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乡土情怀与关注民生(李朝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08日09:29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朝全

  2014年铁流可谓是双喜临门。他与徐锦庚合著的两部作品分别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山东省泰山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后,接着又夺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铁流成为了本年度报告文学界的一个关注热点。如果从1984年参加海军新兵连期间在南方的一本刊物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开始计算,铁流的创作生涯正好走过了30年。30年来,铁流从一个初中毕业生成长为全国知名作家,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创作道路。他的写作涉及小说、报告文学和散文、电影剧本等多个领域,而坚持最长久、成绩最突出的则在报告文学领域。他从涉足报告文学伊始,始终重视对大题材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题材的采写,最终也在报告文学领域获得了成功。他的创作之路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颇具个性色彩。

  铁流说:“只有报告文学才能抒发我对社会的热情,能触动我的心灵深处。1999年他的长篇报告文学《槌下硝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2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驱逐舰备忘录》,颇为畅销,广受关注,被全国多个省市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2004年他与人合著,在《解放军文艺》第11期上发表中篇报告文学《兵道》。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本色》。2006年与李德合作在《报告文学》第8期发表报告文学《一个中国士兵与他的模拟战场》,随后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是谁感动我们”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奖。2007年在《中国作家》第11期上发表长篇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12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作品研讨会。该作品单行本2008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得《中国作家》首届鄂尔多斯文学奖和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后由中央电视台改编为专题片播出。2008年铁流在《报告文学》第1期发表长篇报告文学《蓝色畅想》。2009年他以不幸殉职的年轻艇长蔡一清为主人公创作的中篇报告文学《第一艇长》发表于《中国作家》第10期。2013年与徐锦庚合作,创作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4年与徐锦庚再度携手,创作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其间,铁流曾在2011年第2期《山东文学》发表中篇小说《槐香》,讲述了一位拥军爱军的红嫂不幸的人生,被《中篇小说月报》《小说月报》转载,受到关注。

  早期以乡村和军旅为基本题材

  纵观近十几年来铁流的创作,可以看出,他主要的兴趣和发力点皆在于报告文学。对此他下了最多的功夫,可谓东奔西突、南北驰骋,不断地寻找新题材、新热点,探索新的突破。

  可以看出,他最早创作的基本题材是乡村和军旅。从沂蒙山系列小说出发,他关注的是乡村革命和前辈军人特别是烈士和红嫂。譬如他的中篇小说《槐香》描写的就是一位热心拥军的红嫂槐花。当年她是解放军亲人用米粥救活的小女孩,成家后,解放军到村子里来拉练,她对军人无比热情,以至于引发了误解。为了不让张排长受到和她有暧昧关系的谣言的伤害,槐花一次次上访,要求还自己更是还给张排长一个清白。

  铁流作品中有许多是关于军人、军队和军旅生活的。譬如他的成名作《中国驱逐舰备忘录》是关于中国发展驱逐舰历史的珍贵文学档案,细致梳理了中国驱逐舰艰难而沉重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地披露了驱逐舰部队建设的“内幕”和全过程,再现了人民海军峥嵘辉煌的历史。书中既有为了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呕心沥血的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士兵为驱逐舰试验遭遇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故事。这部作品的创作与铁流所服役的北海舰队有密切关系。可以说他是从自己身边的海军、潜艇人切入,描写军人和军旅题材。此后,他又写下了《一个中国士兵与他的模拟战场》《蓝色畅想》《第一艇长》等一系列以海军英模人物或者烈士为主角,以海军训练战斗生活为创作对象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可视作一名海军作家的职务性创作,亦是铁流深厚的军旅情怀所使然。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铁流对自己的家乡,对父老乡亲的感情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可以从他创作的基本选择中看出来。从较早的《一个民办教师的故事》关注民办教师现实处境,到《支书与他的村庄——中国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报告》关注城中村改造及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2013年出版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2014年出版的《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则分别关注民办教育和乡村的农民革命。特别是《国家记忆》,讲述了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和延集村等农民在《共产党宣言》和早期共产党员的鼓动下,掀起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的往事,实质上是关于山东农村革命风云的一面镜子。农民与战争是铁流长期关注和着力的两个重点,可算是他写作训练有素的领域,两位作者将山东一个小村庄的革命历史放到全国农民革命浪潮的大背景中考察,发现了其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价值及意义,即都是在《共产党宣言》等党的经典文献的明灯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领导、有奋斗目标、有光明未来的革命,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基本力量。

