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奔跑者的姿态(胡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16日09:59 来源:解放日报 胡 骜

  今年四月《上海文学》发表的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充分地展现了王蒙对于文学的态度,不仅大胆地革新文风,也将自身的坚持融入其中,这些都凝结成了一个奔跑者的姿态。

  这个中篇小说讲述了男主人公老干部沈卓然的六段感情故事,包括了丧偶之痛,也触及了老年婚恋的种种光怪陆离,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错综复杂的浮世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小说中的朵朵奇葩。何谓奇葩?奇葩原意为“奇特的盛貌”,是对于新奇事物的赞美。在网络浪潮席卷的今日逐渐变成了一种对于古怪的揶揄、嘲讽。

  望文生义,小说中的奇葩不止一个,大约就是形形色色的女性。既有混血儿的发妻,也有脱俗不群的女教师,亦有改革开放后逐渐崭露头角的新女性。而之所以“奇”,或许是她们不断地影响着主人公的思维,打破他既有的认识,带给他极为新奇的体验。其中有与发妻的恩爱,以及对其照顾不周而产生的遗憾;也有被“骗”之后的自我嘲弄;亦有回顾往昔自身不成熟的慨叹。

  这样“奇葩”一词的指涉更多的是一种中性的意味,王蒙通过对小说的技术化处理,在阅读层面上建立一种“间离”的效果,让读者置身事外的同时客观地看待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

  虽然王蒙一直都在奔跑,一直都致力于向文坛反馈新的事物,但有些东西是其一以贯之的。比如林震,这个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怀揣着美好的革命愿景不想遇到了巨大的挫折,面对现实的刺激,敏锐地指出了官僚主义的弊病。在当时可谓大地惊雷,震动了文坛,也震动了中央,也是王蒙传奇的开始。白云苍狗,此间种种,外放新疆之远也好,身居庙堂之高也罢,王蒙始终保有着一双“年轻人”的眼睛,始终关注着中国的发展,紧跟着文学潮流变革的风向标,推出了许多实验性的作品,之如《活动变人形》;再者,像《说客盈门》依旧关注现实努力地揭露着这个社会存在的不公,读者发现王蒙仍旧犀利,仍旧对社会的既有困局直言不讳,在自身停滞不前的同时发现了这位作家愈挫愈勇。

  更多时候,社会愿意认可青年人的“成熟”,他们由一腔热血变得麻木不仁,由激进冲动变得温和妥协,最终变成大多数,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变得差不多,变得合群的同时逐渐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和勇气。但王蒙的小说始终带有一种可贵的执拗,无论是三十岁、四十岁抑或是到了耄耋之年,仍旧不停地尝试新事物,在文中熟稔地应用新潮的语词令人感叹这位老者的精力之强更胜当年;岁月的磨砺非但没有折损他的魄力和决心,相反在文章中的洞察力愈发深邃,对细节的追求越发严苛。

  业内对鲁迅先生的研究有一个相当精辟的评价,即鲁迅的文学姿态是——“走”,即便是荆棘遍地,也要跑到刺丛中去求索一番。这样的称引譬喻对于王蒙也是合适的,他始终坚持着现实主义的路径,将“新”作为自身文学风格的根基,不断地抛弃既有成就,努力地在自己的园地里耕耘、生产出新的作品。

  当奔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奇葩亦成过眼云烟之际,他的双脚仍旧紧贴着中国的土壤,并且仍旧不断向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