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打开窗子,春意盎然(何向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2月16日09:11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何向阳

  从新文化运动算起,新诗诞生快一百年了,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百年,诗歌与生活同样波澜壮阔。中国新诗与迈向现代化的百年中国同步前进,从未落伍,而且在多数时间里是走在前列的。其间,不断有人加入进来,壮大了诗歌创作的队伍,他们成为中国现实生活的书写者和人民内心世界的倾诉者。他们的作品记录了中国前进的步伐,同时成就了新诗的历史,展现出诗歌在这个古老国度的活力。

  诗歌从一开始出现就首先为普通大众所使用。在出现专业诗人之前,人们就用诗歌来记录生活、倾诉情感。比如《诗经》中的诗篇,我们已无从知晓作者的名字,但是却留传下来,永久为我们所吟诵。在当下,我们同样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找到并依靠诗歌这样一种文学样式,来诉说自己的内心生活,比如余秀华、许立志、郭金牛、郑小琼、红莲、梁书正、老井、笨水、小西、芒原、曹利华等人。

  这些诗人来自不同的社会角落,有农民、工人、地质队员,有民警、理发师、打字员……他们都来自基层,来自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甚至是坎坷的生活经历。但无论经历了什么,他们都保持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于艺术的热情。他们通过诗歌来倾诉生活的点点滴滴,将个人的渴望和情感打开,试图让这个世界更多的同行者了解。

  这些带有泥土与青草气息的诗歌为我们这些阅读者、研究者打开了一扇扇窗子。打开窗子,看见盎然的春意。这种春意来自他们诗歌中所呈现的鲜活经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写作者们身上所具有的朴素情感、顽强活力。他们的诗之所以受到关注,虽然和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这些诗写出了生命本身的强大力量,传达出植根于现实、来源于生活的朴实情感。

  有力地表达生活,直击人类情感的文学作品,是会受到人民的欢迎的,这是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一真理,如今仍然为余秀华、许立志们所证实。他们写诗,并不一定要进入文学史,而只是想朴素地写出生活中的喜悦和疼痛。这些诗人,就在生活第一线,是人民大众的代表。他们以诗歌来表达心声,也让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人民的诉求与愿望,让我们更深刻地思考诗歌在新传播生态中如何更好地建立与人民日常生活情感的联系、诗歌如何表达人民意愿心声等重要艺术问题。

  当然,这些诗歌并非完美,在如何超越一己生活经验、抵达更为广阔的对于时代、社会的认识上,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他们还刚刚起步,相对于苛求,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支持,是生活上的关心,是创作上的引导,是更多读者能静下心来阅读。我们也应该抱着一种认真、友善的态度,对这一诗歌创作现象与诗歌传播方式进行探讨,促进诗歌更加繁荣发展。

  因为有诗,我们看到了农民、民警、工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坚韧的生命观。所以我们要感谢这些诗人的出现,他们看似不够完美却真实朴素的书写,对于我们既有的美学观念和相对板结的批评标准同样构成了挑战。“打开窗子”是如此重要,这些诗人诗作也许在以一种诗的方式在提示我们,评论的打开与革新,可能也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