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人生是看不破的(林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16日10:08 来源:羊城晚报  林 颐

  杨敬远离家时,一路漆黑,无灯。怕露了行藏,不要妻儿送,兄弟敬文送了一程。船不大,窗极小,只一本书那么大。窗外月光凄迷,故乡在泪眼中渐去渐远。

  四十年后,杨敬远终于获得机会由台湾返乡探亲。却终究缘悭一面,病死途中。弥留之际,杨敬远恍惚觉自己与娇妻爱儿正微笑拍全家福,灼然白光一闪,他回家了。    

  ——蒋晓云说,这故事有原型,虽经了艺术处理,然事假情真,当年父亲说给了她听,她便一直记挂心头。蒋晓云一家移居台湾之后,蒋家客厅聚拢不少大陆来台人士。不经意飘进耳朵里的一些人和事,在心里扎了根,后来便落进了她的书里。    

  蒋晓云是上世纪70年代台湾当红女作家,曾被夏志清称誉为“小张爱玲”,后弃文从商,阔别文坛30载。这一次,蒋晓云携《桃花井》(新星出版社)归来,令两岸瞩目。近几年台湾“眷村”文学经王伟忠、朱天心等人而爆红。蒋晓云却说,台湾的外省人并不都与眷村攀上关系,所以还得讲讲眷村之外的台湾外省人的故事。

  杨敬远是《桃花井》的引子,《桃花井》大量的笔墨并非落在杨敬远身上,而是写了李谨洲。杨敬远没有完成的事,李谨洲做到了。李谨洲回到了老家——桃花井。他在短短三年内,先后五次由台返乡,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后来更是选择定居桃花井,他与台湾的亲人、老家的亲友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与情感冲突,构成了《桃花井》的主线故事。    

  如果说杨敬远代表了纯粹的向往,那么,蒋晓云通过李谨洲则打破了这种纯粹,细细地磨碎了、摊开来,然后微翘着嘴角轻笑着说:“你看,你看,回家了也不过如此吧。”蒋晓云跟张爱玲相同之处,是都沉入了生活的内部,看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心的叵测。但蒋晓云比张爱玲终究多了暖意,她笔下的人物世俗,不过世俗有世俗的好,小人物们有小心机、小奸猾,却不会做大恶,“桃花井”的街巷邻居都攀亲带故,熟人社会的道德伦理自发调节着人物之间的关系。

  李谨洲当年贵为一县之长、李家族长,1949年时不得不携妻和幼子奔赴台湾,把长子留给了大陆的老母亲。到了台湾后,他又因政审通不过而羁狱多年,半生飘零,一事无成,并累得儿子屡屡不能升职。可是,这样的李谨洲回大陆时,即便卖房典物,也要大派红包,摆一摆从前的阔气。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老家的人都在算计着他那点钱?他不是看不透,只是看不破。看不破的不是那一点虚荣,而是经历凄凉、无望的人生之后,他所能得到那一点点微暖的光芒,所以他愿意用钱来装饰虚假的衣锦还乡,来换取他人的尊崇和仰望。

  80岁续弦,他讨了60岁的董婆。他要的是不靠儿孙,生病了有人照顾。因为两个儿子都不能认同他的散财举动,族人们又都是一副副谋财的嘴脸,他无处可去、彷徨无依,于是着急忙慌的一门不搭调的婚姻就勉强成了他栖息的寒枝。后来却被枕边人背叛,养老本都被偷了去,他气得中风瘫痪。但毕竟是世家子弟,他的风度不至于落了下乘,没有联合儿子们追击痛打,反倒为董婆掩饰,谢她这几年生活上的服侍。    

  董婆也是个可怜人,小时被卖入娼寮,从良后嫁了好几次,经历了残的、穷的、病的、老的丈夫,唯有李谨洲是真的待她好的。虽然从来说不上话,虽然冷漠,可是不打她,给她家用,给她面子,她到了60岁才看见生命的曙光。所以后来她不辞辛苦、悉心照顾瘫痪的李谨洲,在他死后她就上吊了,这不是殉情,她的人生没有浪漫——她只是觉得她的光灭了,于是就想追着他去。

  想起台湾的“中元祭”,有放水灯的习俗。幽暗苍茫的水波,漂浮着一盏盏微亮的水灯。灯是指引希望的,亡魂会在灯的指引下找到回家的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