有感觉,拉上一些 概念和理论套将下去,那是不行的”,信以为然。如此说来,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风马牛不相干?截然分开?不仅不应截然分开,而且是如胶似漆。当整个文艺作为 一门学科发展和积累到今天,就普遍性而言,从发生时间上,文艺创作在前,文艺评论随后,文艺理论或在创作之前或与评论同时或在创作和评论之后,在实践的每 一个时间层面都随时会出现。文艺理论为文艺评论领航,文艺理论先于文艺实践并指导实践,这是良好的状态,表现为文艺理论的充分自觉。不良好的状态,当然就 是文艺理论的缺席和失语。

  文艺评论需要文艺理论在场,文艺理论如何在场?对于职业或者专业的文艺评论,良好的感受力虽然是第一位,但精准的表达和有效阐释,一定来源于文 艺理论的长期滋养。文艺理论对于文艺评论,比方法论更重要的是,理论是一种素养,它培养鉴别力和判断力,它让批评者对于具体对象的认知高出现象和浮表。作 为素养的文艺理论一经掌握,会与评论主体既有的经验、感受和理解相结合,而不是挂在脖子上的项链和挎在手里的LV包。也就是说,文艺理论建构的是文艺观, 它的功能是指导文艺实践。每一次专业评论的完成,文艺理论理论上应该伴随其左右。而每一次高明的评论的完成,理论都会隐身其后。我个人认为,一个大理论 家,一定是个大评论家,比如茅盾,比如王朝闻,比如李泽厚。王朝闻作为一个以美术理论研究为主业的美学家,却在艺术实践中把美学理论和诸多艺术评论打通。 我最喜欢看王朝闻的戏剧评论,很短,一针能见血,生动,深刻,读完有启发。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谈20世纪文艺,谈苏曼殊的现代性,谈冰心的宇 宙观,简简单单,明明白白。今天为什么大家对文艺评论不满足、不满意?当然是看到文艺评论的力量不够,深度和高度不够,缺乏规律性的认识、本质化的把握, 呼吁理论的介入。评论是用理来论,没有理,论之不详、不足、不实、不强。

  话也要说回来,李泽厚能把思想史论这类理论文章写得摇曳多姿,一个原因就是他对创作实践的熟稔。因此,在此要强烈呼吁文艺理论对于文艺实践的介 入。我们今天倡导文艺理论创新也好,倡导学习和借鉴西方理论也好,出发点是提升和改造认识,从而指导实践,而不是为理论而理论,更不是讲文艺理论研究“职 业化”和“本本化”。学院派文章这些年受到质疑,主要原因在于对理论的本本和教条使用,对于实践的隔膜。假如一个研究文艺美学的学者,对当下的创作实践都 不熟悉,他的美学理论显然是可疑的,不足征信。理论不能脱离实践、不能生造,理论也不可孤芳自赏,理论应来自实践并被实践不断检验。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对文艺理论的不满足,是因为文艺理论本身不够多、不够新吗?还是有别的原因?

  一是的确需要创新理论。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尤其明显,既有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步发展的共性,也有卓然不群的个性。 这些变化直接表现为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最终会以各种方式表现为文化的形态,并通过文艺记录下人类的这段历史变迁。文艺实践形势和形式发生巨大变化,有针 对性的文艺理论似乎没有及时地有效地介入,这的确延宕和损伤了文艺实践。比如,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对于各种文艺形式产生深刻影响,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产生 了新的变化,诞生了一些新的文艺传播形式和创作形式,比如网络文学、网络剧、微电影等,这些是不是新兴文艺形式?如果是,它们的本体研究理论有没有建立? 再比如,在充分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对于文艺与资本、与市场的复杂关系,简单粗暴的推崇或批评其实都无济于事,理性的理论研究跟上了吗?此外,这些年文艺 生态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大众文艺的“显学化”,如电视剧、电影,对于这些已经广泛深刻影响人们精神内在的大众文艺形式,其本体理论研究做得如何?当然,文艺 理论不创新,没有出路,但是,创新不能只是量的增加,而忽视对于“新”的把握,对于“新”的把握也不能只是猎奇,而忽视对于逻辑的表达,对于视域的合法开 拓。

  二是的确需要打捞经典文艺理论。说打捞,是因为今天我们对于经典文艺理论比较轻慢,对于经典理论的当代阐释做得不够。读一百本书,不如读一本经 典,这是阅读的经验,也是理论学习的经验。从文艺学最初发生开始,中西文艺理论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真正能够始终进入学习的教程、有透彻的影响者,从 数量上来看是有限的,这些就是经典。不是人类的创造力不够,而是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先哲们都已经涉猎,文艺研究的基本框架理论已经建立,比如欧洲古希 腊时期,比如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么说,不是代表后学者无为,而是在框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变化了的历史条件,针对诞生的新的现象和问题,不断地补充、 修正、丰富。尽管每一个新的问题的提出、新的理论的产生,都是认识的一次突围,但框架理论也即经典理论始终存在,它们是认识突围的基础。问题是,在今天的 高等院校教学实践和文艺创作评论实践中,对于经典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热情似乎并不够。文艺理论的创新肯定不是在沙滩上建城堡,它要面对共时性的现实实践, 它还要面对历时性的经典传统。加强对经典的学习,可能是文艺理论学科建设的要务之一。

  三是的确需要整个人文学科的联动。也就是说,文艺理论研究要“逸出”文艺,才能有空间和力量。文艺是关于人的美学,关于人的美学的理论建设,势 必是一个系统性学问,需要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共同支持。难以想象,在整个人文学科发展薄弱和研究冷淡之际,文艺理论研究能 否一枝独秀。而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又非简单之事,需要在制度建设和方向把握上有主张,需要整个社会重视和提倡人本主义、人文思想。这些都不是朝夕之功, 需要时间。这么说,不是推卸文艺理论单独建设的责任,而是希望大家要有信心,还要有耐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