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慈悲是寻找已久的宝藏(钟正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20日09:33 来源:中国作家网 钟正林

  阿来中篇小说《三只虫草》

  《人民文学》2015年第2期

  《三只虫草》是阿来继《遥远的温泉》之后捧出的又一部中篇小说。12年前,我读过《遥远的温泉》,少年的“我”对于远方的神往和牧马人贡波斯甲对于卓尼温泉的神奇描述,与现实生活中的温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是一个无法释然的纠结,生态堪忧和文明失落深深地影响了我对于小说的最初审美。

  在《三只虫草》中,少年桑吉是小说中的亮点,也是作家多向度倾力刻画的人物。纠结和小聪明是作家把握人物身上的两个特点。桑吉之所以逃学挖虫草是想给姐姐买衣服,给表哥买手套,给多布杰老师买一罐剃须泡,给娜姆老师买一罐洗发水,而文具盒里藏下了3只白胖的虫草只能卖90块钱。这成了他的纠结,之前他也曾有点纠结,“是该把这株虫草看成一个美丽的生命,还是看成30元人民币?”喇嘛的话让这个纠结很快就解开了,“如今世风日下,人们也就是小小纠结一下,然后依然会把一个个小生命换成钱。”然而,调研员的出现带来了新的纠结,桑吉用他的3只虫草换回了装虫草的箱子,调研员许诺下次来送他一套百科全书。这套百科全书成为了桑吉最大的纠结和梦想的出发地。一直到小说结尾,百科全书都未被主人公桑吉所有,而梦想却在发芽生枝。

  在为桑吉塑形的过程中,作家用了两个词。一是“低调”,小说中曾两次出现。第一次是在桑吉第一次发现透明、娇嫩的虫草时。第二次是阿爸叫桑吉回学校去,桑吉给校长、实际上是给多布杰老师写信,“逃课多少天,我就站多少天。我知道这样做太不低调了。”桑吉每次逃学回校后考试,别的学生都超不过他。这也是他敢逃学去挖虫草的自信。另一个词是“概率”。在村长家抽签封堵路口防止外来人员进山采挖虫草时,桑吉想起多布杰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说过的一个词:概率。他出手,抽到了一根短棍。桑吉胜利了。原来,抽到长棍的人明天要去封堵路口,会耽误采挖虫草而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桑吉的纠结和烦恼也是众多藏族孩子的纠结和烦恼。在刻画桑吉这个心地善良、“有点儿天才”的少年形象时,作者用了两个人物来反衬:为了去网吧而偷钟卖给收荒匠的同学,和桑吉偷过牛的表哥。对于这两个人物,作家给予了佛性的悲悯和宽恕。多布杰老师威慑表哥后对桑吉说,“你现在帮不了他,只有好好读书,或许将来你可以帮他。”从此,表哥不再偷东西了。他当背夫,帮人背东西。但表哥最终还是因为帮盗猎者背藏羚羊皮而进了监狱。虫草季结束后,桑吉想去城里看表哥,他想给表哥买一双皮手套,还有棒球帽和项链,这些都体现出孩子的纯真和善良。

  喇嘛是藏地必不可少的社会构成,也是阿来小说元素的必要构成。小说中的喇嘛说了很多夸奖桑吉天资聪慧的话,两人的精彩对话极富禅意机趣。喇嘛说,“河去了海里又变成了云雨,重回清静纯洁的启源之地。所以,我们不必随河流去往大海。”桑吉说:“我就想随着河流一路去往大海。”人各有志,桑吉坚持“不当喇嘛,我要上学!”或许,这就是解开桑吉这个人物的密码,也是作家将一个世俗少年一点一点雕琢而成的匠心所在。

  调研员许诺的百科全书是桑吉最大的纠结,也使小说后半部的峰回路转。虫草季结束,桑吉回到学校向校长索要百科全书,校长却说调研员是送书给学校,而不是送给桑吉。桑吉对此耿耿于怀,特意去了一趟县城。他看着校长哮喘的老婆打着瞌睡,孙子撕下百科全书中的书页高兴地摇晃。小说结尾,桑吉给多布杰老师发了封电子邮件:“我想念你。我原谅校长了。”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桑吉的成长体现在他从纠结到释然的过程,以及对世界有了自己的认识。《格萨尔王》中的格萨尔王托梦告诉说书人,那寻找已久的宝藏叫做慈悲,在《三只虫草》中,慈悲延续到了桑吉这个青春期孩子的身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