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冯立三)

——散文集《我们伟大的母亲》后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15日10:36 来源:中国艺术报 冯立三

  这是一部感恩集——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的立场,汇集海内外137位华人作家,集体感恩中华母亲;这也是一部回眸集——怀着对母亲的敬意深情望去,过往年代的特征呈现于字里行间。由冯立三、梁晓声主编的同题散文集《我们伟大的母亲》收入了当代众多著名作家回忆、缅怀母亲的文章。从中不难看到,在上世纪很长时间里,当西方抚养儿女已不再是含辛茹苦之事时,中国的许多女性仍在饥寒交迫甚至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坚毅地做着母亲。梁晓声说,通过这些文章,希望进一步唤起国人对于母亲的敬意,使对从前年代缺乏了解的当下青年,增加一点认知。现刊发冯立三的文章,他以《诗经》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一最早颂扬父母的诗句为题,阐述了散文集中伟大的中华母亲不朽的精神品格。

  ——编者

  《我们伟大的母亲》作为一本以歌咏母亲和母爱为主题的散文集,试图表达我们时代的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又特别是其中的中国作家,又特别是三○后、四○后、五○后三个时代的中国作家对母亲及其所处时代的认识。就已经表现出的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描写的成熟性而言,可以称为迄今关于母亲的散文之集大成者。就它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可以一直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迄今所有中国经历的重大历史事变,如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建设,知识分子改造,“肃反” ,三年困难时期,“四清” ,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历史风云,现实生活,林林总总,多有涉及。人物生活背景,足够深远,足够广阔,所历矛盾冲突,经验教训,也足够丰富,足够尖锐,足够复杂。在此背景下加以认识与描写的我们的母亲形象,几乎涉及有关母亲的所有类型;在母亲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上,涉及方方面面,所有重要的情感状态,几乎无一遗漏;有些母亲形象,性格命运及情感表达,具有鲜明的、重要的社会思想、美学思想的意义。

  承蒙袁鹰、李国文两位顾问亦师亦友的指导帮助, 《我们伟大的母亲》终于能在今天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是应当特别予以感谢的。我与梁晓声兄以能编辑《我们伟大的母亲》一书而深感荣幸。我们为书中得以收入分处台湾、香港地区,以及菲律宾、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华人作家张拓燕、叶维廉、黄河浪、慕翼、黄春安、刘培芳、邢济众、於梨华、董鼎山等先生的文章而不期然形成整个中华民族的儿女一道讴歌整个中华民族的母亲的一个象征而倍感欣慰!

  叶廷芳先生曾经洋洋洒洒论母亲和母爱,引经据典,文采斐然,情理兼得,令人赞叹,不妨视作本书之导言:

  爱是人性间和动物性间最共通的情感。就人而论,它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最坚韧的纽带,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情感体验。而在人类的各种类型的爱之中,一种最深沉、最恒久、最难以撼动的爱,莫过于母爱了!诚然,就强度而言,它固然不像异性间的情爱那样烈焰熊熊,但那种“爱得死去活来”的烈度毕竟难能持久,事实上多半均以破裂告终。而母爱则永远像泰山那样崇高而恒定。君不见多少志士仁人为真理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一旦与母爱相抵触,他不得不却步甚至退让。难怪伟大的反封建斗士如鲁迅,即使不承认母亲为他包办的婚姻,为了不伤害母亲的感情,宁愿默默吞下这个苦果,直至终身。另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文化人如胡适,也是在母爱与情爱之间宁愿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这两位中国现代顶级的知识精英都因为母爱而让生命经历着双重的悖谬性生存:在反封建的社会行为中“大呼猛进”着,让生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而在个人生活中却又残酷隐忍着,让封建的毒鞭抽打着自己的灵魂! ( 《母爱,天地间最圣洁的感情》 )

  一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鲜明的性格特征。勤劳和仁慈是中华民族母亲的普遍优点。

  古代歌颂母亲的诗,最有名的是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刘锡诚的《芳草萋萋》 、陈丹晨的《不能忘却》可以看成这首伟大诗篇的现代散文诠释,或曰现代散文体“游子吟” 。

