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神笔”洪汛涛(洪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8日07:04 来源:光明日报 洪运
洪汛涛和马良在一起
“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评委们在团中央门前合影,康克清(前排左四)、胡启立(二排右四)、严文井(前排左二)、冰心(前排左三)、金近(二排左二)、洪汛涛(二排右一)。
童话《神笔马良》的获奖证书
电影《神笔》获得的金质奖章

  洪汛涛(1928—2001),20世纪中国一位享有盛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又是一位深孚众望的理论家、教育家。他是中国儿童文学第三代的领军人物,在儿童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洪汛涛1928年生于浙江浦江,童年在贫困和战乱中度过。他自幼喜好绘画、篆刻、书法,尤其热爱文学,喜欢搜集民间文学和民间美术作品,此后又在乡村学校任教多年。这些都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洪汛涛奉行的信条:“作家=作品+作品+作品……而不是其他”。他以“儿孙应有儿孙福、乐为儿孙作马牛”为座右铭,希望上一代人多为下一代人着想,希望人类一代比一代进步、幸福。

  带着这些主张,洪汛涛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地为孩子们写作。

童话创作

  洪汛涛有着扎实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功底,有着丰富的人生和社会阅历。在童话创作上,他推崇童话的民族化和童话的现代化相结合,并身体力 行,勇于实践。洪汛涛的童话富有爱国、爱民的忧患意识,读他的童话必须和写作时代、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洪汛涛的童话以“文革”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作品有《神笔马良》《灵芝草》《宝斧》《灯花》等,倾心于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开掘与继承,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以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评奖一等奖的《神笔马良》(1955年)为代表。

  洪汛涛的后期童话写于“文革”后,有《夹竹桃》《破缸记》《鸟语花香》等,以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狼毫笔的来历》 (1982年)为代表,重在反思人性,剖析复杂多面的人生世相与社会文化的深层次根因,热情歌颂忠厚、善良、正直、献身的人格魅力。如果说《神笔马良》更 多的是浪漫主义的话,那么《狼毫笔的来历》则更侧重于现实主义,它要求用笔去揭露虚伪世界,去刻画真实世界。

  洪汛涛的“两支笔”已成为中国童话的代表性文本之一,都曾获得过国家级的大奖,并得到世界各地评论家的推崇和赞誉。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金炳华曾称赞:“洪汛涛先生的‘两笔’,是儿童文学的瑰宝。”

理论研究

  在写作童话的同时,洪汛涛还进行童话研究、创办童话刊物、选编童话丛书。他担任过文化部“儿童文学讲习班”讲师。20世纪80年代,文化部 举办的儿童文学讲习班,总共为10期,参加学习的全国各地儿童文学作者有800多人。10期讲习班,文化部期期都邀请洪汛涛参加,他讲课生动活泼,反响热 烈。

  洪汛涛曾任上海作家协会第四届至第六届理事(1984—2001),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他曾参加主持全国和 地方评奖工作,倡议举行一次次童话理论研讨会,为建设童话理论、扶植童话新人、繁荣童话创作、振兴童话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著书立说,写过不少颇有见地 的理论文章。这些笔记式的理论文字,用的是散文诗的形式,写得很是优美,在给人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却没有惯见的那种理论架势。他的理论立 论大胆,针对实际,夹叙夹议,十分好读,开一代理论研究明白、晓畅之风,为以后的童话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1986年,洪汛涛经过“面壁三年”,苦读、苦写,三易其稿,以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独到见解,终于写成一部41万字的理论巨著 《童话学》,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说《童话学》是巨著,不只是因为它的字数和篇幅,更在于这部书有着充实的内容和丰富的资料。例如:论、史、评这三 个部分,占着全书六分之五的篇幅,而支撑着这三部分的,就是大量珍贵的史料,以及论述和介绍中外古今著名的作家和作品。

  1989年,台湾富春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了台湾版《童话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童话理论专著,全书包括童话的基本理论、童话的发展史、童话的作家作品、童话的继承更新四编,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童话学的诸种问题。

  《童话学》的出版,填补了世界文学的空白,可以说是中国童话界的一个壮举,表明童话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对繁荣童话创作起到积极促进作 用,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童话学”,洪汛涛也是第一位童话学的奠基人,他为这门新学科的创建和开拓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童话教育

  而对于童话教育这门新学科的创建和开拓,洪汛涛著书立说,呼吁重视开发和引导少年儿童的幻想智力。他不辞辛劳,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走进学 校、走进课堂,指导一些学校从“童话阅读”基础普及工作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童话引路”“童话先导”的教改科研项目上来,提倡孩子自己写童 话,让童话进入课堂,进入他们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为实现“童话育人”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洪汛涛长期对口指导学校就有湖南箭道坪小学、浙江浦阳镇一小、杭州游泳巷小学、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朱家角中心小学、龚路镇小学、临平路小学、苏州胥口中心小学、苏北靖海小学、合肥望江路小学、北京景山学校海口分校等等。

