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发现自己的沉默所在——评岳雯的评论集《沉默所在》(梁鸿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20日10:06 来源:中国艺术报 梁鸿鹰
《沉默所在》  岳雯  著  作家出版社  2014年9月出版 《沉默所在》 岳雯 著 作家出版社 2014年9月出版

  在推荐岳雯入选中国作协的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时候我是这样写的:

  岳雯是个素质全面的研究者和评论者,才情、天分、勤奋,使她在所经营领地里已经焕发出了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光彩——当然是指已经大大都超出了大家预期。

  岳雯在我尚未成为她同事的时候,就已让我刮目相看了——她的文字灵动、坚实、饱满, 2012之“所有的过客都到齐了” ,在我眼里是才气未可限量的巨大表征。

  她目前的主要领域是小说评论,其实她本来就有治文论、美学之类的积累,理论功底从批评文字里可以看得很清楚,我觉得,长篇小说只是她由于“盘点”而顺延的职责之一,任何文学形式,都可以在她手里或笔下有声有色。

  这缘于岳雯对文学格外之强的理解能力,文学在她眼里是个鲜活的存在,不是可以用条文来规定的,不是可以用概念来规范的,她拒绝教条的框定,与成规保持距离,使自己眼中的文学世界拥有了开阔的生成可能性。

  “整合”与“拆分”是大多数评论者要做的,岳雯也不例外,但在她手里,这些事情与文本所指是无缝的,聚还是散、留还是弃,仿佛都在她的指掌间—— “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

  这就要说到悟性,热爱是极好的老师,但没有悟性,热爱会导致蛮干、平面化或者还有扭曲,岳雯的悟性当然是天生的,但她对书、对文字的喜爱,对“好东西”的天然亲和,能够保证她早早地站在一个结实的地方。

  评论者立得住要在思维方式上过硬,岳雯这方面有天生的灵气。

  还有,评论者的人缘儿相当程度上说要靠文字,如果文字上获得不了自信,就永远是心虚的。岳雯的文字固然有女性“妖娆”的一面,但准、精、丰富是带更根本意义的。

  在我们创研部这个集体里,岳雯的工作业绩同样说明了她的干练、多能——那种独立地、恰当地、高效地完成任何指令的能力。

  岳雯是个正在发出光亮的“星” ,当然属于21世纪及以后。

  到目前为止,岳雯尚未出版过个人文学专集。

  我向大家隆重而严重地推荐她的入选。

  推荐语写到这个份上,按说不该再说什么了,再说就絮叨了。况且,在后来的评审会上,她的得票情况,也说明了大家都没看走眼。但回过头来再读读她收入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这本《沉默所在》 ,总觉得还应说点什么,也有些话是需要补充的。

  其中有一点想说的,是岳雯思维的连续与延展性。我们在读不少评论时会发现,作者的写作实际上是在那里挤牙膏呢,一会儿一截,一会儿一截,粗细一样了,长短透露出来的节奏却是不同的——关键是中间隔着一大截子,凸显出话语的阻涩、艰涩或勉强,这难道不是思维延展性不强的表现吗?我想是的,说明下笔时作者并未想得很明白,而岳雯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毛病。她思维的连贯性、通畅性令人惊讶,她的“思维点”总是能够被生发到当止之处,如种子一旦萌发,她能够保证其破土后的坚实,以及随后生长的顽强、茁壮。

  还有一点,就是岳雯的文字里所隐含的个性与共性。评论是文字造就的,衡量文字的优劣,其中一个尺度,是要看能否充分表现个人性格、眼光、学识等等,或者让人窥见其气质的特色。那些经不起推敲、咀嚼,那些不够成熟的文字,往往建立在过于共通、过于大路货的语言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词汇的贫乏及句式的单调,而好的文字则是个性化的、鲜活的,而且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个性的建立断然离不开传统的承继、谱系的延续习得,否则我们认不出文字的来路、思想的累积,即使“野狐禅”也是有所本的,但出色评论家的语言必须出于传统,却能超越传统的共性,也就是要有“个人的声音” ,如宇文所安所说:“一个有着个人的声音的作者可能渴望以集体的声音言说,我们觉察并欣赏他内心的这种冲动,但它仍不过是个人的复杂的、不安分的版本。 ” ( 《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建立个性与突破共性的局限性,特别是克服“共通性” ,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这种劳动的结果会是新天地的打开。

  再有一点想说的,是岳雯在言说资源之左右逢源方面的出色表现。其实做个评论者挺冤的,成天要面对和思量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相识或不相识的作家、与自己有关或无关的种种文学现象,本来是要当个茶足饭饱之后的欣赏者的,却没料到不这么简单。不知不觉中,常常发现自己做着有点像桥梁、人梯、推手一样的事情,类似赏而不欣、知赏而退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如果“赏而不欣” ,是否还要说些什么?答案是“一定” 。如果“知赏而退” ,能够保持沉默吗?回答是,往往“并不可以” 。评论家有时并没有沉默的特权,个人喜好也受到了局限,这是由职业伦理或专业规定性所决定的。同时,当我们遇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作品,我们沉醉于阅读带来的狂喜的时候,你真的能够表达得出来吗?真的有言说的足够、独特依凭吗?这时,作为一个职业致力于“挑选、界定和敞开”的人,考验才真正开始,我无意于断言岳雯在掌握言说资源方面达到什么境界了,但她走过的路给了大家一种证实——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论,还是西方的新锐观点,抑或别的什么类似“批评观”的依托,反正岳雯似乎开始进入游刃有余的境地了。她有滔滔不绝的语流也好,她表述时的独特性也罢,都是很好的表征。

  但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岳雯恰在这时开始提醒自己不要说得过多,她说:“关于文学,那些深处的那个我,仍然是沉默的。 ”

  也许,我们都该发现自己的“沉默所在”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