  刘锡诚穿着山东母亲手制的山东人的土布衣裳踏进北京大学校园,当初曾经为自己的一身土气感到难堪,但此刻已经只剩下怀念与骄傲了。他毕竟穿着它们茹苦含辛读完北大,而且最终成了著名评论家和著名文化学者。他和当年被讽刺的那些“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农村学生完全不同,所以后来命运也不同。丹晨则是在尖锐的讽刺语境的烘托下,极力渲染母亲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亲手缝制的棉袄的“过分的奢侈” ,以表达自己对于母亲刻骨铭心的感戴。这件棉袄陪着丹晨度过五六个革命风云突变的年头,一直穿到褴褛破碎,絮棉尽露,也还不忍丢弃。

  社会经济发展了,手工制衣要算是一种民族工艺了。无论城乡,已经没有母亲为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也没有远游的儿子愿穿母亲手工缝制的衣裳这样的情景了。丹晨与锡诚的散文,可能要算是关于游子吟颂母亲的慈爱的诗文中最后的绝唱!丹晨、锡诚用新的、散文的“游子吟”接续古代孟郊的诗歌的“游子吟” ,用以激发我们对母亲的思念、感恩之情,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刘庆邦的《勤劳的母亲》侧重描写母亲的勤劳。但不是一般的写操劳,是写劳动之于母亲乃天性般、本性般,自然的、自觉的、自得其乐的、须臾不可分离的生存需要。何建明的《永远的铁姑娘》 ,歌颂了大寨郭凤莲般的母亲的“铁姑娘”风采。学大寨作为一场运动,已成过眼烟云,但这不意味着大寨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样不值一哂。母亲淳朴、勤劳的形象,真实、生动、刚健质朴,是正面意义而不是讽刺意义上的劳动人民的“铁姑娘”形象。

  二

  我们的母亲就重视教育而言,可能比别的民族的母亲更有眼光,更有毅力。有时环境其实是不利于教育的,甚至完全不具备现代教育的条件。但正因为如此,母亲的形象才显得愈崇高。

  阎纲的《不,我只有一个娘》 ,写到母亲对自己的一次严厉的责罚。这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真正的母亲方式的责罚。写得翻江倒海,轰轰烈烈,令人想起《红楼梦》中贾政对于贾宝玉的严厉惩戒。

  真个挽狂澜于既倒,真个教育需从儿童抓起。这场责罚,决定了阎纲未来的人生走向。

  阎纲经受过母亲的从动机到效果都是爱的责罚,也经历过以母亲的名义强加给他的精神痛苦和肉体折磨。两相比较,他痛感为极“左”路线张目的“娘打儿子论”之不能成立。他除了自己的母亲以外不承认自己还有别的娘,除了认可并感激母亲饱含激励和希望的教育以外,不承认任何冒充母亲的名义对他实施打击和压制的合法性,言之有理。

  芳华的《挺立在唐山地震废墟上的坚强母亲》再次复活了我们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痛苦的历史记忆。姥姥、姥爷死于地震,留下二姨、三姨、四姨、五姨,哭作一团。母亲把她们接到唐山自己家中,代替父母行使抚养之责,直到她们长大,结婚,终于可以自立。为了养活一大家人,母亲成了唐山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母亲由此走上致富之路后,带动一条街成了唐山以至秦皇岛都闻名的果品批发零售一条街。货栈原来是她承包的,事业做大后,她把股份分给职工,人人成了股东。三次修改承包合同,每次都是为了扩大集体利益。货栈上下,交相称誉:“想不到一个女人有如此的胸怀,男人都自愧不如啊! ”母亲教育子女说:

  人活着,真的不能只是为了自己。不错,如果是我个人承包,这些年咱们家可以挣很多钱。可是只是你自己挣得多,大家的心会和你离得远啊!挣得越多离得越远。人活着就要过个人气儿,别人都对你敬而远之,还有什么意思啊!大家日子都过好了,大家都高兴了,这不更好吗?再说了,大家都是在地震中互相帮衬着过来的,现在我帮别人也是应该的。做人就得做让人敬重的人。

  邓小平有一句名言:“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令我们倍感惊叹的,是它居然首先落实在地震后百废待兴的唐山;居然首先落实在地震废墟上巍然挺立的我们的唐山母亲的奋斗之中!

