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2014年理论批评:构建“说真话、讲道理”的文学生态(李云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2月11日09:27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云雷

  新观察·年度综述

  2014年理论批评:

  构建“说真话、讲道理”的文学生态

  □李云雷

  2014年,文学批评一方面对最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做出及时的分析与评判,一方面也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述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对最新发表的重要作品的关注以及青年批评家的成长等问题,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讨论。

  2014年,中国文学批评持续前行,一方面对最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做出及时的分析与评判,一方面也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习近平总书 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 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包含着丰富的含义,为今后文学批评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文艺报》专门开辟专栏,刊发了张炯的《坚定人民文艺的光辉历史 导向》、白烨的《“为人民”:创作的中心与文艺的轴心》、徐贵祥的《引领时代风气 彰显信仰之美》、郭文斌的《一次关于中华民族的“护生”行动》、梁鸿鹰的《铸造灵魂 评论有责》、施战军的《努力促进更多精品力作涌现》等一批学习体会文章。《解放军报》连续刊发三篇评论员文章《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不能当市 场的奴隶》《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其中指出,“文艺工作者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 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 自觉行为,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自2014年1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人民日报》共同开设《文学观象》栏目,吸引了学者、作家的广泛参与。该栏目就我国当前文学发展中的重要 现象、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以对话形式进行探讨和辨析,刊出了《文学不能“虚无”历史》《文学,请回归生活》《重塑文学的“真”》《文学是民众的文学》 《文学关乎世道人心》《文学遭遇低俗》《时代巨变中的文学命运——在法兰克福大学文学院的讨论》等20多篇文章,直面当前文学创作中的深层问题,在文学界 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揭晓,孟繁华的《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鲁枢元的《陶渊明的幽灵》、程德培的《谁也管不住说 话这张嘴》、张新颖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沈从文传统的回响——〈活着〉〈秦腔〉〈天香〉和这个传统的不同部分的对话》、贺绍俊的《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 等5部著作获得理论批评奖,不仅代表了近年来文学批评的最高水准,也为当代文学批评开辟了不同的路径。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2014年,关于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的讨论持续升温,这既显示了当代评论家的自信与自觉,也展示了这一命题的价值与阐释力。雷达在《从“乡 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对“作为对社会生活的表现、想象与建构,乡土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履历。在表现城市化产生的复杂社会问题和各 种价值断裂时,乡土文学正在积极书写、建构和谐社会中新的道德、信仰和美学新秩序。”张颐武在《中国故事:命运与梦想》中指出,“中国故事是当下全球和中 国本身所关切的。一方面中国30年来的变化使得中国故事有了更为重要的含义。另一方面,当下中国本身也需要对自己的故事进行叙述、阐释和理解。中国故事一 方面当然是对于中国的想象和表述,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现实本身,所呈现的丰富和复杂的情境。”霍俊明在《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与“本土现实”》中强调如何 “将日常生活转化为文学”,他认为,“文学的现实感所要求的是作家一定程度上重新发现‘现实’的能力,甚至是超拔于‘现实’的能力。所以,处理正在发生的 ‘现实’对于作家而言无异于一次巨大的冒险和挑战”。可以看出,“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是当前中国文学的一种新主题与新趋势。

  2014年,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讨论,《文艺报》开设“文学如何表述现实”专栏,刊发了李敬泽、梁鸿鹰、李洱的《如何确立文学对现 实的有效表达》、孟繁华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与超越》等文章。王德领在《现实不仅仅是“问题小说”》中指出,“如果我们把现实定位为‘问题’的堆积地, 就永远不会写出伟大的作品,因为,现实不仅仅是问题的丛生场所,而且有它内在的逻辑和秩序,有它的丰富性和驳杂性。” 刘大先在《现实感即历史感》中认为,“任何一种现实都是在历史中的现实,它要求个体超越与战胜自己的有限性,以人格挑战神格,摆脱褊狭的历史感——这种历 史感下的叙事如同美杜莎的眼睛,让触目所及的现实僵化枯死,一方面立足大地接地气,另一方面要有飞升的愿望。”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当代文学经典化等问题,也得到了关注,吴义勤的《“经典化”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刘锡诚的《1982:“现代派”风波》、 岳雯的《不彻底的改革和理性的抒情——重读〈沉重的翅膀〉》、贺仲明的《论当前文学人物形象的弱化与变异趋向——以格非〈江南三部曲〉为中心》、余夏云的 《重写现代——“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的阅读与反思》、张定浩的《爱和怜悯的小说学——以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为例》等文章,都从不同角度触 及到了这些问题。

  当代文学批评的前沿问题

  2014年,最新发表的一些重要作品得到了评论界的关注,陈晓明的《〈老生〉:告别20世纪的悲怆之歌》、胡平的《〈来生再见〉:战争与人的雄 奇诗篇》对贾平凹、何顿的新作做了深入分析,汪政的《价值、知识与话语》、王干的《不老叙事人的青春逆袭》、项静的《想象大地上的陨石》则分别对刘醒龙的 《蟠虺》、王蒙的《闷与狂》、宁肯的《三个三重奏》三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评析。2014年,“70后”作家的长篇写作成为文学界的一个焦点,徐勇的《全球化 进程与一代人的精神自救——评徐则臣的长篇新作〈耶路撒冷〉》、梁鸿的《“后文革”时代的忏悔与生活——读〈认罪书〉》、孟繁华、唐伟的《看到他们曾经看 到的世界——评李浩的长篇小说〈父亲简史〉》、贺绍俊的《以赏识故事的方式书写世俗人生——读东君的〈浮世三记〉》等文章,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做了及 时而深入的评析,让我们看到了文学批评的介入能力。

