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张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17日08:53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 莉

  11年前。我去参加一场博士入学考试面试。当时海外汉学著作很流行,主考老师问我,那些海外汉学研究的问题在哪里。我愣了一下,回忆起阅读时的困惑,便如实回答。直到今天,我都很感谢那场面试,它将迷失在汉学研究中的年轻人唤醒。

  高彦颐的《缠足》通过翻阅大量原始材料,把缠足和一种金莲文化解释得极为透彻。她是在更广阔视野里讨论缠足史和金莲崇拜的复杂性,被赞誉为跨越国界和民族去考量缠足问题。可是,我很难认同她的分析。我不认同缠足只是习俗,我认为那是对女性身体的酷刑。因而,我也不能认同她对女性在缠足中所表现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分析。女孩子在四五岁时即被哄骗缠足,有何主体性可言?许多年前,我曾目睹过朋友奶奶被毁坏的脚,看到过她直至终老都要遭受的脚痛。因而,我也不接受一度流行的关于缠足跟女性穿高跟鞋相近的说法。今天任何一位女性都可以跟高跟鞋说“不”,但是,在当时,有哪个汉族女性可以拒绝缠足?

  以上是我看到“文学批评的中国视野”这个题目时所想到的。我知道,我的质疑基于我的中国女性身份,我没有以更为客观的视角去理解问题。因为缠足问题与中国女性的终身疼痛相关,与我有切肤关系,我无意跳出,也不能超脱。《缠足》的意义在于以隔岸者的视角提供给我们理解问题的入口,可是,作为我们,却不能把这理解为惟一的和完全正确的入口。作为此岸的研究者,我有我认识问题的立场和角度。我想,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讨论同一问题,互相争辩才能互相启发,也才是学术讨论的应有之义。

  我也想到一度流行的非虚构作品《打工女孩》,作者是美国记者张彤禾。她追踪了一位中国打工女孩的成长。在她看来,打工、传销生涯使那位青年女性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幸福,她甚至可以使用奢侈品了,她为此惊叹。此书在国内出版后争议不断,作者对中国打工者幸福生活理解的褊狭,在她的论述里,劳动者的尊严和代价被有意无意忽略。

  中国视野不只是中国立场,还是如何全面地、纵深地、设身处地地理解中国土地上发生的事情。不能把自己从这片土地上抽身而“作壁上观”;不能把这里的历史和现在只作为“审美对象”、“研究对象”;不能把“他们”只视为“他们”,而要用切肤者和在场者的经验去认识。尽可能地感受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认识它层峦叠嶂的复杂性,诚实地记下我们身在此山中的所见所闻,尽可能不遗漏,不把那些众声喧哗打包、压缩,这便是我理解的“文学批评的中国视野”。它不是宏大的,而是具体的、细微的,是一点一滴从自身做起的。

  “文学批评的中国视野”还包括文学批评写作的方法。当下文学研究轻批评重研究,轻感受重理论,这需要反思。应该认识到研究与批评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文学批评更应看重感性和艺术感觉。什么样的批评是好的批评,什么样的批评家不仅仅让同代人也会被后代读者念念不忘?也许有三种方式。一类是提出了重要的文艺理论,一类是以文体名世,还有一类本身就是作家,其评论因人而名,如艾略特、鲁迅等。但无论哪种,好的批评都与艺术直觉和艺术判断力有关。中国传统批评家对文学有诸多经典看法,虽没有学理分析,但是往往精粹传神,如钉子样把一部作品和作家钉到墙上。作为批评家,原初感受最重要;作为同时代人,他的第一眼感受、第一个判断,那种属于艺术直感的东西尤其宝贵。

  许多人认为现场批评是速朽的,这是不对的。不是现场批评必然速朽,而是没有个人感受力和艺术直觉的现场批评会很快消亡。好的批评和经典作品永远在一起,如影随形。比如别林斯基和果戈理、巴赫金和陀斯妥耶夫斯基、本雅明和波德莱尔等。那些优秀的批评文章深具文学洞见,有敏锐的艺术感觉,能将感性和理性恰切地平衡在一起,并且以一种亲切生动的方式表达,“以人的声音说话”。优秀批评的最高境界是,当我们想到一位评论家,马上会想到他的批评文体,想到他评价的作家和作品,想到他的艺术判断尺度和价值体系,一种独特的文体可以将批评家、作家和作品三者合而为一。我以为,具有中国视野的批评家会珍惜他的艺术直感,会建设他独特的文体表达方式,由此确立属于他的中国批评家的“自我”。

  但显然,这个“自我”不会“躲进小楼成一统”。在今天,作家的现实感需要强调,批评家的现实感也需要强调。批评家的现实感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不是从资料到资料,也不是从作品到作品。应该认识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所有一切都与我们有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个结论和判断也都与我们祖辈的历史、我们目下的现在和我们子孙的未来血肉相关。我以为,建设批评家个人的现实感是“文学批评的中国视野”的重要途径,那是站在中国现实的土地上,即使在黑夜也会想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语)。

  在我看来,“文学批评的中国视野”是如何回到中国现实和中国语境上理解中国文学,是如何将随笔式表达与精准锐利的观点相结合进而形成中国式文学批评范式,是如何确认和建设批评家个人感受中国现实的能力。当然,我也想特别强调,无论批评家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有多迫切,也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回到文学内部,作品的艺术品质是我们讨论这一问题的最重要前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