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一颗心的平淡与绚丽——韩露其文印象(楚天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07日14:38 来源:郑州日报 楚天遂

  认识韩露,是从2007年8月她调入荥阳担任文联副主席开始的。她是驻马店人,曾经担任驻马店地区作协副主席,文学创作势头强劲,以散文写作见长,时常在《中华散文》《美文》《散文百家》《散文》《散文天地》《延河》《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作品,当过报纸专栏作家,出版有两本散文集,年仅30多岁就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且担任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我想,这样一位女子,该是外表、谈吐都很犀利、锋芒毕露的类型吧?

  然而,在韩露第一次与荥阳作者的见面会上,她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她看上去沉稳文静,似乎不擅长发言,声音也不大。熟悉了,她把她写的书陆续送给我赏读,先是两本散文集《晨露》《空枝》,继而是长篇小说《最后一位淑女》。阅读中我发现,这位女子宁静的外表下,是内心世界匕首般的锋锐与缤纷五彩的绚烂繁华。

  韩露是以诗歌出道的,后来转写散文,散文创作的成就更加丰硕,更加奠定了她作家的名气和地位,她最先出版的两本文集,也都是散文合集。

  《竹》是我阅读的她的第一篇散文。她钟情于翠竹,幻想过漫山遍野的竹子,建两间竹舍,栽几丛兰、几棵菊,溪流淙淙,自竹林中穿过。然而,当现实中与竹为邻,虽然竹姿竹影在四时八节风霜雨雪中美不胜收,当它们入侵自家菜园时,“我”的情绪却起了变化。一旦发现竹子与蔬菜争宠,就忙忙地武装起来,和这些入侵者做斗争。她的文字读起来平平淡淡慢慢悠悠的,坦率地讲,此时我并没有感受到奇特之处。可是,她的笔锋猛然一转,展开了深入的反思:第一层,发现自己对竹子的热爱,不过是一种表象,当它妨碍到自己的时候,还是毫不留情地除掉了。这几乎是人们意识形态的一个普遍真理。继而,第二层的反思递进而上——真正的入侵者也许是我们这些人和人种的植物,这片土地本来就是竹子的领地呀。去与留的权利,原来并不属于它本身,往往被强大者的欲望或意志操控,由此上升为哲学论题了。这正是韩露散文的绚丽所在,给人猛然一新的文字享受。

  像这样看上去平平淡淡、读后却让人猛然一惊的文章还真不少,可以说形成了韩露的一种写作风格,于平淡中现奇崛。《地头的小白花儿》一文中的小白花儿,是一种野花,由于简单、柔弱、清新,“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继而发现了这花的特别之处,“花是有开有谢的,可这种花却是只见花开不见花谢。那花瓣呕心沥血也不肯放弃孕育它的花茎、花萼。最后,那洁白的小花上面便会出现丝丝血色。一直到它又孕育了种子”。原来,它要留下来保护它的孩子。多么顽强的责任心啊,这既是花给予“我”的启示,也是这篇文章给予读者的启示。由一朵花的绽放想到生命的更替繁衍,责任与担当,也不能说不是文章的别致之处。在《四季的记忆》一篇中,春夏秋冬四时之景,于“我”虽然经历过很多次,但记忆中最深刻最清晰的,每个季节却是只有一个场景。冬天冰封的池塘,印象里是在故乡的村庄,谁知后来“我”回到村庄,找遍了角角落落却没有找到。“我问过奶奶和姑姑,她们都说我记错了。”而这却是存在了很多年的“我”的记忆啊。“我的记忆,是不是就意味着别人的遗忘?或者是,别人的遗忘,给了我记忆?”一篇关于真实与错觉的文字就这么有了锋利的光芒。一只绕圈的蝇子本非什么稀罕之物,韩露遇见了它,生发出层层叠叠的联想,有关生与死、个性与激情、爱情等。欣喜的是,《一只绕圈的蝇子》一文被选入中国散文学会编选的零距离散文系列丛书《名家笔下的灵性文字——致小鸟》。

  韩露的散文写作题材很普通,通常是面对花草、田野、鱼鸭昆虫、亲情、岁月等,引发的情绪和思想,由平常生活中激发的别致想法,孙荪先生称赞她,在平常与平淡中“伸展自己的感官和情感的触角,灌注生气和生命,磨砺思想的锋芒,往微妙处和锋利处展开,力求小中见大,个别中见普遍”。并引用罗斯金先生的话:“令人驻足赞叹的,往往是对人的生活并无任何用处的东西,如摸不着的倒影,无法播种的巉岩,天空奇妙的色彩。”称赞她是罗斯金式的“驻足赞叹者”。

  《最后一位淑女》是韩露近年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可以说是对中国式婚姻的一种解读,是她向小说创作转型的一次成功尝试。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衷心祝愿韩露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收获更多。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