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美丽乡愁背后是悲伤(金敏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2月15日10:28 来源:深圳商报 金敏华

  《找不回的故乡》打捞飘零的中国传统乡村秩序

  美丽乡愁背后是悲伤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于湖南一个闭塞乡村,从6岁到16岁近10年,经常以砍柴过活,故长大后以此笔名纪念童年生活。 (资料图片)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于湖南一个闭塞乡村,从6岁到16岁近10年,经常以砍柴过活,故长大后以此笔名纪念童年生活。 (资料图片)
▲十年砍柴亲笔诗作:“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资料图片)  ▲十年砍柴亲笔诗作:“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资料图片)
▼《找不回的故乡》封面这张照片,是十年砍柴2014年年初回湖南老家时拍的老屋落雪图。 《找不回的故乡》 十年砍柴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年12月 定价:32.00元  ▼《找不回的故乡》封面这张照片,是十年砍柴2014年年初回湖南老家时拍的老屋落雪图。 《找不回的故乡》 十年砍柴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年12月 定价:32.00元

  深圳商报特约撰稿 金敏华

  邵阳士子李勇,即“十年砍柴”,曾著《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描述自己那种“想回去但却回不去”故乡的“个人感觉”,新作《找不回的故乡》则通过风(南风)土(热土)人(斯人)情(乡情)四大主题,试图寻找、打捞、拼接一个“客观的湖南乡村”。

  书里钩沉出许多湖湘大地养育的人物,时间跨度从开篇的理学开创者周敦颐,“他为中国一千年来的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前,所写的乡贤嘉行,有写进官方史书的名人,但更多的是“被遮蔽的历史”和“被遗忘的小人物”。

  作为十年砍柴“乡前辈”的于建嵘说:“作者打捞他的故乡那些消逝的人与事,或许可以触动我们去思考:今天发生在中国大地特别是广大乡村的一切,是有来由的。历史就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无法切断。我们打捞乡村的往昔,也就能够更加清楚我们乡村的出路在哪里。”

  拼接千年乡村秩序

  “1989年的9月,我揣着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裤衩里缝着妈妈塞好的700元钱,搭汽车到邵阳市,坐火车到长沙,然后换火车走京广线到郑州,在郑州再倒火车顺陇海线往西,历经三天两夜,在一个阳光很灿烂的秋晨抵达了距离故乡近2000公里的兰州。从此,我开始了漂泊在异乡的岁月。”十年砍柴在《找不回的故乡》后记中这么写道。

  因为不甘心自己与故乡“相互遗忘与疏远”,于是他开始了打捞故乡旧影的追寻历程,但他不想停留在“湖南出了很多牛人”这样“浅薄认识”的层面,“我不想重复说这些,我想讲那些大人物没有出来之前,在故乡的那些事——是什么样的偶然因素让他们能够走出来”。

  十年砍柴以邵阳乡贤,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何廉为例,“他和蒋廷黻都是留美博士,和蒋廷黻一样,我们关注的都是他们后来的成就,但他是怎么走出来的?比如他年幼的时候,家里是只有几十亩地的小地主,供养孩子读书很难,所以是何家宗族的基金供,等到他到长沙读雅礼中学的时候,家族供不起了,就由教会供他。因为雅礼的教会背景,他和蒋廷黻才得以去了美国。蔡锷也是,早年家里很清贫……农村的精英很多,他们能出来,是因为总有人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为什么要帮助他,怎么会碰到这样的人,当时的民间是什么样的机制让这些人才没有被浪费?可能有家族的,有宗教的,还有士大夫,比如当年的湖南按察使,也就是今天的政法委书记黄遵宪,他在时务学堂的时候,跟才16岁的蔡锷聊天,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勉励他。这在今天是很难想象的。”

  虽然重点搜寻的是以邵阳为主的湖南那方水土的细枝末节和吉光片羽,但十年砍柴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湖南。回望过去的100多年,“有外敌有内乱有饥饿有瘟疫。但就在这样的乱世,有那样的人走出来,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东西,老家上千年延续的秩序有没有可取之处?现在再不打捞、再不记录,可能下一代更没有人知道曾经的乡村是那样的有活力。随着人口大量的进城和乡村老人的离世,我要赶在一个一个自然村消失之前,把这些东西写下来。”

  找寻心灵的故乡

  于建嵘把十年砍柴的这些文章称为是“一位离乡游子饱含情感的寻路歌、招魂曲”,“从这本书我读出了浓浓的黍离之悲,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他直言,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故乡的人。

  这位一直关注今天的中国乡村现状,长期从事农村研究的学者提醒道,“这本书让人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近代以来特别是社会大流动以来,我们的根在什么地方,心灵的故乡在哪里?”于建嵘认为,十年砍柴写的故乡是指乡村社会,有土地,有他的生存环境、亲朋好友,有他心灵的东西。“今天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在高速向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和网友的亲切交谈可能比邻居还多。今天的‘故乡’要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它是一种心灵的认同,你的故乡可能在网络的群里。”

  专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雷颐“始终觉得中国的农民没有历史”,“他们自己很少写文章,都是外来人、城里人、知青给他们写,或者一些工作队按照上面的指示写”,所以当他看到十年砍柴的书时“很兴奋”,“这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孩子写的关于乡村的日常生活,当然他的成长记事还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更注重以前的,包括怎么缝衣、怎么记工分……”雷颐认为,现在关于知青的回忆录还不够,而关于“回乡青年”的回忆录则几乎没有,这是巨大的历史叙述过程中的落差和不公平。十年砍柴的“这本书让我们关注乡村,关注乡村的变化,为什么乡村会凋敝,为什么发达国家乡村不是如此?……”

  在《找不回的故乡》一书的序言中,于建嵘说他从十年砍柴的这本书里,“读出来这样的感觉,为什么生活在美丽山水中的父老乡亲不能远离悲伤?对他们而言,美丽山水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爰得我所’的乐土?”他继而慨叹,作为一个出生在乡村的知识分子,有责任去寻找那些往昔的片屑。“今天已经远离战乱和饥饿的我们,也只有记住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那些故事——尽管许多故事是悲伤的,并从此出发,才能找到那真正的美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