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农民作家文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反思(韩晓芹)

——评《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中的小说创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8日14:11 来源:吉林日报 韩晓芹

  《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是2014年吉林省农民文学创作的巨大收获,该文集共收录14位农民作家的27篇小说创作,包括李清林等人的短篇小说6篇,吴秀峰等人的小小说19题,翟妍、孙维恒的中篇小说各1篇,这些小说文体各异、内容纷呈、视野开阔且紧密贴近社会现实,对都市化进程中乡村伦理秩序的变迁与诸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文学呈现、现实描摹、诗性观照与理性反思。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乡土小说主要具有乡土写实和乡土抒情两个传统。1990年以来,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深度与广度冲击着乡村固有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伦理模式,并由此引发了种种社会问题,进而导致在新世纪乡村文学叙事中现实主义传统占据了主流,而抒情传统逐渐淡化。综观《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中的作品,却在这一方面多有突破,虽然多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社会转型期乡村世界的方方面面,但也不乏对当代乡村自然美、人情美的诗性观照,以及对农民苦难和生存困境的荒诞化揭示,从现实批判到乡情颂歌,从生态焦虑到生存困境,从离乡进城到离城返乡,从移风易俗到村政选举等皆有所呈现,体现出了“草根”文化视野中原生态的、当下性的乡村生活图景,并呈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

  首先,对生态危机的正视及深刻焦虑。如李清林的短篇小说《净土》以诗意的笔法描绘了未开发前的鹰嘴岩、杏花湖、“神泉”的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以及以老陆为代表的村民们淳朴自然的人性美、人情美。出于对招商引资背景下村社被开发后“净土”消失、人事更易的深切忧虑,村民们想方设法地守护自己的家园,却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中流露出了作者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无限向往及好景不再的挽歌情怀。吴秀峰的《老稳放羊》描写了草原被耕地吞并前的原生态美景及牧民老稳所过的自在生活,以及草原逐渐被耕地吞并后自然生态与牧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在对比中呈现出鲜明的生态意识。

  其次,对乡村伦理关系及精神文化生活的深切关注。肖木江的《舞者》、王松林的《表弟破关》《离婚的理由》、王景发的《张二倔子与李小抠》《扒隔墙》等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了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婆媳、夫妻、邻里之间的关系因思想观念的日益开放、文化生活方式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梁红杏与婆婆之间因跳舞而爆发的家庭冲突悄然弥合,张二倔子与李小抠之间因借钱而引发的“误会”最终消除,李家和赵家因“围墙”而导致的心理隔阂及问题的自然解决,妻子对建立在心灵沟通与精神契合基础之上的婚姻关系的渴望与寻求等,都展现出了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伦理关系的变迁及新人新貌。

  再次,对农民苦难及生存困境的揭示。齐振波的小说《二狗的伤疤》、丁铭春的《鬼火》、吴秀峰的《大张赶集》《那年月的一头猪》、蔡艳文的《春

  天里那个百花开》、宋玉文的《死的纠结》、王松林的《温暖》等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维度展现了农民所遭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如政治压迫、现实欺骗、生活苦难等,深刻揭示了他们上天入地无所归依的生命困境与纠结状态,表现了他们对爱、公正、温暖等人间真情的渴求。

  最后,对乡村政治及权力结构的冷静审视。翟妍《尘土的味道》、孙维恒《黑月亮》、张志民的《回乡》、蔡艳文《春天里那个百花开》、张君《路边有块田》、郝兴来《小片荒》、王景发《胸襟》等则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对乡村政治、干群关系及权力构成的不同理解,既赞美了克己奉公、不计私利、为民着想的“清官”形象,如《小片荒》中林业站站长张洪明、《胸襟》中的老支书,也批判了私欲丛生、营私舞弊、弄权钻营的“贪官”形象,如《尘土的味道》中的村长、《春天里那个百花开》中的村长、《黑月亮》中的苟所长、村长、妇女主任,《回乡》中的村长赵三、潘大小子,《路边有块田》中的村长黑铁等,尤其对后者的塑造,不仅揭示出了当代农民苦难的重要源头,也体现出了对乡村政治权力关系的深刻考察。在中国农村,和农民生活最接近、最息息相关的权力人物就是村长,而村长的失职与权力欲望的泛滥是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乡村伦理道德的堕落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回乡》和《路边有块田》中的村长外,其他几篇小说中的村官(包括村长)形象都没有名字,但他们的行为方式却极具共性特征:欺男霸女、官官相护、猥琐不堪,从而呈现出了鲜明的符号化意味。在他们的权力压制之下,农民们有的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忍让屈从,如《黑月亮》中的罗锅子、桃子一家,有的则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如《春天里那个百花开》中的彩云,还有一些人则为了蝇头小利或个人欲求而自甘堕落,如《尘土的味道》中的大美,表现出了乡情百态与人性的复杂,提出了重建乡村伦理道德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而《回乡》中对“村选”过程中村民的淡漠反应及候选人四处花钱拉票现象的深刻揭露,又体现了对乡村政治体制建设的深切思考:要想真正通过“民选”实现乡村的民主目前来看还任重而道远,但《路边有块田》中村长黑铁的下台与村民的解放却又预示了这一问题的其他走向。

  综上所述,《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中的作品全部出自我省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之手,不同于知识分子身份的作家长期以来居于城市而与乡村生活的疏离,这些作家的本色始终是农民,他们一边务农一边创作,在“为稻粱谋”的同时亦坚持着自己的文学理想,在切身的现实生活体验中蕴含了对“三农”问题的深切忧虑与个人担当,虽然文风质朴,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却是真正的“在生存中写作”的新乡村问题小说,体现了农民的文化理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