  文章曾经述及四姐妹收看《大姐》这部电视剧的细节:“每天都有,边看边哭:咱们不就是有这样一个大姐吗?包公有个嫂娘,我们有个姐娘啊!……”传统戏曲中包公的一声“嫂娘” ,已成经典,芳华笔下的一声“姐娘” ,或许也可作为经典看待的吧?伦理的经典形式常常取之于艺术的形式,而艺术的经典则必定滥觞于生活,此乃适例。

  我在读稿时曾在芳华文章之后记下我的如下感想:一个经得起灾难的民族,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经得起灾难的母亲,才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经过灾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经得起灾难和经得起胜利一样,都是伟大的品质。

  事关儿女前途,母亲的奋斗会像她在为革命的奋斗中一样勇敢、机智,不屈不挠。叶延滨的母亲是老红军,不幸蒙冤被开除出党。但为了下一代的前途和未来,她后半生几乎只关注一件事,不断地悄悄地申诉求助……她对延滨说:“我都是为了你啊!你要有你的前途,你还小啊! ”以半生心血讨还一个被剥夺的清白,全为儿子生存之虑及其前途之需,这使母亲形象于苍凉之中,闪现一片母爱的神圣之光。沈卫星的散文《母亲并未远行》 ,写到母亲当年居无定所,工作被调来调去,以致可怜的小卫星,辗转八九个学校才勉强把小学读完!他不是在颂扬自己的艰难求学,而是在歌颂母亲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绝不耽误孩子上学的恒心和毅力。岳建一的散文《苍茫深处》 ,写到他的母亲在他上山下乡的年代,几乎每周一信,向他施以最及时、最重要、最全面、最有效的教育的故事。如果这二百六十封信不曾失落,该有结集出版的价值——这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最宝贵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史诗吗?

  人不但要有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的勇气和毅力,而且要“有尊严地活着” 。一个作家向何处寻找精神力量,把什么当作文学的灵魂,当作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这是个大问题,莫言在文章中曾以饥饿为例,坦陈自己的人生体验: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莫言谈的其实是他的创作的人民性、民主性、人性深度、社会批判深度的问题。忠实于生活,忠实于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这是莫言的文学成功之道与莫言时遇攻讦而终于不能被排斥的根本原因。以伟大的母亲和人民做基本的参照系、创作源泉和艺术想象的基础,将使我们的文学走向崇高。凡此,对其他作家均具昭示性。

  三

  对母亲性格的文化分析开辟了母亲形象刻画的新境界。中国自古讲孝道,孝亲观念至高至圣。这种观念长期受社会道德礼仪、习俗、法律之保护与培育,代代相传,激励母亲自身向着母爱的更高程度飞升,以至达到本能般自觉的神圣之地。这从另一侧面证明了母爱并不是一种完全封闭的、自足的,与社会人群无涉的纯粹家族性、血统性的狭隘之爱。

  迟浩田的散文《怀念母亲》 ,陈昌本的散文《母亲的期盼》 ,布赫的散文《我永远怀念的额吉云亭》 ,李茹的散文《十二岁,母亲送我走上革命路》 ,分别记述了他们在小小年纪即被父母送上革命道路的经历。十二岁,在今天还只是个不懂世事的孩子,但李茹们已经如古代的花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了。那真是个义勇当先的时代,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者的母亲的痛苦,我们无法想象。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牺牲的千千万万烈士。我们在这里,愿意借此机会,向那些英勇的牺牲者们的千千万万伟大的母亲表示崇高的敬意!

