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语言的力量———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艺术(张宝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22日10:22 来源:人民政协报 张宝川

  古人讲:“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把立言与立德、立功并列为人生三不朽。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个产生了唐诗宋词两汉文章伟大民族的语言、特别是官方语言却变得平庸乏味,假话、空话、套话满天飞,充斥着我们的会议、讲话、文件、媒体,听起来读起来令人味同嚼蜡、昏昏欲睡、萎靡不振。

  从2015年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同事之间打招呼,纷纷用上了两个新词——“蛮拼”、“点赞”。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年一度的新年贺词中引用它们来“点赞”了“蛮拼”的全国干部群众。

  与此同时,一本解析习近平同志讲话艺术的书《平易近人》在网上、各大书店热销,出版不到两月已再版4次,销售20万册。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个性鲜明的语言风格令全国乃至全世界耳目一新。

  在和群众对话之时,在向干部讲话之时,在和外宾交谈之时,习近平同志讲话,或文或白,或雅或俗,或庄或谐,无不具有醍醐灌顶、直指人心的力量。

  古人讲:“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把立言与立德、立功并列为人生三不朽。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个产生了唐诗宋词两汉文章伟大民族的语言、特别是官方语言却变得平庸乏味,假话、空话、套话满天飞,充斥着我们的会议、讲话、文件、媒体,听起来读起来令人味同嚼蜡、昏昏欲睡、萎靡不振。

  十八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励精图治,改革涉险滩,反腐敢碰硬,人们在深切地感受党中央治党治国治军的大手笔大气魄的同时,也发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转变作风正是以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开始的。总书记的每次讲话,都让人民倾心倾听。“习式语言”风靡全国。人们似乎久违那接地气有力量的“领导讲话”了。

  一是实。一般来说,说话讲道理有三个层次,最难的是深入浅出;比较容易做到的是深入深出;最一般的是浅入浅出。习总书记善于用质朴的大实话、大白话来表达党的方针、政策,一句话,“接地气”。谈到反腐时,一句“老虎”、“苍蝇”一起打,点明工作的着力点。部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一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俗易懂地讲明了总要求。此类语言,不胜枚举。

  二是新。说话做文章、讲道理,归根结底是一种创新活动,要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重复别人的话,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习总书记的话充满新意。他提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以每个人天天都在做的小事,来警醒青年朋友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强调,“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科学地阐明了民主的本质,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这种话语,比比皆是。

  三是文。孔子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说话作文,质与文,俗与雅,不是绝然对立的。要分场合,分对象,就像一代伟大的政治家和文章大家的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所说,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既能看到老百姓的家常话,也能听到典雅文气的诗句文语,如,用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来表明治国理政的谨慎态度,用“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来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之心,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提醒广大干部加强学习。而他的那首怀念焦裕禄的念奴娇词:“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更是以其胸襟情怀文气,为人们所广为传诵。

  文风问题是一个执政党作风的重要方面。70年前,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就把反对党八股作为整风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期以来,文风和党风社会风气也出现了不良的倾向。还在担任十七届中央常委、中央党校校长的时候,他就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严肃地指出,“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2012年末,刚刚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颁布了“八项规定”。其中对文风的要求颇为醒目:“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

  习总书记身体力行,带头以改变文风为抓手来推动党风的转变。

  习总书记的讲话风格来源于他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人民公仆,要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容不得半点假的,来不得半点虚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则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因此,他才能说出“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样见棱见角、掷地有声的话;因此,他才当着来自APEC客人面前也不回避矛盾,直言“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因此,他才针对党内反腐形势的严峻直言“不是没有掂量过”同时又斩钉截铁,“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

  习总书记的讲话风格来源于他坚定不移的自信。十八大报告里有一句著名的话,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信,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鲜明的执政个性。言为心声,由于自信,在回答中国走什么道路的时候就显现出毫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由于自信,在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时候就显得从容淡定:“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由于自信,在应对外部挑战时就显出了战略定力:“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就个人经历而言,习近平同志当过知青,当过县委书记,来自人民,熟悉基层,他懂得百姓的语言,了解基层的情况,他可以盘腿坐在老百姓的炕头唠家常,可以和熟悉网络语言的小青年对话,所有这些都为他的自信增加了底气。

  习总书记的讲话风格来源于他的深厚学养。十八大以来,他多次向媒体公开自己的阅读书单,这其中包括历史典籍、文学名著、当代文学及佛学传记等,涵盖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他在有众多文艺文化大家参加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侃侃而谈:他很喜欢俄罗斯作家肖洛霍夫,说《静静的顿河》对大时代的变革、人性的反映非常深刻。这些话语见解深刻独到,毫不外行。而他在讲话中信手拈来地引用中国古典历史文学作品中的格言警句,则显示出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作为一个大国大党的领导人,一言一行,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要能够体现时代的精神,体现本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宏大的世界眼光。这一点,习总书记是当之无愧的。所有这些才铸就他的独特语言风格。

  “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清风所至,人们发现,报纸、电视上那些飘在空中的话少了,接地气的大实话、掏心窝的普通话多了;清风所至,也把各级干部从空中吹到了地下,酒桌上的应酬少了,与广大群众“三同”的干部也多了起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