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甲午》:那远去的鼓角铮鸣(韩丽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9日10:04 来源:中国作家网 韩丽敏

  历史从未闭上凝视的眼睛。当又一个甲午逝去的时候,我们的思绪被一部名为《甲午》的长诗带回了120多年前那场异常悲壮的战争。

  长诗《甲午》是“80后”战士诗人胡松夏的第7部作品,也是一部以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为创作背景的长篇诗歌,作品通过对鸦片战争、黄河海战、旅顺大屠杀、马关条约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艺术描写,真实再现了甲午战争的惨烈和失败的悲痛,而诗人对战争进展及结局影响等进行的客观剖析,则反映出一名青年军旅诗人对历史和文学的敬畏之心,表现出的爱国激情、担当精神和忧患意识,更是令人敬佩。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开展的洋务运动之后,这场战争的惨败使清政府30余年的辛苦变革付之一炬,其中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史学家这样定义清政府走向灭亡的原因:政治黑暗腐朽,统治者本身腐化、无能;闭关锁国,思想、制度、科技落后;政府软弱无能,面对列强的入侵,只知一味委曲求全、割地赔款;军队失控,职能倒转;财政赤字下,“永不加赋”的朝训被一破再破,各项加征摊派有增无减等等。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体制的腐败以及当政者的无能,缺乏应有的人才和担当。当然,我们不乏如丁汝昌、邓世昌者,但一个偌大国家,仅凭数量有限的忠诚、忠烈和英勇,岂能战胜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所以,诗人的笔下就有了这样的句子:“秋风萧瑟/菊花将疼痛深藏于花蕾/从此,沉默不语”。这大概是对腐朽清王朝最有力的控诉,也是为邓世昌们而作的最深情的挽歌吧。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的确,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骨气。有了骨气,任何艰难困苦,应该都不在话下。而骨气是来自自信的,“瑰丽的波纹在梦中重现/直到航线覆盖全部的水域/指南针才肯面带自信/弯身,小心拾起东方的文明”。于是,“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宁折不弯的骨头/洁白的属于英雄无畏/挺拔的归类于顶天立地”。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新中国现役战士的胡松夏,对国家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身上散发着忧国忧民的军人正气。他知道应该坚守什么,应该选择什么,他一直倾听内心的呼唤,因而他的人生显得那么饱满,那么阳光,那么积极向上。他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民族精神的刀锋都要经常砥砺,一旦生锈,必会导致危机四伏;他知道什么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因此,长诗《甲午》的创作出版,在物欲纵横的当下显得格外珍贵。

  长诗《甲午》在结构布局上是巧妙的、惊人的,诗人通过诗意语言的艺术特色,巧妙地将激情、悲壮、忧患、反思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呈现出历史的厚重,又飘逸出诗歌的灵性,实现了史学、哲学与文学的最佳融合。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练的篇章。作品文采飞扬,雅俗共赏。诗人以极其敏锐的笔触,使那段历史栩栩如生,同时也展现出了他的文学写作功力。因此,长诗《甲午》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政治史诗,更是一部对中国梦强军梦具有热情期盼的佳作。

  实事求是地说,长诗《甲午》的部分章节中存在感慨突兀、节奏紧张等一些瑕疵,但是以诗歌的形式描述历史向来都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如何把握并无明确的规则,这些瑕疵并没有影响长诗的整体效果。我想,随着诗人艺术能力的提升和人生阅历的丰富,这样的瑕疵会越来越少。

  阅读《甲午》,令人心情压抑;阅读《甲午》,使人热血沸腾;阅读《甲午》,让人信心倍增。赫尔巴特说,历史应该是人类的教师。长诗《甲午》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伤痕累累的时代,站在21世纪的今天回望120年前的悲壮,反思落后挨打的被动,对于今后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都至关重要。我深深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未来一定会梦圆中华。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