  王蒙的散文题目惊人: 《谁知道自己的母亲有多么痛苦》 。老人家的痛苦是文化觉醒的痛苦。五四新文化运动把她从旧制度、旧文化统治的麻木状态下唤醒。她觉醒,但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她有理由说,“不如没有五四,没有新文化新思想的‘胡乱’启蒙,启蒙给她带来的只有撕心裂肺的痛苦。 ”母亲的痛苦,“是知道了封建社会的不仁不义不好,却只能承担着旧社会放在她身上的一切不公平不快乐。 ”母亲的痛苦,是一种无法测量的痛苦的宿命。过去有人管这叫“智慧的痛苦” ,现在的人则称“文化的痛苦” 。老人家既不能实现宋庆龄、谢冰心那样远大的英雄理想,又不能实现切身的婚姻爱情幸福。她希望一生,怨嗟一生,痛苦一生,误了一生。

  文章对父亲的概括描写也极显王蒙的才华,他说:“我父亲是思想上的新派,议论上的激进派,行动上的无计可施——一筹莫展派。 ”即便如此,他却是最先努力摆脱了那段不幸婚姻、却也不曾因此变得幸福的人。父亲也是从当时中国极为混乱的思想文化潮流中滋生出来的一种典型人物。这个人物形象的巨大的思想概括力,几乎把我们老少爷们儿一网打尽了。

  王蒙的自我形象是不忍回顾、不忍审视、不忍落笔、含泪写作的形象。一种历史的苍凉感、悲怆感,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整篇文章简直成了痛苦的呼号了。王蒙说:“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 “我没有办法再写下去。 ” ——我要是早知道王蒙老师写这篇散文会感到如此痛苦,我何苦向他约稿!他也确实是万分不忍扮演自己母亲的历史审判者的角色,而又不能不忍痛作此直击母亲灵魂椎心泣血的描写,一开始是说:“这次不写了。 ”但过了半年,他还是寄来了文章。可能他觉得辜负学生的期望究竟也是于心不忍吧。

  四

  因对母亲曾有的失敬、失礼而歉疚,这样的文字我常常在文章中看到。有时会想,我们的母亲是伟大的,而我们又怎么可能是一群卑劣的不肖子呢?诚然如此,然而,时代进步了,不肖子反而多起来了,似乎也是事实。难道这也是历史的辩证法?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办法予以治理而听之任之吗?

  我们早就应该在母亲的亡灵面前跪下来,向母亲表示我们的忏悔之情了!

  不是任何人都能忏悔的。鲁迅的《颓败线的颤动》中那对狼心狗肺的夫妻能忏悔吗?母亲诚然是妓女,但那不是为了你们能活下去而被迫如此的吗?你们长大了,娶妻生子了,你们感受到社会的歧视,于是转而把这种歧视转化为仇恨,对准了自己的母亲!缺乏人道主义的社会的冷酷,固然可憎,而这种卑鄙的忘恩负义有忏悔的可能吗?

  《我们伟大的母亲》中,叶广芩的《母亲的辉煌》 ,认真地描写了自己对母亲的真诚的、赤诚的、泣血的忏悔。这在中国作家群中,该是十分难得的,有如空谷足音。

  “南营房穷丫头”出身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带着自己生的广芩和丈夫前窝的孩子,艰难度日。听人劝告,决定“往前再走一步” 。年幼的广芩容不得父亲之外的任何另外的男人来做他的“爸爸” ,她以“绝食”这种决绝的方式表示抗议,母亲百般劝慰无效,广芩躺在床上“绝食”已经三天。于是——母亲向她跪下了,并说:“那件事,我回了人家了。 ”母亲妥协了。广芩绝食抗议,大获全胜。散文中没有细写母亲妥协之后广芩的心理活动,跳跃式连接“后来”长大之后的忏悔心理:“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了,才懂得自己那时是多么自私、冷酷! ”广芩当年的做法,诚然欠妥。对母亲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但她当时还是个孩子,似乎也可以不必多作苛责。母亲要生路,广芩要母亲,确属二难选择,正是在这二难抉择中,母亲的充满牺牲精神的伟大人格才显得那样“辉煌” ,广芩的忏悔中才具有那么丰富,那么可以理解,那么动人的感恩色彩和那么凄怆的悲剧色彩!

