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与古人为友 传诗歌真谛(陈爽)

与古人为友 传诗歌真谛——读简墨新作《中国文化之美》诗歌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22日09:42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陈 爽

  读《唐诗之美》《宋词之美》与《元曲之美》,给了我一个惊喜。原以为简墨的这三本书是唐诗、宋词与元曲赏析,但令人意外的是,简墨采用了类似于人物小传的方式呈现、描画唐诗、宋词、元曲之美,诗意盎然。作者所传达的是对中国文化的无尽热爱,更是对那些“消失于历史风尘”中的人们生命的追寻,让人感动。

  特别欣赏的是《唐诗之美》《宋词之美》《元曲之美》所传达出来的“尚友”精神。在《孟子·万章下》中有这样一句话:“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的“尚友”主要是指,与古人为友,既不对其仰视,也不低看,将古人看成与自己平等的精神主体,与之对话。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需要格外安静的心境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以古人为友,知人论世是手段。要读古人的诗书,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与生命体验。在简墨的书中,她力求做到与古人为友,以她自己的方式进入古人的世界,体会他们的愁苦欢乐,进而达到与古人在心灵与精神上的契合。比如在《唐诗之美》中,谈到韦应物时,作者写道:“须穿过语言的雾障,方可直指诗人兴象葱茏、天际流转的心灵,达成与生命和生命的相互感发,和刹那的温柔交汇。”在这种与诗人心灵的交汇、生命的相互感发中,简墨不仅凸显了唐诗、宋词、元曲之美,更抒写了诗人、词人们的生命体验。作者用诗歌一样的语言,由此而发的同情、欣赏、感叹、惋惜,则使她的书成为诗意之作、有情之作。

  在中国文学中延续的是抒情的传统,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有情的文学。诗人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转化为文字、音节、节奏,以此来完成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和延续。在漫长的时间过后,依旧会让他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痕迹,留住生命的吉光片羽。

  可以说,简墨在其书中把握住了唐诗、宋词、元曲所传达出来的美的真谛,唐诗、宋词、元曲之美并不完全在于其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更在于蕴含其中的生命之美。简墨的书中处处可见这种深情,她对唐诗、宋词、元曲中的“情”尤为看重。在《宋词之美》中谈到柳永时,简墨说:“诗歌有情就有了一切,技巧反倒不是必需的。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的原点,即万物归于‘情’。”

  朱熹在与弟子论诗时,十分强调涵泳。“须是读熟了,文义都晓得了,涵泳读取百来遍,方见得那好处,那好处方出,方见得精怪”。涵泳不是对诗词文意的单纯把握,而是深深沉浸于言辞话语中,体味其中的意蕴与深味,是心灵相通、古今相会时的灵犀一点。于读诗时要做到涵泳,需下一番功夫。不仅要通晓诗歌的文意,体会诗人的心境,而且要有宏通的眼光、历史的视角,要能穿透纸背,看到古人所处的境况,体会古人的情感心理,陈寅恪“理解之同情”,即是指此种精神,不然有的诗、有的美、有的情是无法深知的。

  涵泳之得来不易,也在于人心难以平淡自摄。简墨难能可贵之处便在于此,她能在这个时代,“用心若镜”,以其独特的方式涵泳于唐诗宋词元曲之间,传其神采。

  值得一提的是,简墨在《唐诗之美》《宋词之美》与《元曲之美》中并非只取为常人所熟知的诗人论之,在品唐诗时,简墨选取了上官婉儿、鱼玄机、花蕊夫人,在论宋词时,选取了朱淑真、魏玩、张玉娘、吴淑姬、严蕊、徐君宝妻等。这些人的名字与作品要么被后人一带而过,要么湮没不闻。而简墨以“尚友”的态度,平等对待古人,就如前面所说,不仰视,亦不低看,在书中为她们留有一席之地。细察之,这些人都是古代有才情的女子,简墨以更为细腻的感受、悲悯的情怀,诉说着这些女子的人生与文学。这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