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远逝的钟声(赵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12日15:04 来源:人民政协报 赵玫

《朗园》 赵玫 著《朗园》 赵玫 著

  我的小说《朗园》与城市息息相关。无论背景还是故事,都发生在这片如书卷般摊开的地段。为此我曾经踏进过很多幢岁月沧桑的楼宇。而让我难舍的,是那座曾矗立于滨江道上的维斯理堂。

  我记得,那幽深的教堂,置身于喧哗的闹市中,却庄严而肃穆地矗立着,仿佛远离尘世。还记得,因拍摄一部纪录片,我爬上教堂顶层的钟楼。在平安夜的夜晚,聆听礼拜堂美妙的歌声。登上钟楼,你必定会想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甚至去搜寻那并不存在的雨果的诗句,冥想着,被刻写在墙壁上幽怨的“宿命”。

  不,我不是要重述雨果的故事,而是,创立于1872年的这座基督教堂,曾一度怎样地和我息息相关。

  维斯理堂由美国人达吉瑞创办,因纪念卫理公会创始人约翰·维斯理而得名。教堂初建时,曾借助于紫竹林圣道堂布教,1913年新教堂建成后,便由美国牧师达吉瑞主持。这里是卫理公会的活动中心,见证了天津近代的历史风云。“五四”运动中,为躲避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周恩来曾在教堂的地下室策划“觉悟社”的进步活动;1946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莅临天津,专程在此发表演讲。尤为令人感慨的,是教堂为青年教徒制定的四大训诫:极端诚实,极端清洁,极端爱心,极端无私。那或者也是人们向往的境界。

  是的,有一天我终于开始写作《朗园》。刚动笔时,并没有想到这部小说和维斯理堂有着怎样的关联,但确曾写到了这座气度非凡的所在。总之在故事中,教堂是一个重要的背景,也是我精神上一直缱绻的地方。或者因我的祖母,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说,你知道什么是爱吗?爱就是永恒的忍耐。

  为了让《朗园》始终浸润于当年的环境,便总是说起孩提时见过的那座萧瑟而凄冷的法国公墓。尽管墓园已被废弃,却依见斑驳的石椅,破碎的喷泉。便是在这样的氤氲中,我开始写作《朗园》,思绪中始终缠绕着那座墓园,以及维斯理堂的钟声。

  然而在某一天的某个时刻,我突然得知,这座教堂将被拆毁。如此伤感的消息让我一时间难以承受,不知这偌大天地间,为什么竟容不得古老建筑的一席之地。

  所以无限感伤,还因为这里的刘牧师。那时他老人家已年过八旬。我曾不止一次地前往拜访,因他是我父亲在汇文中学读书时的老师。刘牧师年轻时,曾立志科学救国,理想破灭后,转投宗教,成为一名资深的教职人员。他从偏远的教区来到天津,很快就拥有了众多教民。他的形象俨如《朗园》中那位传教的牧师,毕生的追求就是尊崇主的意志。他送给我《新旧约全书》和《要理问答》的小册子。这些典籍我始终认真保存着,最让我铭记的就是:救自己的灵魂。

  不久前,我曾为天津天主教的百年庆典写过一段寄语———

  从不曾驻留过神圣的脚步,从遥远的往昔走到今天。每一级石阶都苍凉着教堂的庄严,让圣洁之光照亮心灵的忧伤。于是你能够听到寂寞中回环的悲歌,甚至能触摸到岁月的沧桑年轮。但是给予你更多的还是那悲悯的胸怀,福音中执著而永恒的爱与忍耐。

  然后就有了那些悠远而凄迷的故事。神父们远涉重洋,用虔诚和坚忍铸造的不朽梦想。塔楼中响起的钟声,不单单带给人们宁静致远的追求,也给予了我们东西文化的完美汇合。如此由传播福音促成的文化交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促进了东方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是的,那晚,我在《朗园》中反复出现的教堂前,伫立良久。在黑夜中辨认着,那灰色的墙砖和禁闭的木窗。没有光亮,比黑夜还要寂寞的天际。想到再过一些天,这座有着前生今世的教堂将不复存在,就无法抑制心中的伤痛。那是种很深很深的悲哀,在夜晚的空气中弥漫着。我不知自己在那一刻,心灵的感觉是否已经亡失。

  是的,我不是传统的卫道士,不过是因一种与自己相关的“情结”,或许某种怀旧。毕竟,那里是我多次造访的地方,于是怀着某种彻骨的留恋。

  只是,我不曾想到伴随着小说中朗园的消失,那座殖民地时期的维斯理堂竟然也要被拆毁。在《朗园》写到尾声的时候,我还不知维斯理堂已被拆毁。这冥冥中的天意,竟然令我不安。小说中写道,在朗园的旧址上,代之而起的是一座摩天的金融大厦;而现实中,在维斯理堂的基址上,亦同样是一座豪华的贸易商厦。大理石的地面替代了木板条的地板,自动运转的上下扶梯将替代通向礼拜堂顶部钟楼的旋梯。记得那一刻,我几乎无法理解眼前所见,不知道如此所作所为,是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呢,还是对过往的无知遗弃。

  总之,这座逝去的教堂,已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遗憾与创痛。于是我才在我的小说中,慢慢地理解了那位旧时代的女贵族。她为什么要义无反顾地站在摇摇欲坠的顶楼上,誓与朗园共存亡。或许,这就是那一代人悲壮的、理想主义的最后一抹光辉吧?

  我知道,当年如若躲过一劫,到了今天,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肯定会被小心翼翼地保存下来,续写它更加迷人的篇章。但终究,留下来的,唯有,一片凄美的往事,一段流逝的时光。当静夜,晚风吹起的时候,依稀能听到教堂远逝的钟声。

  (作者为著名作家,曾出版《武则天》、《上官婉儿》、《漫随流水》等著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