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呼唤文学的救赎功能(李安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09日11:26 来源:甘肃日报 李安平

  文学和宗教常常超越利益驱动而存在,对人的心灵产生震撼,对人的灵魂起到净化和救赎的作用。宗教的这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文学的这种作用却是随着阅读对象的共鸣而产生的。然而相当一个时期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学的救赎功能却逐渐萎缩了,文学的边缘化越来越明显。为了在市场大潮中求得生存的生机,最大可能地赚取版税,一部分作家丧失了作家的良知和道德操守,一味地去迎合读者庸俗的阅读需求,使他们的作品越来越背离了文学的本真,使当下文学创作日渐走向娱乐化、庸俗化。

  路遥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然而他的《平凡的世界》还被一批又一批的读者所深爱着,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作品的救赎功能的存在。我们说,路遥是一个文学的殉道者,《平凡的世界》是他生命的绝响,他用生命为我们营造了一部饱含着人间真爱的文学世界,让数以万计的读者为之痴迷。路遥的写作超越了功利因素,作家高建群在回忆路遥的文字里写道,在写作期间,路遥曾到黄帝陵许下愿,请求神佛保佑自己,写完《平凡的世界》再结束自己的生命。看到这段话,我觉得在路遥面前,任何一个作家都应该向他致敬。

  有时候,我们会抱怨这个社会爱的枯竭,同时又怕自己的爱心成为别人敲诈和诬陷我们的把柄。当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被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它的热播让我们被尘埃蒙被已久的灵魂为之震颤,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平凡的世界》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回视自己那颗蒙尘的心灵,我们知道,它不是我们心灵固有的样子,但是谁都没有勇气洗刷蒙在灵魂上的尘埃。对于没有精神皈依的人来说,文学正是一个拯救灵魂的途径。我们应该感谢路遥,他使我们有机会通过他的作品,发现我们灵魂的本真。

  就当下的文学繁荣程度来说,每年有数以千部的长篇小说出版,有许多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有许许多多的作品被拍成了电视剧和电影。如今的文学创作手法犹如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各种“主义”的写作铺天盖地,令人应接不暇。我们敬佩这些作家,他们稔熟于人的复杂性的思索,精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然而我们却无法从中感受到人世间应有的温暖之感。也就是说,他们的有些作品缺乏人的灵魂所需要的温度,这些作品也许比路遥精湛,但是他们却是冰冷的。这也许是路遥和他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被淹没的根本原因。

  人类来到这个世界,经过不满百年的人生历程,最后又回归泥土。可是当我们追逐名利和享乐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和回家的路了。人们为了维系生计和生存,势必要和同类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势必要以相互的信赖为基础,和谐生存。同时,人类要与万事万物相互共存,就必须同每一个动物、每一个植物和谐共存,同每一块泥土、每一条河流、每一朵云朵共呼吸。如果有一天,疯狂吞噬了人类的理智,这种和谐被破坏了,人类的爱心必将枯竭,等待我们的必定是大自然的惩罚。

  在这个以人为主宰的世界上,我们一方面不断地创造供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地探索我们的精神世界,创造我们可以自我救赎的文学世界。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像一面镜子,使我们能够审视自己及所作所为。文学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灵魂世界越来越富足,它使我们能够自觉地实现人类精神和灵魂意义上的皈依,使人能够不断地从文明走向文明。这种救赎功能存在的基石就是文学作品最温暖的存在,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就当下文学创作而言,能够像路遥一样醉心于乡土的作家却少之又少,能够干净地写乡土的作家凤毛麟角。作家郭文斌曾经说过,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是干净的,能够带回去给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看的文字。他的《吉祥如意》和《过年》都贯穿了这样一个写作理念。让人时时刻刻想到最美的乡土,感受到近乎透明的人间真爱,令人迷恋。

  所以,为了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我们必须呼唤文学的救赎功能。

  (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供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