  在现实和历史题材中不断开掘

  报告文学创作存在着几个基本的向度:向现实领域深挖,向历史题材掘进,向反思政论方向开掘,向纪传自叙方面拓展等。其中,向现实领域的深挖,又包括关注关系国计民生重大事件、重要工程建设和重点题材的时政报告,刻画时代精英、先锋模范人物的英雄报告以及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的问题报告等。报告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记事、写人、叙史和反思等数种。作为一位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铁流深知题材选择对于作品的重要性,因此他特别重视从社会热点和现实意义较大的方面入手选取写作对象。而一旦认准了自己选择的题材,他总是不遗余力下功夫深入采访,务求充分掌握素材和资源,写出一部有广度和深度的作品。

  长篇报告文学《槌下硝烟——中国拍卖业全景写真》这样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拍卖行业现状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支书与他的村庄》是铁流在关注现实方面创作的一部具有转变意义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与此前相同,他继续关注社会热点和大题材,但是他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下人的生存处境,也就是关注人。在创作主题选择方面直接转向广大的农民群体,转向社会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这是铁流在现实题材选择方面一种自觉的转变。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是铁流向现实题材领域掘进的又一重要成果。这部作品关注1990年代以来风起云涌的民办教育主题。民办教育不啻于又一个“希望工程”,使数以千万计的学子圆了大学梦,接受了未来职业、人生发展比较完善和成熟的高等教育。《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将民办教育置于中国私立高校发展史和全国教育事业的大视野、大背景上来观照,从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到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陈嘉庚成立厦门大学,直到恢复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改变亿万人命运,转而切入到高考之殇、高考之痛,自然地引出民办高校弥补了众多高考落榜生的失落,使他们终于可以拥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平等机会,从而成长为更加有用的人才。如今,民办高校数量和学生总数均已占到全国总数的1/5到1/4。在全民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应该说,要用20余万字的篇幅描述全国600多所民办高校400多万在校生的状况,写出民办教育30多年来波澜曲折的发展史,这无疑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创作,写作难度极大。作者清醒地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从宏观的、全局的层面概述国家高教改革的背景与全景,突出教育变革业已成为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作者着重描述全国民办高校的整体概况及其生存处境,特别强调其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而在全面把握和宏观描写民办教育时,能够运用战略性眼光和全面综合的观点予以审视,进行反思与前瞻,客观分析其利弊、得失、优劣及发展困境、缺陷与不足。除了全局性的描述之外,作者尤其善于提取几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民办高校个案来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描写。

  在向历史题材领域的开拓方面,《国家记忆》堪为代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会对《国家记忆》的基本评价是:“该部长篇纪实文学讲述了陈望道翻译的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和传播的传奇经历,以此串联起共产主义的思想扎根中国、影响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故事。作品还原中华民族一个世纪政治革命的风云际会,塑造了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流血牺牲的共产党人群像,彰显了共产主义思想对20世纪中国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作者讲述的这段革命历史似乎很简单:在我党成立早期,一部错版的《共产党宣言》被青年女共产党员刘雨辉带到了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犹如一支火炬投入一片干柴,从此,鲁北平原上的农民兄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与抗争。这个题材新颖独特,作者又有诸多独到的发现和开掘。首先,这部《共产党宣言》竟然是历史上由陈望道翻译的最早的一个中文版本,而且书名还被错印。作为一件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这本小书传承有序,确凿可信。作者引述党史等各方面专家经过审慎的考证,确定这个版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其次,作者通过实地采访山东广饶县刘集村、延集村等相关当事人,广泛涉猎史料,发现了山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发掘出了鲁北平原一段珍贵的革命往事,尤其是对早期加入共产党、参与大革命的众多人物的考证、挖掘与深入描写,丰富了鲁北革命历史或者山东党史的内容,努力还原历史的本真面目,鲜活记录中华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段历史的政治革命的风云际会,塑造了一批为了农民解放、国家新生而流血牺牲的共产党人形象。从这个角度上说,《国家记忆》在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的书写与开掘上功劳存焉,是对我党建党初期一段历史的可贵叙述与复原。

