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家国情怀的文化担当(张光茫)

——读熊召政新作《文人的情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27日14:23 来源:河北日报 张光茫

  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的《张居正》在当代文坛具有经典意义。而现在的这本新著《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熊召政则以细腻的笔触,解读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的底蕴——文人情怀。

  新书中,熊召政以“文人情怀”为切入点来讲述中华文化,剖析文人,阐述文人情怀的主要轮廓。全书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和经典诗文,阐述了中国文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和情怀,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以及张居正变法对当今的启示等主题。因此,阅读此书,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精髓,思考我们的文化发展。

  文人情怀就是君子的情怀,君子之风,山高水长。而文人情怀的具体表现,熊召政选取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两句话来概括,一句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另一句是刘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一代又一代具有文人情怀的人物登上中国历史舞台,虽然有的是铁马金戈、轰轰烈烈,有的怆然泪下、黯然谢幕,但是,一旦历史的烟云消散,我们就会看到君子、贤人、圣人这样一些杰出人物的诞生。正是有了宝贵的君子之风和文人情怀,才有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中华精神。

  中华文化一直在坚韧不拔地发展前行,期间既有强大,也有衰弱;既有盛世,也有坎坷。但不论世情如何,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从来都没有放弃希望。熊召政说,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百姓心为心,以民族情为情,无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伊”,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曾写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诗句,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文化担当,让我们看到一代诗圣对理想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

  怀古多半是为了关照当下,以前的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为什么在当下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华而不实的物质享乐之风,正侵蚀着传统的文学生态。”熊召政说,2004年,第一季《超级女声》引发全民追星,中国悄然进入娱乐至上的时代,文人情怀愈发寡淡。“作为文化人,我觉得有责任去做点什么。”在熊召政看来,古往今来的正人君子,大都有思想的洁癖、道德的约束,但融入世间的生活,也都能做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所以,追求文人情怀,中国人的灵魂便找到了故乡,这也是建立现代和谐社会、重塑国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贾平凹说:“熊召政是一位拥有巨大和足够的‘正能量’的作家。”文化情怀,文化自信,从来就是国家力量和国民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说到底,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与精神气质的体现,也是我们的文化资源、文化动力和发展根基,是我们古老、智慧、丰富的历史谱系表和最完整的“精神档案”,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与乡愁。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情怀》《我对“仁”的理解》等篇章,都能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文化眷恋和文化自信。

  读完全书,印象最深的几句话是:“文学是忧患的,也是敏锐的;艺术是空灵的,也是清醒的。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它们都是人类心灵的投影,不但充满了悲天悯人的精神,也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情感。”我想,熊召政把思考的目光聚焦在中华文化的文人情怀上,其实就是对当下文化状况的一种反思,而这种反思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