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诗性教养与自我发育(董喜阳)

——说说《雕刻青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09日15:18 来源:吉林日报 董喜阳

  翻开诗集,万和先生心中的纯真、善良、洒脱,以及掩盖在其内心之中奔放的激情、清澈,瞬间漫过了我。这种感觉像是被莽撞的小露珠敲响了家门,它在庭院一路小跑,浸透着完美的诗情画意。我们之间用诗歌摒除掉了时间的落差。仿佛我们站在一起,同样的坡度交谈,那声音和面容清晰可见。

  我在万和先生的诗歌中看到了两种语言的融合、碰撞。他的青春和我们一样,被时光一口一口地吃掉,年华脱落,体态蹒跚。可他的青春又是永驻的,在瀚海的屋檐下悬挂,被风吹拂,历久弥新。像是他在诗歌《灰烬》中所呈现的那样:“你把当年的爱语/化为灰烬;我的书信/再没有底稿;哪知我心/现在已变成跳动的红炉;燃烧过后/我们将同时慢慢熄灭。”没有什么能在宇宙中无限地永恒,物质不能。可我们深爱过的心呢,我们对于生存的探索和追求呢?我想,它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守恒。源于此,万和先生化心中风景为纸上文字,展胸中山河于笔墨之间,纵横即可,肆意也罢,他爱过的痕迹长存。

  万和先生的“青春系列”写作绝不是他的“青春期写作”。万和先生的创作是朴素的、厚重的、简约的,没有高难度的诗艺技巧和匠心独运的隐喻、修辞,他的诗歌如他的为人,简约而不简单,洗尽铅华,露出广润的本质来。我欣喜见到他诗歌中运用自如的意象,遴选的自然界中卑微的事物,那么多轻小却生机盎然的万物,草木之心。它们唤醒了这个自然世界岌岌可危的美好,濒临灭亡的“简单”。他的文本写作既没有抽离于历史,又没有过于认同历史,诗歌与历史是一种磨擦的、互文的关系,他在证明着历史与现实的双方“在场”,在历史与现实的张力中去重新审视那幅革命时代“岁月的遗照”。

  雪莱说:“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我觉得他一语道破了诗的本质。诗歌应该就是想象之物,是语言凌驾于想象上的一种呈现。想象在语言中抵达另外的一种彼岸,在那里,美好与痛苦的事物都被诠释出来,并非看见,并非触摸,那是一种心灵的感应,灵与肉的交融、升腾,我在万和先生的诗歌中看到了这种表现,虽然还不是尽善尽美,起码他有了这种意识。

  归宿是余生的坐化,而余生是归宿的驿站。这种过程化的语言并非浅显的抒情表意,而进入到了诗性张扬的界面。“安度黄昏”,一个“度”字何等神奇!

  认真观察与阅读,你会发现,万和先生对于诗集制作的精心。全书共分为鹤城暖暖、旅途漫漫、嫩水弯弯、晚风习习、往事绵绵、血脉深深等六个小辑。小辑的名字都是采用叠词收尾的方式,深情款款,极具接地气之良效。

  万和先生的心中埋有故乡,乡土乡情,血浓于水。故乡之于他是朴素的、单薄的,或许更是“悲欣交集”的结合点。我想瀚海中的人都应该是侠客,具有侠骨柔情,像武侠小说中的“仗剑走江湖”。是的,万和先生的性格中有大气磅礴,也有粗中有细,刚中带柔。他的诗歌文本和他的为人一样的“刚柔并济”,瀚海的黄昏多情的诗意。

  “我的乡愁披上一片烟雨”,这样的句子多么富有质感。这样美好的古典意象,清纯的古典文化情结。“岸之上,城之南,芦苇,淋透的七月”这些词语和词汇集中在一起,像是一种文化的追思和找寻,语言的张力和艺术的志趣微茫毕现。这些词汇的罗列使得古典之美更加的凸显,而现代的元素也得有移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曾说,作家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个手艺人,“他必须精于自己的手艺”。万和先生这样词语的推敲和打磨,这些意象的选取,不就是一种对于“手艺”的考验吗?

  聪敏的万和先生总是在诗歌中留给我们无限的思想空间,我在阅读中行走,在他所亲近的精神内部旅行,我在三首诗歌中看出了他的“穴位”,或者可以这样说,是这部诗集的关键词。第一首是《册页》,他说:“月光下的故事,一切与人生有关……”他这部诗集写的是人生,和人生所有有关联的事情;第二首是《感知一个人》:“偌大的宇宙/你不可能完全走进去/每一个数据系统/哪怕一张面孔,一张照片/也仅仅是读出一个抽象的封面/接触一个人/或许一生只能在一片叶子前伫立/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多么掷地有声的回答;第三首是《给孙女朱紫兮》,其中说:“直到爷爷倒下,你也会飞了……那时,你就像今天/再哭一声,那时的爷爷/又重获得新生。”这或许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揣测……

  诗是什么,在这部《雕刻青春》里万和先生给我们或许作了简单的解答。在长达30多年的诗歌创作中,万和先生一直都在身体力行地坚持着他的诗歌信念:爱这个世界,用心爱这个世界。这是他唯一的心灵归宿。感谢与怜悯,贯穿了他全部的诗歌创作。在他凝视万物的目光中,充满了安静与慈祥。他始终用惊奇之心去打探着平凡世界的神奇之处,并且用朴素的语言把这种惊奇呈现出来,并且启发人们的反思与醒悟。

  美国著名诗人奥利弗曾说,写诗是他天生的使命。弗洛伊德说:“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直到最后一个人死去,最后一个诗人才死去。”现在同样拿来与万和先生共勉,望我们都一直行走在自我精神选择的路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