  李冰在《关于报告文学的卮言散议》中分析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以及两个效益、两种价值等问题,指出,“作家要正确处理好义利关 系,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自觉做到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服从社会价值。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格调,抵制低俗 之风、逐利倾向。这不只是报告文学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文学界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何建明在《〈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创作谈》中指出,“我写《南京大 屠杀全纪实》一书,最大的创作体会是:假如和平是我们永远的追求,那么牢记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必定也是我们不能动摇的信仰。”李建军的《伟大中国的 美丽书写——读〈胡平的瓷上中国——China与两个china〉》、于雪飞的《纯净的精神力量——读报告文学〈天路上的吐尔库〉》、路平的《跨越自己 向梦进军——魏锋〈春天里放飞的梦想〉读后》等文章,也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进行了评论。

  在散文方面,随着李零《鸟儿歌唱》、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韩少功《革命后记》等作品的发表,关于“学者散文再崛起”的讨论也成了文学界的一 个热点,顾文豪的《真话让世界陷于尴尬》、余亮的《徐志摩的浮云和奥威尔的暧昧——评刘禾新作〈六个字母的解法〉》、陈冲的《历史不是由亲历者写成的—— 读韩少功〈革命后记〉随想》等文章,从不同角度切入了历史与问题的讨论。

  2014年,著名诗歌评论家陈超、打工诗人许立志自杀身亡,在诗歌界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陈福民的《诗歌不需要被原谅》、霍俊明的《陈超:用 诗歌与时间和脆弱抗争》,以及秦晓宇为许立志编选的诗集《新的一天》的序言,不仅是对两位诗人的纪念,也让我们看到了诗歌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可能性。

  近年来,“非虚构”的创作态势蔚为大观,而且理论上的思考与探讨也持续不断。2014年,何平的《非虚构写作:事先张扬的文学态度》、李德南的 《非虚构:面对真实还是面对文学?》、陈丹燕、张莉的《非虚构写作是一种“照相术”吗?——关于非虚构女性写作的通信》、王璐的《关于“非虚构”文学的一 些思考——兼评〈寻路中国〉》、刘昕亭的《谁的非虚构?什么样的现实?——2013年打工图书出版热分析》等文章,从不同角度对“非虚构”写作的理论与实 践问题进行了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文学及新媒体的崛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民日报》开设“网络文学再认识”栏目,从不同的角 度探讨评价网络文学的方法与标准,李敬泽的《网络文学:文学自觉和文化自觉》指出,“我们要放下两种傲慢与偏见,传统文学依靠思想和艺术品质对网络文学抱 有傲慢与偏见,网络文学背靠市场对传统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实际上,它们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它们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重要的支持和营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 健全的文学生态”,并探讨了构建评价体系、建立文学整体观等问题。南帆的《网络文学:庞然大物的挑战》、何向阳的《网络文学发展的系统工程》、邵燕君的 《媒介新变与“网络性”》也都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文学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新世纪文学引人注目的另一个方面,是一些新的文学类型的出现,比如科幻小说的崛起以及大陆“新武侠”的产生,黄灿的《作为宇宙的个体与作为个体 的宇宙——论〈三体〉三部曲中的张力艺术》、刘博的《与时代同步的基因科学幻想——读王晋康“新人类”系列科幻小说》、姚晓雷的《新世纪武侠:以“我”为 主的武侠新时代》、徐刚的《徐皓峰样本, 样本徐皓峰》等文章,对这些新的文学现象与作品做出了思考。

  新的力量在成长

  2014年,新的文学批评力量也在成长,吴义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第二辑收入刘涛的《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张 丽军的《“当下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金理的《青春梦与文学记忆》、刘大先的《文学的共和》、黄平的《大时代与小时代》、曾一果的《中国新时期小说的 “城市想象”》、傅逸尘的《英雄话语的涅槃:21世纪初年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论》、刘志荣的《此间因缘》、何同彬的《重建青年性》、李丹梦的《文学“乡土” 的地方精神》、张立群的《先锋的魅惑》、郭冰茹的《寻找一种叙述方式》等著作,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批评家各不相同的介入方式与批评风格。

  2014年,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评选揭晓,姜涛的《“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张炼红的《“幽魂”与“革命”:从 “李慧娘”鬼戏改编看新中国戏改实践》、杨庆祥的《历史重建及历史叙事的困境——基于〈天香〉〈古炉〉〈四书〉的观察》、王侃的《翻译和阅读的政治——漫 议“西方”、“现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体系的调整》、张莉的《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孙犁》等文章获奖。他们的文章从不同角度介入历史、现实与文学,展示了新 一代研究者的视野与抱负。

  2014年,海峡两岸青年作家评论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作协组织的“两岸‘70后’创作互评”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黄文倩的《人在“中 途”:读张楚〈长发〉》,石晓枫的《超脱而冷峭的日常叙事——读东紫小说》,彭明伟的《田耳的欲望之翼》,李丹梦的《记忆与历史——关于吴明益的〈虎爷〉 及其他》,沈庆利的《人生与“迷藏”——读许荣哲小说》,房伟的《幽灵海洋的塞壬之歌——读郝誉翔小说》,郝敬波的《沉浸梦境与选择清醒——对伊格言小说 〈噬梦人〉的一种解读》,欧阳月姣、邵燕君的《月球·西夏:“异托邦”叙事与“游牧”美学——解读骆以军》等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两岸青年作家与评论家之间 相互理解的意愿及其努力,以及新一代批评家的开阔视野。

  2014年的文学批评,面对新的现实与新的文学经验,在多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文学批评只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 和鉴赏作品”,只有“说真话、讲道理”,才能与时代保持血肉般的联系,才能有疼痛感与当代性,才能切入最为核心的精神命题,真正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学生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