  五

  母亲的建树,与其说是天性使然,毋宁说是责任感所造就。母爱以母亲的天性即本能为基础,经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的锻造,逐渐把人的天职变成了人的责任。

  这个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肖复兴、王巨才、郑荣来等人笔下的继母形象。“继母”作为一种文学主题或题材,它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以完全脱离人的遗传天性为前提,表现母亲的责任感——即母爱本身,可以将人的精神,人的行为引导到怎样的超乎人的所有想象的伟大,崇高的高度!作家笔下的这些继母,在爱与责任两方面,其表现与亲生母亲无异,或有过之。继母难当,习俗向来对继母抱有偏见。她们不能不倍加谨慎,必欲在与生母的比较中胜出几分,方能平安无虞。

  母亲为了把整个身心都放到继子复兴、复华兄弟身上,也为了不使人产生厚此薄彼的误会,宁可在走进北京肖家之后,先把亲生女儿嫁到当时尚嫌荒寒的内蒙。节衣缩食供复兴读书,老人何等有见识。老人归天,枕边留下的是洗净叠好的衣物,临走也没有给孩子留一点儿麻烦。 (肖复兴《母亲》 )

  两姊妹同为巨才的母亲,生母称姨,亲姨称娘。两姊妹疼爱巨才之程度难分轩轾,并因此而生嫉妒之心,巨才的文章于是波澜迭起,使正剧之中不乏喜剧色彩。巨才独享双母之福,果然是福将! (王巨才《沉重的负债》 )

  郑荣来对生母与继母一视同仁,继母待荣来如亲子,荣来焉能不视继母如生母!山坡上,一上一下,规制相同的两座坟茔,安息着两个伟大的母亲。荣来上坟,同样的祭品,同样的礼仪,一片高坡,一望绿荫,其情也重,其景也美,令人感叹。 (郑荣来《母亲安卧在高坡上》 )

  血统论已经过时。“母亲”的内涵和外延已大不同于过去。将天性和责任感结合起来的母亲观,不仅仅是为了使我们做子女的可以蒙受更多的母亲之爱,也不仅仅是为继母们鸣不平,而是为了使我们的理论更趋向于与我们的历史实践相统一,相一致。不论天性,无从解释母爱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不论责任感,无从解释母爱的差别性和变异性,也无从解释伟大继母之存在这一到处可见的事实。

  由对逾百之数的母亲的不同人生、不同性格、不同经验的探究,为深入研究中国母亲文化开辟了一块博大、深厚的土壤,为继承和发扬以中国母亲为重要载体的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极为丰富、极为生动的教材。它为当前散文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要有更为开阔的视野。要展开足够宽广,足够自由的舞台背景,舍此,不能摆脱单薄、肤浅、平庸的文学小家子气。要在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的文学立场上实现作品的真实性和深刻性。文学,尤其是以真实为生命的散文,万不能在生活之外寻求出路。要善于对人物作灵魂解剖式的刻画,并敢于将这种刻画与影响社会及历史进程的重大社会矛盾的揭示联系在一起,努力创造人与历史交相辉映的艺术境界。舍此,不能创造超越前人的人物形象。要充分利用散文无定则的自由结构优势,只要有利于而不是有损于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完全可以自由地将叙述、刻画、描写、议论——包括哲理式、评论式、杂文式的议论,统统纳进作品当中,舍此,不能使散文在艺术性上达到成熟。散文的评论化,如同评论的散文化,都不妨大胆一试。要重视形成风格的主要因素的语言的锤炼。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甚至五四散文,语言何其生动、丰富、辉煌!它们丰富的句式、词汇、风格、手法,都该学习。舍此,不能开辟我们散文文学语言的新境界。超越古代散文可能属于妄想,但我们至少要有接近它们的雄心!

  这是一部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立场呈现中华民族母亲伟大形象的集合性散文经典。它是一次汇集海内外一百三十位华人作家集体向中华民族全体母亲表示感恩的最为隆重的文化仪式。它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母亲哭吐精诚的一次幸福的情感宣泄。它是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文化进军的一个壮丽的象征。它是我们的作家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关于中华民族母亲给出的崇高的文化定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