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流水线”不能稀释经典的味道(许旸)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03日14:50 来源:文汇报 许旸

  童书出版量多了是否意味着好作品增加了?什么样的文学能够为孩子带来养分?业内人士直言——

  “流水线”不能稀释经典的味道

  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度我国出版的童书品种逾4万种,年发行量约4.6亿册。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上书城,少儿读物码洋销售占比均位列前三。有专家注意到一个现象:近十年来,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中,童书每年同比增长率达9%,高于出版业整体5%左右的增长水平,成为拉动图书市场的主力之一。

  对于中国的出版界来说,儿童书的出版量大幅上升,是否意味着好作品也随之增加了?有业内人士直言:优秀的、尤其能够成为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依然非常少。出版门槛一旦变低,图书缺乏孕育的过程,也就少了打磨与沉淀。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直指病症:“如果只是找来名人推荐、一片赞誉之声,加上题材重复、拼凑出版等快餐现象,这些都将不利于儿童经典读物的产生。”

  经典作品写作绝非母鸡下蛋一天一个

  时下的图书市场,国内写手出版的儿童文学书籍真可谓不少,“忽悠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作家梅子涵感慨:有的写作者第一次出书,就在封面打上“经典儿童文学”。编辑彭学军也有同感,“我在少儿出版社工作时,一位年轻作家先给了我10本系列书稿,然后准备再出另一系列8本,如此高产、不假思索的写作令人担心。”彭学军说自己最后只能直言相告:“写作先暂时放一放,多读书吧。”

  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争相角逐童书市场,快餐化的市场投放方式正大量消耗为数不多的儿童作家创作资源。一位出版界前辈不无担忧地说:年度选题中的几百个选题,往往聚焦在少数畅销书作家身上,但经典作品写作绝非母鸡下蛋一天一个,而是需要潜心思考沉下去创作。

  武汉作家协会主席董宏猷认为,经典是长销的,乃至畅销,但畅销的并不一定是经典。将畅销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这本身就应理性看待并校正。他认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建立儿童读物的美学体系,“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儿童阅读的经典?尤其要警惕这样一种伪命题:发行量大就等于孩子喜欢。”

  从儿童的角度呈现想象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能够为孩子提供真正的养分,并受到市场青睐?

  塑造过经典人物“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曾一头扎进资料室研读大量少儿诗歌,也做过托儿所保育员,“当时有个小朋友指着月牙说,这是太阳公公剪落的指甲。我很受震动,琢磨着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去展现他们无拘无束的想象与童心。”

  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会放下文学的尊严。无论是高龄“顽童”任溶溶1956年发表的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还是被誉为天才型儿童文学作家的孙幼军,他们的作品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对孩子心理的到位把握、精准揣摩,并以儿童思维特征开展讲述。这样的故事并肩站在小朋友身边,培养出了美好情感,自然而然,启迪了幼童心智。

  儿童文学的奥秘,当然应该让儿童喜欢,符合其趣味,又能让他们自觉地有所提高。

  不妨温习人类教育领域经典的“跳一跳”理论——优秀的儿童文学一定不是落在地上的果子,让幼童俯身捡起;而是帮孩子站在树上,仰头跳一跳,才能够到并摘下果实。

  张之路认为,好的儿童文学饱含人文主义情感,能打破少年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壁垒,引导双方彼此沟通理解,共同提高素养。

  致敬经典离不开良好生态

  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如何向经典一步步靠近?在儿童文学评论家李学斌看来,一是出版氛围,“浮躁绝对要不得:号称写一本不行,写两本,两本不行,写一套;有的作家一出手就是一套,还是长篇。不是不能写长篇,但有的写作者连短篇基本功都没练好,谈何出好作品?”二是作品评价机制,“经典不是文学教授命名的,而是需要时间的优胜劣汰,让经典水落石出。比如在美国,优秀作品推介有严格体制和标准,推荐人往往是独立书评人,他们不拿出版社工资或折扣,用相对理性的良知来评判作品,这值得我们学习。”三是推广,目前学校里的经典推荐往往是出版社行为,但经典价值最大化离不开学术行为、教育行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