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李秋沅《木棉·离歌》:永远温暖芬芳的“诺阿”之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17日09:01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余 雷

  李秋沅的新作《木棉·离歌》与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品《木棉·流年》有着一脉相承的审美风格。两部作品均以作家幼年生活过的鼓浪屿 为背景,用儿童视角对历史、现实和人性进行书写和判断。小说人物生活的木棉岛在作家的笔下不仅具有故事背景的空间价值,还有着文化符号的意义,在此演绎的 故事便蕴含了诗意的个性和古典的气韵,体现出作家对自己写作态度的虔诚和追求。

  《木棉·离歌》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木棉岛上,作家对于事件的想象性虚构别具深意,对民间生活的细致化表达细腻而朴素。岛上红色的木棉花和深色古 旧的建筑成为了作品内在的底色和基调,看似平静安宁的生活暗流之下却隐藏着神秘的暗礁和突然显露的漩涡。对于作家而言,那个今天充斥着商业气息的小岛不仅 是作家的纸上故乡,也是她心灵的永久居所。这个居所不仅可以让作家怀旧和感伤,也能让其品味人性的温情。作家耐心地梳理着关于木棉岛破碎的记忆,用飘逸秀 丽、气韵生动的文字描述着木棉岛的实景百态。在那些浸透着小岛岛民存在形态和语言形式的记忆中挖掘出一个个关于历史、关于家族、关于个人的或传奇、或沉 静、或沉郁、或凄美的故事。每个故事仿佛一帧写意的国画作品,精致而洒脱,散发着古典的气质。这些富于地域特点的历史画面与现实图景的交替出现,表达着作 家对现代生活与人性的体悟,更有着现代人心底的精神体验。那些复活在字里行间的生活细节感性而温暖,忠实地记录了岛上居民的心灵史,表现出作家诗意写作的 独创性。

  作家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次精神还乡。作家无数次回到记忆中的童年,回到那些熟悉而神秘的印象中,回到童年时对未知的想象里,回到那些有着诗 意气质的人物身边。这些人物看似没有太多“意义”的表达和探求,但生动的细节和准确的心理描述依然表现出某种意义。《木棉·离歌》里有会拉大提琴却只能以 卖鱼为生的衡宇叔叔,有在渡口唱歌的疯女人曼茹,有想要穿上白纱裙弹琴的美伦,有期望有一架钢琴的乡下保姆淑芳,有未曾谋面的南音演奏高手谢家兄弟,有华 美书院的画家沈先生和沈夫人……这些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或许是虚构的,但那回荡在他们头顶温柔的鸽哨声,他们身后荒园苍凉的剪影,他们耳畔百叶窗里传出的 老钢琴声,他们眼前恍若来自世外之境的昏黄的灯光却是如此真实。正像作家所描述的那样,“那些记忆,就长在我的心口,黏在我的骨血中。”“对故土故人的回 忆,不可遏制地闯入我的心中。”这些回忆与作家的成长紧密相连,已经成为了她生命的一部分。但很多年过去,“却发现它们宁愿在时光中掩面沉默,一如岛上那 些历经沧桑、气质温婉的老人们,对游客好奇的询问,选择微笑缄默一般”难以准确地描述与捕捉。好在作家并未放弃,最终选择了用写意或是素描的方式来挖掘记 忆中的诗意和美好,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童年的经验进行了有意味的文学表达。于是,我们在这些工整秀丽的文字中看到,厅堂里,棕色八仙桌上有水仙花,白的花瓣 黄的花蕊在吐着芬芳;院子里,水从水瓢里流下,像有了生命般跳着舞;爷爷书房的留声机里,唱片“嘶啦嘶啦”地转,“咿咿呀呀”的歌声就从唱片里传出。小女 孩薇薇在这样的环境中或是独自在阁楼里看着光柱里的飞尘发呆,或者除夕之夜蹲在床上看窗外的焰火,或是钻入邻家破败的院落去找瓢虫玩……她记得衡宇叔叔说 过“音乐是美妙的东西”,第一次发现台上的演奏者与台下的听众之间会被音乐黏合得如此惺惺相惜、情深意长;她记得曼茹姨的歌声在雾气中不屈不挠,苍凉地飘 着;她记得春燕为了保护母亲那副咬牙切齿要和人拼命的模样;她记得美伦比赛失败后大方淡定地站在最后一排合影;她记得淑芳在灯下虔诚地唱圣歌时的场景;她 记得阿东洪不发一言地拖着腿,往前、往前……在薇薇的记忆深处,那些人物身上所蕴含的生命力就像林家墙头素月种的景天一样,长势旺盛,冬去春来,生生不 息。他们对于自己信仰和理想的执著让黯淡的生命之旅有了星光般的闪耀。正是这些星光般闪耀的光亮,所有的故事就有了智慧和文化的背景,有了深邃而朴素的意 味,有了古典的气质和诗意的魅力。

  优秀的文学应植根于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想象和创造,《木棉·离歌》正体现了作家的这种能力。从对题材的选择、发掘和想象开始,作家就踏上了一条用 文字探询世界之路。这种探询是写意式的渲染与素描式的勾勒,作家用优雅沉静的文字为读者回顾和重塑历史留下了可供想象的空间。这个亦真亦幻的空间对于作家 而言就如高更的塔西提岛,高更曾为塔西提岛写下的《诺阿诺阿》记录了他在岛上生活的点点滴滴,“木棉”系列要记录的同样是作家眼里永远温暖而芬芳的“诺 阿”之地。正如后记中所写的那样,作家内心中的木棉岛,“在那儿,繁花似锦,永不凋零。在那儿,永无伤悲,永无别离”。这样的诗意与典雅会与这些文字一 起,长久地留存于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