  1988年,由洪汛涛倡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40多家新闻出版单位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少年儿童金凤凰童话写作大奖赛”,他任主评,为100篇获奖作品逐篇撰写评语,以《中国孩子写的童话·金凤凰》的书名出版,行销海内外。

  “金凤凰奖”在国内外影响深远,特别是推动了全国各地许多学校的童话教育,有的侧重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有的为语文教学做先导,有的与多种学科挂上钩……让童话从课余进入课堂。

  读童话、写童话蔚然成风。许多“金凤凰奖”获得者后来都成了文学创作队伍的骨干。

  可以说,洪汛涛是中国童话教育的开拓者、童话阅读推广的先行者、书香校园的最早点灯人。他的童话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

两岸交流

  改革开放后,洪汛涛敢为人先,率先打开了大陆与台湾地区文学界交流之门,1989年8月,他促成了台湾第一个作家代表团访问大陆。用作家樊发稼的话来形容:“这次的‘破冰之旅’,即是由洪汛涛先生积极联系所促成的。”

  从此,海峡两岸文学界互访不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1994年5月,洪汛涛和大陆作家首访台湾,与台湾文学界面对面深入探讨有关创作和 理论上的问题。对于这次台湾之行,樊发稼有一段归纳,表达了大家的共识:“我们此次访问台湾并参加学术研讨会,不仅对于促进儿童文学的两岸交流和合作有着 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海峡两岸整个文化层面的沟通、接触和交流,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而金波更以他诗人的深情言道:“访台的收获,固然有学术的交流,有 环岛旅行的快乐,但骨肉同胞的亲情却是更为绵长持久的。”

  台湾“儿童文学学会”理事长林焕彰曾说:“洪汛涛先生是两岸儿童文学交流的先驱,也是成功的造桥者。”为了表彰洪汛涛的突出贡献,台湾杨唤奖第一届评奖赠予他“特殊贡献奖”。同时,洪汛涛也做了大量的世界华文文学的开拓和建设性工作。

  1990年5月,洪汛涛在长沙筹办召开了首届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笔会,并主编了50多万字的《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丛刊,由希望出版社1993年10月推出。将全世界华文作家的优秀作品汇集成书,这在出版界还是第一次。

神笔马良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讲述和传播的中国故事里,肯定有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他用手中的“神笔”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梦。

  这个神奇的故事,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淘洗,经过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检验和认可而流传下来。它是少年儿童们感兴趣的故事,这种最民族的内 容,最国际的表达,为全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少年儿童们所接受。洪汛涛用文字、智慧、想象和超凡的人物来填满这个故事,它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一定 也是向每一个读者敞开的,也一定会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欢。

  《神笔马良》篇幅不长,故事也并不复杂,但有着耐读的永久魅力。马良勤奋、好学、机智、勇敢、富有正义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马良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尽管《神笔马良》的人物形象是“古代”的,传奇性的,但依然可以给小读者以现实的教益。因此,马良自然而然成为中国少年儿童的典型代表和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

  童话的生命是幻想。构成童话的“幻想”,要既大胆,又真实,既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神笔马良》中的“神笔”和它所画出的图画,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从这一点说,它是“童话”,但它又真实得很,在我国有“梦笔生花”“画龙点睛”的传说,易于为人们接受。

  《神笔马良》还具备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激情,富有诗情画意。每一个灵动的文字,都是一节美妙的音符,朗朗上口。每一段动人的篇章,都是一道永驻心底的风景,活泼传神。

  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读书报》联合,首次全面总结新中国60年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推荐了60部经典书目,《神笔马良》榜上有 名。《60年60部经典作品小传》中指出:“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神笔马良》几乎创造了一个‘神话’,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国际广泛赞誉、实至 名归。”

  根据《神笔马良》改编的电影《神笔》先后荣获五个国际大奖,国内获文化部编剧一等金质奖章,是新中国第一部参加国际电影比赛的儿童片,也是百年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影片之一。

  2010年5月12日,《光明日报》在《从“贴吧”看当今大学生思想取向》一文中报道: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谭平教授对20多所 大学“贴吧”近6年的研究显示,在1975年—1989年出生的学生中,进入大学以前记忆最深刻、实际上也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偶像主要有神笔马良等。《神 笔马良》是洪汛涛将自己贴在时代、社会、人民的心尖上,动了真情而写成的,所以赢得了捧读它的读者的真情,成为众所爱读、不可多得的20世纪中国经典童话 的名作名篇,并为世界所接受,成为公认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

