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穷源溯流考据释典(柴念东)

——读《习近平用典》的典故释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21日09:42 来源:光明日报 柴念东
《习近平用典》  人民日报评论部 编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习近平用典》 人民日报评论部 编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习近平用典》一书的典故释义作者杨立新是我多年的挚友。出于好奇,我很想了解本书中135条用典释文的写作过程。杨立新告诉我,最困难的就是查找原典和比对版本了。

  杨立新举例说,如“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这一条,由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是化用,同时“安民之道”一语在张居正的书牍、奏疏中反复出现,故而关于这句话的原典出处颇费斟酌,前后三易其稿。经过反复查阅《张太岳集》《张文忠公全集》,杨立新在艰涩的古文中搜寻判断,最终确定出自张居正的《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致理之要,唯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从而推翻了网上流行的典出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的错误说法。

  的确,书中许多条目仍留有马迹蛛丝,可以看出作者写作前所做的案头工作。阅读本书后,我认为,举其大者,有三点:

  一、在《习近平用典》中,作者对每条用典都穷源溯流,词必有征。如首条“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fǒu)”,出自《史记·殷本纪》。作者指出:“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接着从历史的视角纵向分析道:“成汤的‘镜子论’表明,早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就已将民情状况作为衡量统治好坏的标准。此后,‘以人为镜’的观念被历代开明统治者所接受。《诗经·大雅》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戴礼记·保傅》曰:“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唐太宗李世民将‘镜子论’进一步发扬光大。”

  再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条。作者指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强调创新的。”接着从历史源流上加以梳理:“将洗澡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最后轻轻一笔绾结现实:“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在《习近平用典》中,体现了作者扎实的考古功底。翻开《习近平用典》就会发现,书中释义部分只要是生僻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古讹字,作者都加以注音、注释,心细如发,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和接受度。如韩非子的“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条,书中这样写道:“这句话中的两个‘道’,同‘导(導)’,是引导、遵循的意思。”“道”和“导”为古今字,作者特意在“导”后加了个繁体的“導”字,就可以使读者明了这组古今字在字形上的联系。

  与杨立新交谈,感觉他颇有些“考据癖”的遗风。如“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条,大家熟知是为南宋朱熹为创办白云岩书院题写的对联。但作者以其对古典诗词的深厚功力指出,朱熹这副联语借用了《全唐诗》中唐宣宗李忱的七律《百丈山》之颔联:“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并点评道:“朱熹将其颔联借用,巧妙地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化用为儒者的责任担当。”

  再如出自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中的“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条。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诸葛亮继承和推行的是法家路线。而小说《三国演义》将一贯有法家风范的诸葛亮描写成兴天继统、神机妙算、亦儒亦道的半仙人物。重读原典,可以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三、在《习近平用典》的典故释义中,显示了作者的学术功力。不仅如此,作者还贯通儒道,纵横其间。如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条。作者分析后指出:“在这一点上,老子与孔子似乎有诸多相似之处。孔子认为君子应‘敏于事而慎于言’,甚至主张‘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将言论提升至关乎国计民生的高度。孔子是从‘有为’的角度出发,老子所谈的却是‘无为’,主张为政不在言多,其所说的‘守中’的‘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不是儒家所谓的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让读者明了儒道两家并非完全对立,互不相容,二者自成一家,又相辅相成。

  同样出自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条,作者对儒道两家还有进一步的申论:“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了影响。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但与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据此提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与老子顺应自然的‘无为’‘无执’思想大异其趣。相同的前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儒道之间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复杂关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