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行走的思想 ——读冯骥才新作《西欧思想游记》(马知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13日10:06 来源:中国作家网 马知遥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作家冯骥才以25天的西欧旅行为线索,以每天一篇的方式创作了这部思想游记。在这段不长的旅行中,作者带我们穿越了 法国和英国的漫长历史,在行走中让思想时刻发出光亮。于是文字中就有了对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有对文学圣洁的情怀,有对当前文化遗产的认识,有对中西方艺术 独到的发现和生活感悟。洒脱的文字几乎没有任何拘束,任思绪在行走中记录人文思考。行走不仅仅是看风景,我们通过作者的旅行和每日的篇章看到的分明是一颗 敏感而丰富的内心。

  作者在文中说到,10年前他从巴黎回国,那年60岁,启动了为期10年的非遗普查。10年过去,这次从巴黎回来,他70岁,又要开始全国传统村 落的调查和保护。他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年龄的人才会永远年轻。忘我的精神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因为对文化的热爱,他才会走到哪里都在关注文化的生 态、文化的命运。他才会不断在对照中发现中国的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在法国的博物馆里,他认为文化只有被融化才能被吸收。这过程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出 现三种样式:先是被新疆本土文化融化形成的西域模式,进而是在进入阳关后被西北各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与来自中原的文化“夹击”下形成的敦煌样式,再者便是进 入中原后被彻底汉化的中原样式。龟兹石窟是西域样式的代表,莫高窟是敦煌样式的代表,龙门石窟是中原文化的代表。这样的带有现场感和艺术领悟性的见识在冯 骥才的游记中比比皆是。看世界的眼光和他长期在中国大地艰苦的田野调查实践一旦结合,他就能看到很多常人无法发现的美,认识到象牙塔里无法习得的智慧。

  所以面对一尊巨大的宋代木雕菩萨和一件一米多长的彩陶舞马,他在赞叹之余发出感叹:如此大型又易碎的对象怎么能顺利通关又确保运输中完好无损? 是一种什么渠道让中国的国宝竟然能够完好无损地获得出关的可能,让中国的文物在国外如此生长?这是谁的责任抑或是文物贩子们的手段过于高明?在对西方教堂 的观察中,冯骥才发现西方的教堂全是纯精神的,我们的庙宇大都商业化了,甚至有的庙宇还要搞文化产业。他不禁反问:“佛爷要钱,谁还信它?!”

  城市化浪潮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眼见着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遗产被破坏,而国内这样的情况更为严重,所以他认为一个看不到历史精神的城市是空洞的。一个城市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积淀,这个城市就失去了文化性格和底蕴。

  在国外,他用一个旁观者视角观察别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当他看到“二战”重建时,亚眠人把劫后残存的老楼当作上帝留给他们的珍宝。他们的方式像牙 医:不拔老牙补新牙,还要新牙像老牙。他认为那是一种保护方式,是中国可以学习的保护方式。当看到罗丹的雕塑《加莱义民》时,他说那是一个懂得文化的市长 的行为,因为他懂得什么是自己城市的文化与精神,他没有把城市精神编成一种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为一种永恒而感人的艺术。

  比照国外和目前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他感慨地说:其实更大的悲哀是我们不再要自己的历史了,我们只要口头上的“五千年”。

  除了不断地在异域文化中寻找文化遗产保护的灵感,冯骥才也在欣赏和体悟中思考着人生。书中描写了很多精彩的地方,美丽的大自然,优秀的文化传 统,而那些打动人心灵的莫过于一些要被人忽视的细节。“你迎着阳光时,就把阴影抛在身后了;你面对阴影时,便背弃了本来属于你的阳光。”这是他在山林中穿 行时的感悟,在长途行进中,他不忘记那些路过的景物,比如对一只山鸡的观察,让他仅用平实客观的词句描写而出,却是浓浓的人生况味:山鸡是成对的,如果一 只被轧死,另一只在旁边守着绝不离去,直到它也被车轧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更像一个游吟诗人。他喟叹自然美好,历史风物的精彩,歌唱久违的爱情,从各种 文化的对照中发现文明的差异,视野让他有着更为宽阔的胸怀和更为慈悲的心灵。他爱着世界爱着生活,所以他有那么强烈的责任要将美的发现告诉更多的人。25 天的欧洲之行,25篇细致的思考,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神的升华,更是对美好世界的激情和生动的解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