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年画:不仅仅是年的画——从朱仙镇木版年画说开去(王亚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2月23日00:12 来源:人民日报 王亚军

  和合二仙

  六子送福

  满载而归

  马上鞭

  年画之于新年的不仅是年味儿,更是沉甸甸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河南开封朱仙镇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 河北武强、四川绵竹等,作为知名的年画地方流派与集销产地,其木版年画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传承好这些饱含“民族文化DNA”的民 间美术形式,值得探讨。

  悠长的历史

  年画孕育于唐,成于宋,历经元、明、清诸代,不断发展充实。

  民 间对年画中门神、灶神的崇拜信仰,可以追溯至殷商。最迟在汉代,门神、灶神已形成艺术雏形。至隋唐,门神题材糅进了儒道释的文化色彩,且显露出世俗化的端 倪。唐末、五代,具有年画内涵的绘画虽然不乏佳作,但未能形成独立画种。直至北宋,城市的繁荣和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以及世俗文化生活的勃兴,为年画的发 展提供了生存土壤。特别是雕版印刷技术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年画广泛传播的基础,木版年画得到发展,进而形成年俗。

  北宋年间,年画作坊和 经营“纸画儿”的“画市”涌现,不仅民间作坊遍布,京城也有官坊印刷,木版年画的发展成为必然。宋《东京梦华录》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 版、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由此可见,当时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及周边朱仙镇等地木版年画的印刷及销售盛况空前。事实上,为保障大都市 的年画需求,朱仙镇几乎是家家户户做木、制版、制色、造纸、印刷、售卖,分工明确,开馆舍店铺、搞长途贩运生意兴隆。

  北宋灭亡之后,自开封勃兴的木版年画形成了两大发展区域,南方以南宋都城临安为中心,逐渐向苏、闽、粤等沿海地区发展;北方以金都平阳为中心,向陕、冀、鲁等地区扩散。

  元代,元曲对于戏曲年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映男耕女织的“耕织图”等题材进一步发展。至明代,手工业的兴盛极大促进了年画作坊的繁荣。据记载,当时朱仙 镇从事该行业的多达300余家,大商号招收工人过千,雕版几千套,木版年画远销各地。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驱魔逐鬼的门神、钟馗的信仰日渐淡化,盼望五谷 丰收、百福临门、子孙昌盛的思想日益浓厚,寓意吉祥的年画题材得到发展。

  清代,木版年画不但开始吸收、借鉴西洋版画技法,还与戏曲、文 学、音乐等相互渗透,形成了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南北两大木版年画市场。清代中期,朱仙镇的部分商号迁入开封发展。清末,以石印机器印制的月份牌兴起, 对木版年画构成了冲击。木版年画重回门神、灶神等众神题材,日趋萧条。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发布《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大量歌颂 新社会、新生活、新思想的题材画样涌现。河南开封市组织民间艺人成立了木版年画制作社。改革开放后,朱仙镇政府还成立了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等机构,先后 挖掘、整理出200余块年画老版,重新印制老版年画300多套,并编印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精选》等,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艺术的奇葩

  具有独特地方色彩和淳朴风格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鲁迅先生曾大量收集朱仙镇木版年画,并评价道:“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 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细巧雕琢。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

  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但用色对比强烈,线条粗细反差大,还常常阴刻、阳刻交错,纯朴、厚实、健壮的艺术风格显露出中原文化特色。从人物造型而言,朱仙镇木版 年画往往“头大身小”,装饰效果浓厚;人物面部形象一般不打“红脸蛋”,看起来自然和谐。动物造型艺术处理更加自由,如老虎的形象,传统民间工艺常处理为 “黄老虎”或“红老虎”,朱仙镇年画则创造性地处理成“紫老虎”,且赢得了赞誉。

  木版年画题材繁多,朱仙镇木版年画也不例外:第一类是 神祇画,如灶神、天地神、门神等,最多的是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的门神;第二类是历史故事画,以民间传说、演义小说、戏曲故事为刻画对象,构图饱 满,不用背景,以人物表情动作展现故事情节,单纯而富有感染力;第三类是吉祥年画,多为娃娃、仕女,人物形象朴素、无媚态,生活气息浓厚。

  制作上,从画稿、雕刻、制色到印刷、装裱,朱仙镇木版年画约需要二十几道工序,采用木版与镂版结合,水印套色,先印墨线,而后印色。印版多采用吸水均 匀、硬度适中、经久耐磨的梨木为原料,经过热蒸、火烤、上油等工序成为“熟版”后再经人工雕刻而成。古代雕版不但线条优美,而且版边上雕刻有富有韵律的花 边纹饰,仅雕版就已经是绝美的艺术品。

  发展的道路

  “美名在外,度日如年”,是目前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真实境况。虽然各级政府对其进行了多年的政策扶持,但目前整个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制规模仍不大,市场需求量小,同时掌握雕版印刷技艺的艺人也越来越少,传统的矿、植物颜色磨制方法已鲜为人知。

  究其原因,一是从业动力不足,目前朱仙镇从事木版年画制作的仅剩下天义德、万同、天成、曹家等不足10家作坊,老字号能坚持长期开门营业的仅两三家,多 数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二是创作、经营模式陈旧——内容陈旧、固守传统版本和制作工艺,无法形成大众化消费市场;小作坊经营,自我宣传缺位、经营被动, 各字号发展定位不明;粗制滥造的情况普遍存在,使传统民间工艺的价值缩水。三是学术研究和学术互动不够,关于木版年画的学术研讨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不能深入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改良及发展策略。

  “缺了精神食粮的年画,过年就没有年味。”过年贴年画,依然为人喜爱,关键是提供什么样的 年画、什么内容的年画。传承与创新应相辅相成。这既需要考古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将最优秀的民族文 化传统原汁原味地保护下来,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比如找回或复制散落民间的史料雕版、建立博物馆等,也需要艺术工作者、艺术经营者等潜心于创作 和经营,更需要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从而形成合力、激发活力。

  年画之所以成为民众的所爱、春节的“宠儿”,关键在于它的草根性。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杨柳青、桃花坞等地已开始细分年画市场,传统年画销农村,创新年画销城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谈到如何让朱仙镇木版年画“活”起 来时,也强调了两点:一要把艺术还原成文化,把艺术功能转化为文化功能;二要从传统市场进入现代市场,让民间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简而言之,木版年画的发展 离不开立足于地域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创作、经营。

  作为独立画种的年画,不仅仅是“年的画”,表达的也不仅仅是年的期盼。年画中,有与天地的交流,有对历史的回望、对祖先的怀念,有人们趋吉避凶的愿望,这些根植于中国人心灵深处和中国文化深处的艺术表达,是传承和发展年画的基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