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大象的退场,何止一声叹息(陈华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20日11:02 来源:解放日报 陈华文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英] 伊懋可 著梅雪芹 毛利霞 王玉山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英] 伊懋可 著梅雪芹 毛利霞 王玉山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历史既是人的历史,也是生态环境的历史。

  中国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迈入现代,生态环境变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还扮演了重要角色。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一书,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别样视角。

  既是人的历史,也是生态环境的历史

  很多学者热衷于从战争、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切入历史研究。然而,历史既是人的历史,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历史,彼此不可分割。

  伊懋可1938年生于英国,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先后任教于多所著名大学。除《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一书外,还著有《中国历史的模式》《另一种历史:从一个欧洲人的视角论中国》等。对中国农业史、社会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入了解,使他在撰写本书时游刃有余。2004年,本书英文版初版,即被认为是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

  本书由“模式”“特例”“观念”三部分组成,共十三章,叙述了中国4000年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植物、动物之间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关系。该书第一部分讨论了大象南撤的原因,讨论战争、水利系统等对环境的影响,勾画中国环境变迁的全景图;第二部分选择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和河北遵化三个典型地区,对中国环境史进行局部的、细节的叙述。第三部分则考察中国人关乎生态环境的情感、知识和思想的历史衍变。

  “天人合一”只是先贤们的美好愿景

  远古时代,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曾经生活着成群的大象。大象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它们在北方的生存繁衍表明,当时的黄河流域水草肥美、植被繁茂、气候温润。但是,逐渐变冷的气候让大象越来越难以适应,它们一路南迁,直至云贵高原。

  作者认为,气候变冷并非大象南迁的唯一原因。人象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冲突,才是大象退却的主因:古人为扩大耕种面积,肆意砍伐森林,压榨大象的生存空间;为了战争和交通的需要,围捕大象,甚至从大象身上活生生地摘割象牙和象鼻。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古人不是讲究“天人合一”吗?其实,这只是先贤们的美好愿景。当人口增长,取暖、烹煮和冶炼所需的柴火也随之增加,而造房、造船、修桥等更是消耗大量的大树。

  大象的退场,只是环境变迁的一个缩影。作者撰写本书的用意是,通过大象的迁徙,呈现整个中国古代环境的变迁。他认为,中国人认识环境是一回事,改变环境是另一回事。文人墨客笔下对自然山水的赞美,没能转化为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水利系统与自然环境,并不总是和谐共生

  作为西方学者,作者在解读中国环境史时,不可避免地会进行中西比较。

  不少人认为,十八世纪的西欧大力发展工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远超当时依然以农耕为主的中国。但伊懋可认为,中国的森林面积比欧洲少,人口却比欧洲多,农田种植非常密集,不可能实现休耕和轮耕。森林不断地被开垦为农田,农田不断地施肥耕种,环境污染的恶果便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步显现。

  作者还对水利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为了灌溉,中国大力修建水利系统,从工程学的角度看,包括都江堰在内的水利工程,都是世上罕见的伟大工程。但是,修建和维护水利工程,付出的是环境代价。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人工水利系统或多或少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而且总是与外部破坏性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比如降雨、洪水、干旱、植被的移除或重新覆盖,影响航运和泥沙沉积的土壤侵蚀,湿地的消失、灌溉、盐碱化以及海水的侵袭等。水利系统是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遭遇之所,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共生的。

  学界有“戏说”的趋势,但本书没有随波逐流

  环境史研究及书籍成为当下的出版、阅读热点,与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直接相关。对环境史的梳理,有助于人们清晰地认识历史环境变迁对于今天社会发展的影响。

  但是,何为环境史,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在伊懋可看来,环境史“主要研究人和生物、化学以及地质这三个系统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内涵:首先是探析人、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是环境内部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有时是友好的,有时是破坏性的;最后是人类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见,作者笔下的环境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注重整体性和有机性。

  当前学界有“戏说”的趋势,但本书没有随波逐流。作者大段引用史料原文,包括人口学、流行病学、动物学、土壤学、水利学、园艺学、造林学、地图学、神话、传说和诗歌等等,体现出一位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

  撰写4000年的中国环境史,没有高度的综合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学养,是难以完成的。本书并非没有欠缺之处,比如对影响环境的焦点因素——人口没有作更多分析。但尽管如此,本书对于我们认识环境变迁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仍有很高的价值。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