  至今,各种版本的《神笔马良》在海内外不断出版,春华秋实,好评如潮,硕果累累。它激励和陶冶一代代读者,为一代代读者带来真善美,带来了为争取美好明天的信心和力量。

博学多才

  60年间,洪汛涛的创作总量高达500多万字,体裁涵盖儿童文学各个门类,他的作品始终植根于沧桑巨变的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历史进程,凸 显了历史、时代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奠定了他在新中国儿童文学文坛上独树一帜的重要地位,并以其包容性、创新能力、视角高度和视野宽度,一直保持着引领者的 姿态。

  洪汛涛在儿童文学各个领域建树颇丰,至今已出版《神笔马良》《狼毫笔的来历》等专集共百余种,其中一些作品被译成各种文字,有的编入课本, 有的在国内外多次获奖。童话《神笔马良》《狼毫笔的来历》《灯花》《望夫石》《鱼宝贝》《不灭的灯》《棕猪比比》《三个运动员》《白头翁办报》《苍蝇的诀 窍》《乌牛英雄》《小芝麻奇历记》《神笔牛良》《向左左左转先生》《一张考卷》《花圈雨》《夹竹桃》《慢慢来》《半半的半个童话》《亡羊补牢的故事》《天 鸟的孩子们》《鸟语花香》《小信天翁的梦》《破缸记》,小说《不平的舞台》《天外飞来一只鞋》《紧急任务》《一幅插图》《蛇医传》《鲤鱼变鲫鱼的故事》, 散文《我的一篇“作文”》《放生池》《骆驼刺》《心中的偶像——写在“神笔马良”铜像前》,诗歌《愿你也有一支神笔》《儿童文学畅想曲》《春天和夏天在这 里交班》,剧本《神笔》《大奖章》《考卷上的○》《胖胖》等佳作脍炙人口。

  1959年,洪汛涛的低幼童话《三个运动员》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后来,他又将此童话改写成电影剧本《大奖章》,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完成,是中国第一部儿童立体电影。

  1981年,洪汛涛创作的朗诵诗《愿你也有一支神笔》最先发表于上海《少年报》,后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同时配乐朗 诵,向全世界广播,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并获第二届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优秀作品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心底的爱

  洪汛涛是一位重乡情、重友情、爱孩子、爱朋友的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一生都热爱着养育自己的故土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评奖和编书 时,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作者都受到他的关爱。如《小马过河》作者彭文席,洪汛涛在主持全国评奖时,独具慧眼,在成千上万的作品中,挖掘出《小马过河》一文, 力荐其为一等奖,并特意找到浙江作协领导,叮嘱说:“彭文席,你们要好好培养。”就这样彻底改变了作者的一生,从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乡村代课教师逐渐成 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者,《小马过河》也被收入课本。

  像这样受到洪汛涛关注和培养的青年作者不胜枚举,如梅子涵、周锐等。他把《神笔马良》全部稿酬捐献给家乡,也把“神笔马良”铜像永远留在了家乡塔山公园。

  洪汛涛极重情义,对于前辈作家尤为敬重。他在《童话学》书中专门介绍前辈作家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贺宜、金近、包蕾在童话创作上披荆斩棘、勇于创新的功绩,并对每一位都从历史角度和艺术特点上给予恰切而崇高的评价。

  在主持“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中,洪汛涛提议为这些老文学家授予荣誉奖,以表达对他们在文艺园地辛勤耕耘的崇高敬意。1980年5 月28日,在万人授奖大会召开前两天,洪汛涛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永远感谢他们》的短文,深切缅怀和追思去世的老作家的人品、文品。他在文中动情 地写道:“我们将不会忘记那些为少年儿童们贡献过自己力量,为少年儿童们留下了好作品而已经去世了的作家们的。他们将永远激励我们这些生者,更好地、更多 地为亿万少年儿童创作精神食粮。”

  总之,这些重要的建树和卓越的贡献,使洪汛涛无愧为文学界的一位童话大师,也无愧于他致力于儿童事业的那颗挚诚奉献的童心。他为祖国、为人 民留下了彪炳史册的文学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曾对洪汛涛给予“汛涛同志在童话领域的杰出贡献不可磨灭,他塑造的童话人物与 世同存,他的童话理论及理念泽及后人”的高度评价。

  2014年恰值洪汛涛创作《神笔马良》60周年,也是他倡导童话教育30周年。斯人已逝,风范永存。同年4月11日、12日,中国儿童文学 研究会等单位在上海图书馆、浦江县马良小学隆重举行了纪念大会,会上成立了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洪汛涛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举行了近百万字的《童 话大师洪汛涛论童话教育》新书首发式。会议认为:洪汛涛是继老一辈童话大家叶圣陶等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童话作家、童话理论家、童话教育家、童话引领活动 家。洪汛涛当年的童话教育理念与实践,童话育人的倡导与做法,大家深感其见识超前与卓越,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与借鉴作用。

  逝去的大师,永远的童话,大师精神永励后人!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