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有书作伴好入梦——读易卫东的《夜读记》(毕亮)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10日10:47 来源:太原日报 毕亮

  易卫东是江西新余的爱书人、读书人,作为数学老师的他,在教学之余写了一本《学步集》之后,又捧一本读书日记集——《夜读记》(江西高校出版社)。试想,一个数学老师,孜孜不倦地访书、看书、藏书、写读书随笔,这种文化情怀,要说在六七十年前,那是普遍得很。放在现在,就不太好说。

  《夜读记》收了易卫东2008年和2012年的读书日记,足有460多页。这些日记,多是夜晚读书时记下的,“我的本职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和所有的高中数学老师一样,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备课、讲课、改作业或者批改试卷,也要解题,也要练习,留给自己读书的自由时间,其实是不多的,甚或只有夜间的一点空闲。”这是作者的交代。看了两年的日记才知道,他把“夜间的一点空闲”用得实在充分,两年里究竟有多少个夜晚读书至凌晨一点,我没有统计,总不在少数。

  作为写时就预计发表、或者放在博客置之于大众视野之下,这样的日记已经不算是一种私有文体,易卫东的读书日记,在记录书人书事之外,更多的是读书时的随想,只是以日记的面貌呈现而已。其中部分文章去掉日期,加上题目,便是书评或者随笔。但既然以日记的形式出现,私语也是常有的。

  尽管未见过作者本人,但看这些日记时,一个可爱、较真的“书呆子”形象常会出现在眼前。这个书呆子,戊子年正月十三,“按照老婆指示”去买菜,结果“顺便”买回了《在民国》《假如鲁迅活到今天》《在五七干校的日子》三本书,也不知他是去买菜,还是去买书。于是,“回家被老婆批评”。

  日记中有时候随意的一笔,往往也能看出当今的文化生态。还是戊子年的记录,某日作者陪夫人上街,购衣服一件,商家随赠一礼盒,让两人感到很奇怪,不年不节的,购物还有礼盒赠送,打开一看,“竟是《于丹·游园惊梦》”。若有人研究当年的于丹热,作为第一手资料也颇有趣。

  日记中提到的许多书,我也曾读过,但没有易卫东读得认真。他读书,眼中不容有瑕疵,看见别字或其他意见就记在了日记中,对敬仰的前辈学者也不例外,戊子年十二月初二,易卫东读完陈子善的《边缘识小》,却发现书中第59页《闻一多集外情诗》文中引用梁实秋的一封短信有两个字和影印的手迹不符,经辨认是陈子善搞错了,“短短一封不足一百字的信,你一整理,就错了两个字”,“那其他的日记、书信之类,被学者们整理后的保真度有多高呢?”易卫东如此问。不知此日日记,陈先生是否读到过,读时是否会汗颜。日记中诸如此类的纠错记录还有很多,这是我在看许多读书随笔时很少见作者写到的,印象中谷林先生也写过不少这类文章。

  胡适先生晚年总结自己的读书经历时,曾感慨说,以前想买书而买不起,等到有了地位可以买得起的时候,你倒不要去买,人家都会送给你。鲁迅先生在年末整理书账时,也常有“今人处世不必读书,而我辈复无购书之力”的感叹。做教师的易卫东自然也免不了会在精神食粮和物质生活之间掂量,“靠卖弄口舌挣的几个散碎银子,养家糊口都勉为其难。所以平常买书还是颇费思量的,虽说它是精神食粮,但和吃肉相比,到底还在其次”。话虽如此,但看着日记每次几百元几百元的购书记录,佩服之余是感动。想必,爱书人易卫东,有书作伴好入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