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学想象力与秩序化知识的突破(夏维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03日14:25 来源:吉林日报 夏维波

  文学想象力是一种心灵能力,更是一种心灵知识的状态。创意的种子要萌动发芽,就要冲破心灵的板结土壤。

  秩序化社会与秩序化的知识。秩序化是人类发展的社会性诉求。人类的实践交往过程,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秩序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属性也便形成,故云“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秩序化知识的形成过程。神话是人类秩序化早期知识,氏族图腾是早期人们秩序化想像的产物。历史知识是秩序化知识的再生产,伦理知识是生命本身的秩序化知识谱系,这一点中国最鲜明。神学与哲学其实都是在建立一种秩序。个人也生活在秩序化的知识之中。

  想象力艺术与秩序性知识的打破。秩序和秩序化知识的建构过程是通过想象力实现的,如一种社会图景的想象,以及伦理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形成;而秩序与秩序性的解构过程也是通过想象力完成的,如新的社会知识与新哲学知识的建立。想象力也是打破知识秩序,重建知识秩序的能力。有创意的艺术世界的建构,是通过想象力实现对秩序性知识打破与个体化知识的重建。

  艺术想象力与文化最近发展区。艺术想象力的实现也需要一个最近发展区,这个最近发展区就是民族文化中的想象力。艺术想象力不是拍着脑袋完成的,它必须有个“前结构”。没有道教的求仙文化,就不会有李白的“仙国”;没有道与佛的知识表象,就没有曹雪芹的甄假宝玉创生于佛之三身和道生虚实;没有汉赋的主客问答、没有禅宗的水月意象,就没有道教羽化成仙;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有学者讲“黄州成就了苏轼,苏轼也成就了黄州”;深推之,这不是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黄州,而是一个文化的最近发展区和文学想象力意义上的黄州。文化中的想象力因素,常是文化秩序性知识的对立因素。文化发展需要有异质性因素,如果中国只有儒家文化知识,恐怕就没有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高度和厚度了。就一个作家的知识积累来说,也需要有与文化秩序性知识相对立的异质性知识。如唐朝人处于多元异质文化共存的知识谱系中,唐人的想象力就异常丰富。没有与传统知识相对立的现代性知识,就不会有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

  艺术想象力与知识的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冯友兰把中国哲学分为经学时代和子学时代,推而广之,知识发展也在这两个时代中递变。知识的经学时代就是知识的秩序化时代,即一元化知识统治的时代;知识的子学时代就是多元文化并生、多种知识体系交融碰撞的时代。知识的子学时代会孕育着文化想象力。春秋、魏晋、盛唐、五四、改革开放的时代都是知识的子学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秩序性知识被打破,新的知识因素融入,新的个体化知识有了建立的土壤;许多个体化知识的壮大繁荣,就会碰撞出许多个体化的艺术世界,形成一个艺术创新的时代。经学是子学的秩序化。子学精神是对经学秩序的打破。在尊孔的时代,提倡新子学很有意义,但关键是发扬子学精神,而不是单纯的整理国故,把子学做成经学。

  教育的秩序化知识与想象力困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社会本位、知识本位和人本位的阶段,但有时是三种取向交织共存。社会本位的教育,自然带来社会知识和心灵知识的秩序化。儒家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就会形成秩序化的知识。知识本位的教育,强调知识的独立性,注重知识的体系化和结构化。其本质也是培养对现有知识的认同能力,这种教育形成有关自然知识的秩序化,布鲁纳的教育观就是如此。人本位的教育,就是强调人的发展,强调个人经验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教育有助于形成一种给予个体主体性的非秩序化知识,这种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想象力。

  教育需要完成秩序化知识的再生产,否则文化无法传承,布迪厄批判的教育再生产其实也是秩序化知识的再生产;但教育也需要完成非秩序化知识的再生产,否则文化就无法创新,就不会有一个民族想象力的再生产。目前中国的教育,受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工业化知识模式的影响,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秩序化知识的认同,而缺少对基于个体的非秩序化知识的培养,想象力教育处于困境。

  创意写作与非秩序化知识的建构。秩序性文化和秩序性知识不会建构出时代想象力,一个作家的创造力主要是基于个体的非秩序化知识,如个人对历史的理解,个人人生经验、自然经验、心灵世界丰富程度等。非秩序化知识经验非常强烈的人,就会焕发出艺术创作力。如古代的庄子、李白、曹雪芹、蒲松龄,现代的鲁迅、郭沫若,当代的莫言、于华等。

  创意写作主要应建构培养对象个体的非秩序化知识,否则似乎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文学理论、文学史的知识客观上是有关文学的秩序化知识,它会无助于作家建构自己的非秩序化知识,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非秩序化的知识,但如果把它纳入秩序化的知识结构中认知,它也会变成秩序化的知识。写作概论、写作技巧等性质的知识更是一种秩序化的知识,对非从事写作者具有扫盲和普及意义,但对创意写作无大帮助。

  创意教育的实施过程应重在非秩序化知识的交流。有创意的文学世界是一个非秩序化知识的世界,是一个创新的想象世界。非秩序化知识的持有者彼此碰撞交流,有助于拓宽和建构非秩序化知识构成的世界。这种交流无论是作家之间,还是作家与其他非秩序化知识的持有者之间都是有益的。

  阅读与模仿都有助于非秩序化知识的交流。基于创意写作的阅读,有助于在非秩序化的知识世界中寻找陌生化知识刺激,以打破自己固有的秩序化知识。模仿也有助于形成创作的前知识结构,模仿是走向创新的前提,五四新文学、新时期文学的发生都借力于一次整体模仿。写作的创意时代早该到来了,就以老庄那样的姿态大胆走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无”不是没有,而是对一种秩序状态的解构与超越。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