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让激情照亮人生(黄国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20日11:01 来源:解放日报 黄国柱
  《不了的激情:我的新闻人生》  窦芒 著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不了的激情:我的新闻人生》  窦芒 著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认识窦芒很有些年头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到解放军报社任编辑的时候。他的新闻作品,部队生活气息浓郁,内容丰富、质朴清新,政治敏锐、充满激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先后在连队、团、集团军、军区后勤部机关担任过排长、干事、处长,总医院政治部主任、联勤分部副政委等职,是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学员,参加过老山作战和北京戒严的新闻报道,在军区乃至全军的新闻队伍里颇有影响。尽管30年来他一直仅有“通讯员”“新闻干事”的头衔,却始终笔耕不辍,从未影响过新闻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本书收入的300余篇新闻报道及文学作品,彰显了其执着、坚韧的精神,令人钦佩。

  窦芒入伍的年代,上山下乡为潮、没有大学可考、招工就业艰难,“参军入伍”几乎是绝大多数适龄青年的最佳选择。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怀揣着所有的梦想和期待,进入了军队这一所大学校和大熔炉。他所在的部队是一个红军团,也是闻名全军的“百将团”。他很快就从一名普通的社会青年变成一名严守纪律的合格军人,并迅速地成长为部队的新闻骨干。没有部队生活经历的人,很难体会到我们这支军队传统精神塑造人、感召人的神奇魔力。“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许多人或迟或早会离开这支军队,犹如窦芒同志一样,即使转业了,仍然深深地始终如一地热爱着这支军队。从他早期的新闻作品中,不难看出,红军团的精神风采是作者引以为豪的思想内核;而红军传人的自觉定位,带来了无论思想解放的步伐有多大,也不会影响其本质的强大自信。这种精神和气质,始终贯穿了他后来所有的新闻和文学的写作过程。

  尽管窦芒同志并没有成为一名职业的新闻记者,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他的身上却同样体现得相当出色。美国学者普利策指出:“如果说国家是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和桅杆上的瞻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窦芒的不少作品,描写了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给部队带来的观念冲击:从真理标准讨论,到科学文化热; 从商品经济发展,到三军联勤探索;从学习雷锋再认识,到艰苦奋斗新倡导……他不仅状写了军队生活的图景,更记录了改革时代的变迁。其中不变的,恰恰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恩格斯认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新闻工作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像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始终受到新闻工作者本人的道德人格、道德意识的支配和制约。”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所有这些,在他的新闻作品中,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一系列的生动故事和鲜活人物,以及这支军队所特有的战友情、同志爱。他在走上新的岗位后,自觉地以培养年轻人为己任,带出一批新闻骨干和人才,成为他引以为豪的业绩。

  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无法战胜敌人的。窦芒的新闻作品中,不难看出我们这支军队所独有的军事文化的浸润。尤其是在他转业之后的作品里,更是处处可见对军旅生活之美的深深回味。如《贺年卡中的战友情》《军中酒歌分外醇》《烈士陵园前的缅怀》《最美旋律是军歌》等等。其中描写他对父母孝敬和怀念的作品 《母恩难忘》《永远的父亲》,则表现了军人所特有的情感角度和难得的深度,值得一读,令人嘘唏。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录的一些他的同行、同学、战友们所写的“窦芒印象”。反映了他重事业、重情义,吃苦耐劳,古道热肠的人品和行事风采。文如其人:热情内敛,求真务实,质朴无华……成为他新闻作品的基本特色和风格。那一长串的获奖作品的名单也表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理在窦芒身上又一次得到了生动的印证。

  纵观窦芒同志几十年的人生道路,新闻写作是他“割不断的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奉献了巨大的、真实的而不是空洞的激情,感悟了实实在在的人生真谛。光阴荏苒,白驹过隙;无怨无悔,问心无愧。“记住岁月,珍惜人生;回眸岁月,拥抱明天!”坚信窦芒依旧的激情,会一如既往地领引他未来的写作、奋斗以及与之相应的豁达、淡定的美好人生!(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报社社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