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再谈作家深入生活(思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17日09:25 来源:河北日报 思 明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资讯发达,“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于是,一些作家认为,即使足不出户,凭借上网、查资料,也能创作出吸引眼球的作品。因此,深入生活似乎多余,扎根人民也不再是创作者的必需。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要创作出受读者欢迎的作品,深入生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作家们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要持续创作出文学作品,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和提升自身的创作实力。学习的对象很多,比如向生活学习、向经典学习、向同行学习。其中,向生活学习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作家深入生活,不是去享受、去消遣的,要多走、多看、多听、多记,把自己放到一个很低的姿态。如此,才能在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深入生活有几种方式,一类是有组织的活动,比如各种走进基层的采风;还有一种,就是作家自觉地长期定点生活在乡村、企业、军营等地,就像当年赵树理、柳青等人那样。但即使如此,对于创作者来说,也还有一个“走心”与否的问题。有的创作者,虽然身在生活当中,但由于不研究问题,不深入体察,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因此所谓深入生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我们正处于历史的转型期,广阔的华夏大地上,丰富多彩、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作家要具备发现的眼光,以文化自觉的心态和姿态,积极主动地深入伟大时代和火热的生活之中,做到入身、入心、入情。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万象,作家既不能视若无睹,也不能生吞活剥,要依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进行独到的思考和崭新的创造。

  法国著名作家加缪曾说,我们的笔触不应该关注制造历史的人,而应去关注承受历史的人。所谓“承受历史的人”,指的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家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听到老百姓的声音,才能看到芸芸众生的生活状态,才能写出饱含情感和思考的中国故事。在创作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不能丢弃,现代文明的元素也应当汲取。作家的写作应该紧跟时代的节拍,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优秀因子,努力创新中国故事的讲述形式。

  生活,对于创作者来说,有经验之内的生活和经验之外的生活之分。对已经拥有的生活,要深入开掘、好好运用;对尚未熟悉和掌握的生活,应当积极介入、用心思考。深入生活对于作家来说,不仅仅是态度问题、立场问题,也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如何在丰富复杂的当下生活中截取“有意味”的片段,如何将这“有意味”的片段转化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是一个颇具专业水准的问题。因此,深入生活就有一个切入点,无论是正面进攻,还是剑走偏锋,抑或是迂回突进,最后的结果都必须是能打动读者。

  创作者在写作中,要避免对生活似是而非的书写,避免对现代都市、乡村进行先入为主的自我表达。正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就需要我们的作家真正走进去、沉下来,去发现、发掘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生活本真。这些东西不是浮在表面上的,而是深埋在气象万千的现代生活内部,没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苦功夫,很难找到。

  作家柳青曾说:“作家的倾向,是在生活中决定的;作家的风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文学创作,如果脱离了生活,达不到深刻的体验,就失去了获得生命力的源泉。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文学是作家在对生活的深切感知基础上的情感抒发,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越是深刻、细致、丰富,其艺术构思和想象力就越是自由,创造的艺术形象也就越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性的深度与广度。

  诚然,生活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美。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家的创作必先走进生活,再进入创作,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创作主题、人物故事等等。只有坚持文学来源于生活的创作法则,加之作家的创作功力和主体性融入,才能最终使文学作品感动读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