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心灵的温馨 与感动——读冯骥才《性情散文》(高中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17日09:27 来源:河北日报 高中梅

  在当代文坛,冯骥才不仅是一位作家,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这样的多重角色,在他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其新著《性情散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中,冯骥才则以其独特的眼光,着眼于平凡的日常琐事,发掘心灵的温馨与感动。

  《性情散文》收录了冯骥才的散文作品共计30余篇。书中,冯骥才娓娓而谈,童年旧事、人情世故尽在其中。有时在匆匆一瞥的懵懂青春里幽幽地惆怅;有时为社会的丑陋现象忧虑、反思;而更多的是在为已然逝去和正在逝去的民间文化呼吁呐喊。冯骥才以其作家和画家的独特视角及人文情怀,为读者提供了精神世界的文化大餐。全书文字生动细腻,真切感人,字里行间流淌着深切的思考和诚挚的情感,读来给人以启迪。

  冯骥才的散文,总是从细小的日常生活中感悟人生,饱含着浓郁的人情味。虽平淡如水,却耐人回味。如在《书桌》中,快乐与辛酸,都凝聚在这一张小小的书桌上。作者曾经怨恨过桌子的丑陋和狭小,忍不住骂道:“真该死,这破桌子!”但是桌子仍然在那里默默地承受着怨愤。作者年轻时候的喜怒哀乐,都在它身上留下过痕迹,因而它不仅仅是一张桌子,更是一段记忆。但是作者最后还是失去了它,换了新的大书桌,与此同时也失去了一种回忆往事的诱因,并感到隐隐的忧伤。文章读来真实感人,趣味横生。

  冯骥才的散文充满了智慧的观察与醒悟。他不仅提供了细腻的生活枝节,而且直接指向精神的内核,当然,还有观察世界的角度。例如书中的《逼来的春天》《苦夏》《冬日絮语》等篇章,都用一种平凡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哲思。夏天是闷热的,痛苦的,就像人生的耕耘期。你必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痛苦,在不断磨砺中走向成熟。人生如四季,在起承转合中呈现出生命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正如冯骥才概括的那样,生命“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作者贴近心灵的文字,虽然质朴,但是纯净自然,引人深思。

  冯骥才的散文敏锐地洞察社会脉搏,让自己的文字在时代巅峰上舞蹈。如《麻雀》一文中,麻雀属于永远不会相信人类的群种,它们对生活充满警惕,总是以一种紧张不安的眼神看待生活。它们是那样勤劳,“劳碌奔波,终日躲避灾难”,“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它们是那样“硬气”,一旦被人捉住,不能逃生,便“抗争”至死。作家以饱蘸感情的笔触,让人们对小小的麻雀刮目相看。

  冯骥才的散文文风活泼,意蕴力透纸背,回味悠长。读他的文章就像细品古典诗词,韵味在字里行间流淌。他或写自己的独特体验,或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或写自己对于文化现状的思考,或写对于异域风情的精神追索。如《时光》中他写道:“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存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存在诗句里。”又如他所说的:“岁月只能衡量生命的长,谁来衡量生命的宽,还有重量?”

  读完全书,不禁感慨于冯骥才平静的心态。心静则目明,内心的平静带来思维的深刻。冯骥才说:“散文的魅力,说到底是作家的人格魅力。”冯骥才用真情抒写了他的人生历程,虽然词藻并不华丽,但每一个字都是心灵的真切体验,让人倍感温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