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智性入诗,轻重相看(张清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06日09:01 来源:文学报 张清华

  一种暗自意外的喜悦感,是钱利娜的诗给我的感觉,在国内青年诗人中,相比她那并不太大的名气,作品要好得多。其意境深沉且能气定神闲,给人以多思、静谧而辽远之感,语言也显得精到和老练。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几乎超越了“性别写作”的藩篱———这是需要特别指出的。“女性写作”在当代中国诗歌的格局中十分丰富,但也有问题。比如过于极端的、概念化的“女权主义”写作;过于“女子气”的“撒娇”式的写作,历来都多遭诟病;比较好的是倾向于“智性写作”的一脉,但是智性写作所强调的“去性别化”,有时也会导致作品本身的晦奥和干涩。钱利娜的诗既不撒娇,也不非常女权,也不过分强调智性,相反,它们很好地平衡和综合在了一起。让人读了以后非常舒服,觉得架子没有那么大,写得很朴素和内在———像她自己说的那样,“细节”写得尤其纤细饱满,语言上又有自己的东西。

  关于她的诗歌,我主要谈三点,一是关于深度的问题。钱利娜诗的深度源自其对于生命主题的把握,这点可以说是自觉且处理得恰到好处。尤其第一辑中,围绕的多是“生与死”的命题,不少诗甚至正面地写到了死亡。比如开篇的《黎明》一首,用了平息凝神的沉思默想,写对死亡的体验与预感。早晨醒来仍沉浸于昨夜的梦境,“在一片睡眠的海洋中/靠了岸,没来得及抱一抱/在梦中出现的事物/天就亮了”,语言十分简洁,但很有效,立刻生成了一幅“达利式”的原始而苍茫的图画,当然,也很类似于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梦中情景。接下来写的是“生”的“存在感”———“每天都有鸟叫着/它总是给的太多,没有人/能日复一日,像它一样/遗弃自己的名字,为相似的晨光/唱同样的歌”,早晨的活力、生气,醒来时的“存在感”,“我在”的强烈体验,将梦幻与现实的描绘引向了哲学寓意的彰显。接下来就出现了“死”———“不远处,出丧的队伍被长号和鼓声带领着/正牵引死者重温故土/亲人们发出准备好的哭泣/像沿路种植的银桂/一阵风过,就洒了一地……”在极短的时空关系中,以超现实的笔法给我们设置了从日常起居到哲学处境、从此岸的“我在”到彼岸的终极思索的迅捷通道,一个关于生死的基本的哲学命题悄然跃于纸上。

  另一首 《一本书上的两个名字》,让我想起了博尔赫斯的名作《迷宫》。在那首诗中博尔赫斯书写了“两个博尔赫斯”,一个生者,一个死者,互相寻找,最终将重合为一个,那时即迷宫的揭晓和命运的彰显。钱利娜的诗让我觉出了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最后两段———“是两座青山,第一页,略高处是我/翻过去,就是你”,这种人生经验的设置,与博尔赫斯的方式十分相近。“一个山头/高一点,越过密密麻麻的孤坟/看着另一座山头”,这座山和那座山之间,就生命之本质来说,最终也即是这座坟和那座坟之间的关系,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生者和一座坟墓的关系。它们之间会互相致意,产生着终极意义的追问和提醒。这样的作品说到底,已完全超越了各种抒情性的“性别书写”,奔赴的是一个纯粹哲学的智性主题。

  现在很多诗人的写法是比较喜欢采用对话的形式———对传统、与经典诗人的诗句“互文”和对话,而钱利娜的诗基本上是限于“独语性写作”。通过这样的安排,她语言具有了根性和一定的谱系感,她试图打通自身与中国传统诗歌之间的某些内在关联,这种尝试应得到肯定。

  当然,过于强烈表意诉求,会导致意义的过于外在与裸露,这可能是钱利娜诗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弱点。但也有处理得好的,如 《白桦林》,这首诗相比于其他一些主题过于直白和强烈的诗,反而更为丰富和美妙。表面上是写白桦林,但实际却散落到白桦林中的小花、落叶、“我”手中的刀和摊开的双手,是枉顾左右的。当她把目光游移在白桦林中其他的事物上,反而使怅惘或者茫然的情绪,在不经意中表达得更为丰富和细腻、敏感和充分。

  的确,无论就生命体验的深度,还是语言的质地,无论是细节的经营,还是抒情表意的策略方面,《胡不归》都有自己独到的东西。

  (《胡不归》钱利娜/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