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用奇幻意象拷问心灵杂音(黄国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28日08:0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黄国辉

  蔡晓航长篇小说《被声音打扰的时光》:用奇幻意象拷问心灵杂音

  仔细回想,与作家蔡晓航的谋面应该早有多次,但真正有言语交流,还只是在一次小范围的聚会上。言语间只感到他身上有一些北京人特有的冷幽默。在那次之后不久,我就看到了《人民文学》2014年第10期上他的长篇小说《被声音打扰的时光》。

  之前对晓航最熟悉的作品还是他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师兄的透镜》,当时他熟练的专业语言和智性写作模式深受推崇,赢得了很多理科背景的文学爱好者们的追捧。他的作品也以中篇为主,显示了他在这样篇幅内架构故事和文字能力的娴熟。与《师兄的透镜》相比,《被声音打扰的时光》虽是长篇,但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故事枝蔓和复杂因果,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他本人善于构建中篇的特长。但小说在挖掘内容深度、探寻人性本源、影射现实纷乱方面却由于这更大的篇幅而体现得更为全面深刻。

  看起来不累——这是我对晓航小说最直白的观感。线索清晰流畅,在情节上没有横生变故的设伏,在语言上没有引经据典的炫技,在叙事技巧上也不见各种乖张的解构。从卫近宇的再就业引出冯慧桐,再到日出城堡的纷争尘埃落定,社会现象的各种呈现铺就了“声音”来源之路,也铺就了小说所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冯慧桐耳朵里那种声音,篇中逐步交代,但其实从篇首命运多舛的苦瓜建筑那儿已能见端倪。貌似平淡无奇的开篇,一个造型怪异的城市建筑把小说气息捏成紧张的一团,那些扭曲的钢筋混凝土背后一出出见怪不怪的内幕,曾一度让我觉得自己即将陷入的是一场极端现实主义的文字官司,因为人的命运与这奇异建筑的养成相比必然曲折更甚,小说是否会就此走入现实的泥沼?然而正如晓航自己曾说的那样,他反对对现实无意义的重复摹写。他把故事适时地收回到卫近宇、秦枫这些人物的个人生活节奏中,用夸张的想象和极富巧思的语言,以个人生活为“透镜”,逐步放大其伦理价值和社会意义,一收一放之间,作家已完成了他对寄托于小说中的社会理想的阐述。

  从小说主题来说,“声音”是惟一的导引线索。单一线索的写作对长篇来说已是不易,但晓航把它延展得自然又不失跌宕,貌似平铺直叙中又能偶见异峰突起,充分显示了他在长期的中篇写作中所练就的张弛有度的故事构建能力。人物关系设计不复杂,清晰得你掰着手指头就能数清楚,但维系人物关系的性格和情感因素却如平静湖面下面互相缠绕撕扯着的水草,跳进去你就出不来。卫近宇的稳重自持和他内心的小宇宙,冯慧桐的放荡不羁和隐藏在高傲面具下的脆弱,秦枫的浪子心态和几近绝望时的救赎,楚维卿对爱情的执著疯狂和归于平淡后的恬静,一时如惊涛骇浪一时又如潺潺溪流,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又总能蔓生枝节。

  用简单线索勾勒大的小说主旨,这正是小说的难得之处。晓航擅用想象,而且他的想象直接大胆,影射精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被声音打扰的时光》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代读过的梁晓声的《浮城》。《浮城》中类似的情境出现在晓航笔下的日出城堡中,不同的是,晓航并未着力于对城堡闪耀在霓虹灯下的黑暗角落进行梳理,而是一针见血地直指城堡的精神支柱,那些极尽奢华的想象和意念造就了同样是极尽奢华的喧嚣世界,一出永不落幕的戏剧不是在演绎某一个人、某一个故事,而是演尽了整座城堡、整个世界的命运。无论是《浮城》中那座飘移的城市,还是《被声音打扰的时光》中一个独立于城市之外的城堡,都提供了供作者发挥、供读者想象的特殊空间,浮城中的人情冷暖和城堡中的日夜喧嚣,全都汇集发酵,气息弥漫。在小说极力营造的这种复杂气息中,作者所要表达和散发的,也正如小说中老人所言:“只有两门课,一门是‘生命的意义’,一门是‘真相传奇’。”

  晓航小说语言简单直接,富含哲思。如果说他已经脱出了《师兄的透镜》的窠臼,他却仍不时要加进一点理科生特有的作料,比如,将日出城堡的秘密联系上物理学“弦理论”,把小说点缀得更为真实深奥,似乎一切故事的缘起都来源于这个世界那些最隐秘处的自然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晓航的语言更接近于古龙的武侠语言,只是古龙的语言更精练更机巧更通俗,而晓航的更理性更深沉更耐咂摸,有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又有一些理念设伏上的故意为之,看起来好像每一句下笔之前都被他在心里默念过多遍。那些不太像生活中能出现的对白,比如卫近宇评价冯慧桐“似乎是这个世界中最让人疼爱的那个部分”,比如老人孩子禅机四伏的对话,让读者在情节延展中忽然感到心灵的哪个角落被轻轻地触碰了一下,但又即发即收,使这么一个具有现代语感的故事别有趣味。这不是生活中的对话方式,偶有惊人之语却脱不开生活的藩篱,而且每每对这些充满理性美的语言进行回应的,往往又都是粗鄙不堪的市井腔调。追求之美对位生活之俗,可见晓航在写作中也一直在靠近生活现实和抽离到客观理性的层面间不断游移,进一步强化了小说的奇幻现实主义特色。

  “他们的城市一直在蓬勃发展着,他们的城市充满希望又时有绝望,他们的城市日新月异,又常常土崩瓦解;人们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他们或者痛苦或者欢乐地活着,每一天都有新的生活新戏剧上演;人们咒骂这里,热爱这里,他们在这里灭亡,又在这里重生。”小说的结尾更像是一个智者在戏剧舞台上的台词,平淡又高深,入世又出世,似乎再次拷问着潜存于这座城市和人心灵之中的那些纷乱的杂音。在这样一个虚幻的故事里,晓航把沉沦与救赎的主旨丝丝剖解,附着于声音之上,也借以传递着他的理想和思考。

  晓航笔下的日出城堡是有生命的,它每天都会有一个时空的错动,人们会在这个错动里理解别人,理解爱和自由。这其实就是作者的心声吧。看晓航的微博,最近又在改另一部中篇小说。这段“时光”之后,不免很想听听他的下一个心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