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心灵原野的牧歌——我看《寻找普希金》(张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15日11:36 来源:吉林日报 张藩

  读钱万成的散文《寻找普希金》,不仅读出普希金,也读出钱万成童年苦难:八岁失去母亲、十四岁失去父亲,这在其它散文中也有表述;普希金是照耀他人生的一个太阳,成就了他的诗人梦;生活需要面对和担当。其实,我一值认为钱万成的散文是心灵的牧歌,是情感的乡间小道,是夜路远方那豆灯火,是夏季海滩上那把太阳伞,是天空飞翔的人字大雁。读他的文字即使是描写童年、描写苦难也是述说得那样平静,像水静静地流,这水即使穿透了石头也听不到声响,我认为这是散文的境界,也是高度。雪莱说“哀伤的思绪是最美的歌”,当然,钱万成的散文并非都写哀伤,而是拉进生活,贴近现实,在美与丑中间的绿野上行走。

  钱万成的散文笔触奔放,视野开阔,心空澄明,他对事件的准确指认和对世象的把握,力透纸背,彰显忧患意识。在《莫测人生》、《梦断长城》、《小城历史》、《鸟祭》、《往事杂忆》等文字中,则体现出一种对环境乃至另类生命的同情和悲悯、疼痛与不安,一株花昭然大千世界、一棵草便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个体生存于大自然环境中,人与自然同样需要和谐发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清醒认识到。所以在钱万成的笔下,这种忧虑和不安显得更为优雅和细致,入木三分,刻骨铭心。钱万成的再一类散文,如《别了老屋》、《父亲的眼泪》、《我不是一个好父亲》等作品,悲悯气息弥漫满纸,叫人心痛。他对亲人的深情书写,对乡下人物命运的客观描述,对乡音乡情纯朴的认知,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写作者的内心素质和良知,那就是关怀众生,热爱生活,关注人间冷暖,同情底层,绝对是一种美德修行,更是高贵品质。钱万成具备了,才能写出如此多的令人动容的散文作品。

  “当青春的狂热消失之后,深居在闹市中,竟常常做起怀乡的梦来。那坐落在黑河岸上,被称为双龙的小村,那颓立在龙山脚下的石壁草房。那从家里偷馍给我充饥的女孩儿,一切一切,都变形地加入,朦胧中是那么美,那么亲。在这种时候,使你再也想不出她有什么坏处,她给你留下过什么屈辱。你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寻找机会回到故乡去。”(《梦是故乡的甜》)我觉得这是一种有灵魂的文字。他所表现出的情感虽说迷惘但却深重的,那些没有乡村体验,不知道什么是乡情乡音乡恋,从生到死都在城市生活的人根本无法体验这样的一种情感。熟悉和陌生,过去和现在,他们和我们——截然不同的人生解读。在《那个冬天留下的一句话》,作者写到:“我计划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把这个想法告诉她们,可没等到春天,爸爸就用胶轮大车把我们拉到山外了。那天,平儿和环儿都不知道,我想她们若是知道一定会到这雪地上来送我的。”这样的文字我以为是沉重的,它充满了一个中年人、城市人对乡村故土的惶惑与不安,歉疚和激情,也是最能说明作家情感一时间无所归依的漂泊感。文章借助冬天的雪,掩住乡村的雪,一个人的目光和胶轮车的车印,印留在作家的记忆里,这种印留是本真的纯粹!

  钱万成的游记文字极富神韵,这自然与他多年写诗的功底分不开,但我以为是十分诚实灵性的那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且能在这诚实灵性的文字之中,变幻出自己的个性来。每一处风景都是个人的,再多的游客也只是一个人的所思所观,走下行下,无不和作家的情致和心境道德修养相互关联。钱万成在《巨石下的沉思》中,决意不是写昔日圆明园的雄伟久远,盛名累累,而是写个人现实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一道来,“我真不知那些在硕石下永久微笑的人们是怎样的想法”,尔后,转身离去,这种离去是对“永久微笑的人”的嘲讽。在《山水杂说》一文中,则醉心山水,一心寻幽,枝枝蔓蔓,犹若边走边说,有情有思,深得古代游记散文的精髓。钱万成的一些读书文字,诸如对大家钱钟书、奥修的阅读,都是基于一种对个性“真理”乃至精神依靠的寻找和确认。从那些文字当中,可以清晰的感觉清澈、内敛的灵动和精神气质,以及深厚的人文学科的功底。

  钱万成的散文是对传统的一种坚守,一来坚守传统散文的意蕴,个人性灵与人文传统的充分融合;二来有意识地加入了现代意识和奔放的情感。这方面,我们的很多散文作家讲究散文中的诗意,空灵和迂回,情趣和象征,忽略了我们这个时代之于散文中的反映和体现。钱万成的散文恰恰或者有意识地向着这方面在靠拢,并有所成就,我觉得非常可贵。

  钱万成的散文是一种本真性情和缘自内心的写作,是自我灵魂和良知品性的多重演奏。他的散文写作,是温暖的,关爱的,博学和真诚的;也称得上是多向度审视生命美丑的广角镜,是心灵原野的牧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