  与此同时,作者并不局囿于广饶一县或者刘集、延集一个村庄,而是将这个颇具代表性的地方所爆发的惊天动地的革命,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作者力图还原《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所走过的“生命历程”:它是如何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完成,又如何一步步地传遍全世界,在亿万人心中激起共鸣与反响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特别注意到了这本著作在今日的影响,它对西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彰显了一部经典作品与日月同辉的不朽的思想光芒与精神魅力。因此,或许可以认为,作者的立意高卓,他们希望书写的实际上是《共产党宣言》的流传史、传播史,是其160多年来在全世界,包括中国、中国农村所产生的广泛而长久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是《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传奇。作者是将发生于大王镇刘集村、延集村的革命历史放到了《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影响史的大背景上来进行考察与书写,采取的是一种小中见大、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创作方法。

  由上论述可见,迄今为止铁流创作基本的发力点是社会热点题材,两个基本向度是现实和历史,两大维度是乡村和军旅生活,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人和人的生存处境。正是因为他拥有比较明确的主体意识和创作追求,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常常受到专家和读者的肯定,也摘得了各种奖项。

  具有反思性和艺术性的报告文学创作

  批判性、反思性是报告文学重要的品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应该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对问题的剖析引出启示或经验教训,总结及建设性建议,充分彰显报告文学的现实价值和意义。而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则可从史实史志中引申出历史的镜鉴,从前人与过去的是非、得失中发现对今人及未来有启迪意义的观点或结论。铁流在创作中,无疑深谙反思性不可替代的价值,在采访写作过程中始终贯注着一种自觉的反思意识,使多数作品焕发出一种反思的品质与色彩。

  在采访和创作《支书与他的村庄》时,铁流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城中村改造再难,也难不过失地农民的再生存问题。在改造城中村的同时,我们是否想到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呢?”正是出于这样的创作初衷,该作聚焦我国城中村现象,思考城市包围农村、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切身影响。

  报告文学归根到底是文学而不是新闻报道或调查报告。近年来,报告文学的艺术性品质备受关注和强调。铁流作为一位从事文学创作30年的作家,有着很好的创作训练和积累,在作品的艺术性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小说相似,报告文学也要讲好故事,塑造好鲜活的人物,要用生动感人的情节和细节去表现人物性格,凸显人物命运。铁流的小说《槐香》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倾其一生只为证明他人的清白,直至安然辞世。这样的悲剧故事,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动人的。而主角槐花也就在这些看似简单却触动人心的经历中矗立起来,一个性格正直、淳朴、感恩图报的农家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到撰写《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一书时,铁流的文笔更加娴熟。在他的笔下,从事民办教育的每一位主角都富于传奇色彩,经历充满了故事性,棱角展露,个性鲜明。

  在多年的写作过程中,铁流逐渐形成了个人的创作特点。他擅于抓住社会热点的大题材,进行广泛采访和深入思考。他的作品讲究靠近现实,还原真实,关注民生,具有大气开阔、朴实真诚的质地。在写作中,他较好地处理了作品的可读性、感染力与传递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写人记事的作品,歌颂倡导的作品,还是重在揭示问题、深刻反思的作品,其旨归皆在于经世致用,对社会有帮助,对世人有启发,寓教于情,在感动读者的同时引导其思考人生的理想和信念。他较好地处理了报告文学“硬”与“软”的关系。报告、讲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都是坚硬的,而小人物、情感、故事和民生却是绵软的、柔性的。作者很好地把握了二者之间的对立与平衡,使即便是书写革命历史的《国家记忆》这样的作品,也能具有较好的文学性和感染力。铁流的作品大多同时具备人文精神的高度和人性挖掘的深度,既要向读者传导积极的、向真、向善和向上的思想,又注重从人性、人情和人心的角度切入和开掘。尤其在他2000年以后的作品中,人成为他观照和关注的核心,人的情感、思想、信念,人的需求、动机等成为他着力挖掘描写的对象。他的报告文学越来越向文学本身回归,越来越走向成熟。正值创作盛年的铁流,让我们对他将来的创作可以有更多的期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