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海明威与中国的缘分(郭良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09日09:46 来源:人民政协报 郭良正
美国作家海明威美国作家海明威

  在海明威多部文学作品里,很少提及中国,只在《丧钟为谁而鸣》里写到戈尔兹将军“去过中国”,仅此而已。

  这样看来,海明威与中国缘分是相当浅薄的。细想起来,作为随军记者,他涉足大都在欧、非,甚至拉美等地,对遥远的中国是相当陌生的。因背景、素材、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他作品里没有多元化的中国信息,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弥补这个“亏欠”,命运还真给他安排了一次来中国的机会,不但来了,而且盛况空前。

  1941年春,在中国抗战最困难的日子里,海明威携同第三任新婚妻子葛尔虹,从夏威夷飞香港,在港乘小型飞机飞越日军占领区,在广东南雄县着陆,又北上韶关,在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上将辖区待了一个月,初步了解到中国抗战现状。

  4月6日,海明威夫妇搭乘运钞机到达重庆,早已准备停当的国民党政府当局,按部就班地接待了这对远来的记者夫妇。

  当时,海明威夫妇是以职业记者、美国政府特派员身份来华的,任务是:调查国共关系,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渝期间,他们夫妇采访了多位国共政要,并与蒋宋夫妇共进午餐,周恩来用法语与他们进行时政交流。他们不住宾馆,反而下榻在宋子文府上,尤其是,有300人出席的送别晚宴,其规格和级别达到了国宴标准。这一切让人犯了疑猜,无非是两个记者么,接待的海外记者多了,缘何对这两位礼遇有加呢?

  其实,这里面另有隐情。以前,海明威有位叔叔韩明卫来华传教和行医。韩在山西期间结识了孔氏家族,双方结交不薄。后来孔祥熙受韩的帮助,赴美留学。海归后的孔祥熙才有资历,凭着雄厚家业,一步步跨进政坛,并身居要职。这样看来,海明威和孔祥熙是有知遇之恩的世交知己。

  有这样的优势,在孔祥熙引领下,海明威结识了不少华府政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子文。能够入住宋府,也是深有隐情的,当时宋负责国防采购业务,这对海明威,甚至美国政府都有不可忽视的巨大诱惑,可以说,海氏结识孔宋豪门,几乎与他采访有着同等重要地位。

  海明威刚来期间,也接受了中国记者采访,不知海氏是否对采访袒露了心扉,记者发出与海明威言行不一的报道说,海氏来中国目的是,为他要写的一本小说搜集材料,这根本没有理解到美国政府特派员的使命。

  还有相关消息说,海氏中国之行,是肩负特务职责的。有没有特务所形成的负面结果,没得到相关凭证。但海明威回国后,写了6篇关于中国抗战的报道:《苏日签订条约》、《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在中国的地位》、《中国空军急需加强》和《中国加紧修建机场》等,分别发表在1941年6月10日至18日纽约《午报》上,这倒是真的;同时他还给美国政府提供了国共关系紧张的详细报告,并到华盛顿去回答了针对中国问题的咨询。

  我们秉承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乐乎;而海明威给回馈的是,彰显着记者职业理性光芒的、六枝翠绿的橄榄枝,熠熠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