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学是一条斩不断的生命衷情之流(徐肖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12日16:57 来源:信息时报 徐肖楠

  读陈耿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已出版著作八部)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到这些作品中像河流一样流淌着一种纯朴生活和真诚人生,这样的生活和人生有纯情也有挚情。陈耿之这些作品的内容、主题与风格,包含着陈耿之以及这些作品所产生年代那种人们的生命向往、文学追求、生活品质,也包含着作品对这些以往精神生活的珍重,让人忆起以往岁月中的生命感受和生命衷情,表现出作者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写作态度。

  陈耿之是一位政府官员,从事文学不是他的为官之道,文学也不能给他带来实际利益与现实好处,最多让他得个爱好文学的名头,但他仍然坚守文学之道,这是为什么?也就是说,这里有为什么而写作的意味,而像陈耿之这样不为谋现实之利的写作,可能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更近。

  正是并非功利化的文学观念和真诚的生活信念生发出一种生命衷情,让陈耿之几十年来在文学生活中孜孜以求,从未放弃。由这些作品可以发现,文学是陈耿之的一种实在生活,也是他的精神向往,他从1980年代就开始从事文学写作,这么多年来在作品中贯彻始终的主题和内容,表达了他对某种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证明了对这种有信念生活的忠诚和执守。

  陈耿之的这些文学作品,从小说到散文、从评论到诗词,既给予我们对遥远年代的怀恋和纯朴感受,也带动我们在今天生活中的思绪和情感。并不是只有时尚的才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并不是陈耿之的作品用了传统的形式、语言和以往的主题、内容就与今天无关,比如《留芳村的人们》中描写了留芳村普遍的人性未泯,这种人性坚韧对于今天的时尚中国生活仍然有启示。

  不同的时代自然会有不同的生活,也许一些人会由这个时代的生活而否定其他时代的生活,由此也否定像陈耿之的这样的作品。但生活本身是一条斩不断的流动的河,过去的生活总会有一种延续性,一直延续进今天的生活,这样的延续会穿越不同时代,这是生活本身很自然的传统延续,比如,像《客家妹子》中客家姑娘阿笑的那种质朴纯真,并非能从今天的生活中排除。

  当然,这也是我们能在陈耿之的作品中找到与今天的生活感受相联系的原因,一种生命衷情当是会延续的。这样,任何时代的生活和生命都有一种与其他时代的相关性,文学作品就是这样一种相关性联系的具体表达,文学作品就是一种有延续性的生活,连接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和生活,我们看文学作品时,正是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寻找这种相似的穿越感。

  在陈耿之的这些作品中,逶迤蜿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正是在不同时代有文学作品的共同联系、有生活品质相似性的地方:美好的向往是任何时代都有的,而陈耿之的这些作品中的人性追求也是任何时代的生活、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不会放弃的。陈耿之至今仍然保持着这样一种生命表情和文学衷情,表明作者一直保持一种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的写作观念正好被他作品中那些内容和主题的描写所印证,陈耿之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明确体现了这一点:为美好而写作,突出的是,在陈耿之的作品中出现了诸多美好的女性形象,她们象征性地代表了一些人间美好。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中国文学写作者,虽然描写得五花八门,可他们大都是某种生活观念的表述者,都宣扬他们对生活的见解,陈耿之也是如此,他的作品中所表达的,都是对一种纯朴生活的理解、对美好情怀的颂扬、对优良品质的肯定。人们怀念的,常常是那些美好的东西,而在陈耿之的作品中,就保存了这样一些东西,因此成为我们今天生活芜杂地带中的一片纯净保留地。

  陈耿之的这些作品所印证的,是作者的一种生命衷情,也是曾经激扬理想主义的一个时代的普遍生命衷情,这种生命衷情和生活风格自然也影响了同时代的文学倾向和文学风格,虽然这样的生命衷情在时尚中国生活中显得生硬过时、在很多人眼中显得多余甚至矫情。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任何时代的人类生活都离不开理想主义向往,否则人类无法生存至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