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活着与生活(林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07日10:21 来源:北京日报 林立
    《无鲜勿落饭》      王寒著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 《无鲜勿落饭》 王寒著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

  如今这年头,吃货满街走,爱吃的人很多,但懂吃的人不多。

  女作家王寒不见得比别的吃货爱吃,但她肯定比别的吃货懂吃。

  《无鲜勿落饭》满纸江南美食,在她的笔下,江南的滋味,不仅在诗词歌赋,在画卷书轴中,也在舌尖和味蕾上,所以江南的滋味,在她的笔下,“是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正月雪里梅,二月桃花鲻,是油菜花黄,昂刺鱼肥,是西湖边的小点心雪媚娘,是那道叫小青青白娘娘的凉拌菜,是春日里的采薇采青采马兰头,是立夏的樱桃红枇杷黄,是金秋的红膏蟹冬至的酒酿圆。”《无鲜勿落饭》显然是一本和水煮肉片、万州烤鱼、锅包肉等重口菜无关的书。

  民以食为天,《无鲜勿落饭》将江南美食的鲜活、鲜美、鲜甜体现得淋漓尽致。江南美食的鲜活,在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类海鲜上——现捞现烧,新鲜透骨,让人欲罢不能。她写沙蒜汤之鲜,“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能烧汤的海鲜很多,但是要烧得像沙蒜汤那般的鲜香绵稠,不容易。鲜脆沙蒜汤的鲜味缠绕在唇齿之间,把味蕾的快感勾了个痛快淋漓。对于第一次吃这种汤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震撼,因为这汤实在太鲜、太有味道了!”江南美食的鲜美,不止在海鲜上,还在江南的时令菜蔬上,从“尝鲜无不道春笋”到“立夏三鲜”,无一不鲜——“还有一种叫小野竹笋的,叶细枝韧,僻寂之处,野地荒郊,常见其身影。剥下它的外衣,是青玉簪般细细的一小条,有一种孤高之美,别有淡泊出尘的气质,切成小段炒腊肉,是青白之中的几笔朱红,雅致可口。”

  走遍全中国、走过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吃过各地美食的王寒,最爱的还是江南的味道,她把她的长筷子变成笔杆子,淋漓尽致道出了江南美食的鲜美味道,看得人又想去海边滩涂捡蛤蜊,又想坐摇橹小船悠游水乡,还想跟着她上山挖春笋,乡间吃桃浆。

  吃到撑、打饱嗝、剔牙缝,等饿了再吃下一顿,是吃货的本能。吃得见识与才华齐增,才算美食家。

  这本书里,随处可见王寒分享的海鲜典故与有趣段子。例如“泥螺,又叫吐铁,《食物本草》说,大如指顶者则有脂如凝膏,色青,外壳亦软,其肉色黑如铁,吐露壳外,故称‘吐铁’。”  例如“海南人把血蚶当元宝,潮州人除夕吃了血蚶把壳抛床底,年初五收拾蚶壳,念着‘蚶壳钱,赚大钱’,因为蚶壳相磨所发的音响,极似铜钱声音。”

  《无鲜勿落饭》时而用典,时而戏谑,生活的种种趣味蕴涵其中,文字随处可见俏皮与机趣,她在《螺中香妃》中,写道:“香螺尾部有膏,这是香螺的精华所在。内陆城市的人,初次吃香螺,常把这黄黄的膏当成是香螺的‘屎’,弃之不食,经在座的老江湖一番调教,才恍然大悟,吃后不免感叹:天下竟然还有这么好吃的‘屎’!”

  吃货享受的不是只有食物从舌尖到胃的一种滑落,而是从家吃到天涯海角的乐趣。天下那么多食材、调味料,充满了组合、实验的乐趣。只有参与每一个环节,并不断记录、交流,才成就为品味。这种快乐,每天下饭馆,上桌就自拍,却从来没包过粽子、没在海边捡过贝壳、没摸过螺蛳的食客是享受不到的。

  王寒书中一句话,让我大有志同道合的快乐:有人问我,龙头鮳和水潺干哪个好吃?我说,吃龙头鮳和水潺干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活着,一个是生活。

  活着,是随胃。生活,是随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