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土”才子刘润松:“老平湖” 不断谱出文学新篇章(郭斌 陈俊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04日09:27 来源:深圳晚报 郭斌 陈俊超
刘润松 刘润松

  在知识分子还不受重视、甚至被轻视年代,一位年轻人硬是在各地小学当了20多年的老师、校长,是个一边扛起锄头耕地,一边潜心于文学教育和研究的“土才子”;当身体不再硬朗,久久被疾病缠身时,人到中年的他坚持在县城的广播站做编辑、写稿子,在“小喇叭”幕后继续自己的文学路……

  他叫刘润松,是在大围村土生土长的“老平湖”,也是当时出了名的平湖“四大才子”之一。50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年逾八旬的老人依然没有停止文学创作,用自己古色古香的诗风,谱写着时代新变化和岁月新篇章。

  潜心做教育

  他是“稻草堆”里钻出的文化人

  “一身粗布土衣,光着脚扛着锄头,那就是他的‘文学形象’。”提起50年前的刘润松,同为“四大才子”的刘好学觉得最符合其形象的一个字就是“土”。刘润松在当时可以说是很有资历、有见识的文化人,从改革开放初期便先后在佛山以及深圳黄贝岭小学、福田小学等学校从教,后来回到平湖老家,在平湖小学当起了校长。

  那时搞文学有很多限制,就连学习成绩都与现在的标准大相径庭,“磨出的茧子厚就是及格,农活干得好干得多就是优秀。”因此,刘润松和老师们课要上、知识要教,农活也一个都不能少干,为了让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每逢农活的旺季,刘润松就要带头扛起锄头、铲子,走进稻田里去除草割禾。晚上回家放下锄头,来不及喘口气就要继续同时间赛跑,“不像现在电灯这么好用,天黑了就没法备课了。”刘润松和老师们必须抓紧每一秒钟去准备政治、历史等课程的教案,以免耽误第二天的课程。

  坚持文学路

  带病担当县城“小喇叭”的幕后编辑

  随后的20多年,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流逝的时间有力地证明了刘润松的坚持是正确的,而这位“土才子”也成为了平湖教育工作者的优秀先驱,但长期高强度工作让刘润松的身体渐渐开始吃不消了,越来越多的疾病缠身让他很难继续维持学校的管理工作。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后,深圳广播电台的前身——宝安县广播站也正式成立,身体已经很孱弱的刘润松被调派到广播站当编辑,“毕竟坐镇幕后收稿子能轻松些,他们希望我多点时间养身体。”

  但上任后的刘润松不但没有放轻松,反而跑得更加勤快。当时并没有那么先进的设备,所谓的广播就是县城内的有线喇叭每天把录制的内容“喊”上三次。国内外的新闻栏目则只能靠“转播”中央广播电台的播音,“转播”的方式就是在收听中央台的同时,飞速用纸笔记下内容,交给播音员来转播,“每条最多重播2遍,错过了就记不成了。”除此之外,还有修改、调配各公社的通讯员稿件,安排文艺节目的插播时间等诸多事情要逐一进行安排,由于站内记者只有两三个人,政府下达的一些采访任务,刘润松都要亲自下乡去采访,随后尽快赶回办公室整理稿件,以便能够及时播出。

  创作不“守旧”

  诗风古色古香

  写出的却是时代新变化

  20多年的校长生涯,到近10年的编辑工作,刘润松始终用不同的方式谱出自己的文学新篇章。就是现在,82岁的老人还时不时写首小诗,写上一幅书法。尽管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刘润松的诗却总是显得新意十足,“气正风清交际馆,楼华宅雅适栖轩。乾坤伟岸人文旺,社会丹恒事业添……”一首《新纪元深圳》读起来古色古香,细品其内却满是时代的新变化、新潮流。

  作为老一辈的平湖才子,刘润松的创作从来不守旧,膝下五个儿女都已经有了自己稳定的事业,刘润松的诗歌也随着他们的成长和深圳的发展逐渐散发出新芽,而刘润松出版的诗集也被他命名为《老松新枝》,“意思就是只要我还能动,就要继续拿起笔杆子寻找我的文学新思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